原身家在小山村生活,整個村子讀書人都少,連大點的官都接觸不到,更遑論接觸算是軍事機密的輿圖。

蕭音幾度都想隨便走算了,走到哪算哪。

但也就是想想罷了,在現代社會佛系隨緣餓不死,在這個年代佛系隨緣可是要人命的。

可是實在是對這個朝代不瞭解,遍尋記憶,只模糊記得村裡走南闖北的鄭鏢師在孩子面前吹牛時,誇過江南道的好風景。

制定好了計劃,前路就明晰多了。

江南道就是現在鄂淮一帶,地處江漢平原,也算魚米之鄉。

如果版圖差別不大的話,從太行山往正南方走,大約能到鄂州和嶽州這一帶。

南方自古以來兵禍少,那便暫定去鄂州吧——假若有鄂州的話。

“阿孃真沒用,還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這就是劉氏的軟弱之處,身為唯一的成年人,卻將脆弱暴露在兩個孩子面前。

“阿孃怎麼會沒用呢?山裡還靠阿孃辨別方向呢。”蕭音安慰。

用慣了導航的人只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沒有指南針,蕭音是不可能知道方向的。

她將自已的計劃告知母親和妹妹。

蕭若蘭沒有反應,姐姐安排去哪就去哪。

反而是劉氏,先是詫異女兒懂得這麼多,被蕭音敷衍過去後,又開始為自已不能拿主意還要靠孩子而黯然神傷。

蕭音看著劉氏,心中滿是心疼。她知道,劉氏已經盡力了,但長時間的逃亡和內心的恐懼已經讓她的身體和精神都達到了極限。蕭音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已平靜下來,然後輕聲對劉氏說道:“娘,您別怕,我們一定能找到安全的地方的。”

她緊緊握著母親的手,試圖讓劉氏舒緩情緒。

她知道,在逃難的路上,人的精氣神很重要,一旦鬆懈下來,就可能會倒下。

劉氏聽到女兒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欣慰。她輕輕拍了拍蕭音的手背,說道:“音兒,阿孃知道你是個堅強的孩子。有你在身邊,阿孃就不怕了。”

蕭音蕭音心中更恨,母親本就是溫和的性子。

以前父兄在家時,其他兩房並不敢太過分。待父兄上戰場後,大伯母欺家中無男丁,開始肆意妄為,對母親動輒言語辱罵,甚至動手推搡。

二老管過幾次,見沒用,索性也懶得管了。

蕭音日常也被分配了活計,做不到時時幫著母親。

母親在反駁中漸漸麻木,也覺得自已一無是處。

長期生活在否定的環境裡,母親逐漸變得懦弱自卑,這就是典型的煤氣燈效應了。

蕭音不怪母親有這種表現,現代人在資訊社會下,清北高材生尚且很難脫離身邊人掌控,更何況農耕社會里的農婦。

好在已經脫離那一家子,在逃難路上蕭音打算慢慢鼓勵母親,否則能否撐過這條荊棘之路都難。

正欲開口再勸,卻聽到山洞外響起腳步聲,打破了寂靜。

蕭音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

她們三個落單了,此處出現的,不管是人還是獸,都很危險。

蕭音迅速抄起一旁的鐮刀。

她轉向母親,從火堆裡扒拉出一根帶火的木枝遞給劉氏。

“別怕。”蕭音努力讓自已平靜下來,不讓聲音透出慌亂。

她讓母親和妹妹退到山洞的角落,那裡相對安全一些。

然後,她自已放緩腳步,一步步走到洞口,向外張望。

夜色朦朧,視物艱難。

只模糊見到兩個身影由遠及近,逐漸清晰。

蕭音凝神細看,發現是一個老年婦女帶著一個小童,應該是一對祖孫。

待走近了,蕭音看清來人。

老婦人大約五十多歲,臉龐已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顴骨高聳,眼窩深陷,她的衣衫破爛不堪,佈滿了補丁和劃痕。

小童看起來只有七八歲的樣子,同樣面黃肌瘦,彷彿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他的腳上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子,鞋面已經磨破,露出了髒兮兮的腳趾。

蕭音心中的警惕稍微放鬆了一些。看起來,這對祖孫也是難民,且戰鬥力不高。

外面二人遠遠就看到了洞中的火光透出,不由加快了腳步。

待他們到門口站著一個女童,看起來十二三歲,不像惡人,倆人也是鬆了一口氣。

“你們是誰?要幹什麼?”蕭音橫刀問道,並沒有因為對方看起來戰鬥力不強就放鬆警惕。

洞外兩人聽到聲音,立刻停下了腳步。

老婦人抬起頭,聲音沙啞道:“我們……我們是逃難的。祖孫倆跟家人走散,一路逃到這裡。小娘子,今晚能不能讓我們在這裡歇歇腳?”

蕭音不是聖母,但荒山野嶺確實人多力量大,況且這祖孫倆看起來風一吹就跑了,威脅力並不大。便點頭同意了。

劉氏、蕭若蘭自然無意見。

那祖孫倆見這群人里居然是明顯還未及笄的小女娘做主,臉上閃過一絲驚奇,但很快掩下了疑惑。只向三人介紹到:“老身姓周,這是我的孫子小豆子。”

劉氏見荒山野嶺還有人來,沖淡了一絲恐慌,熱情介紹了自已三口人,並詢問周氏路上的事情。

“老身家住代州城外的十里鎮……可恨那些韃子,白日那幾十人,見人就殺,搶奪物資。幸好他們馬匹不足,搶夠了便停了。我們跑得快,他們沒有……可偏偏與家人走散。”周氏還有些驚惶不安。

劉氏輕聲安慰。

蕭音發現自已猜想果然沒錯,那小隊騎兵就是韃子劫掠,物資到手了就算了,不會特意浪費力氣追殺普通流民。但若遇到兩軍交戰就不好說了,畢竟冷兵器時代,人牆是可以幫助已方擋飛箭流矢的。

蕭音又怪自已不夠謹慎,周氏還有家人,若半夜找來,一家三口可就落了下風了。

“周奶奶,晚上您便帶著小豆子坐在火堆邊吧,不要出洞了。外面危險,萬一引來什麼猛獸就不好了。”蕭音拿著鐮刀坐在洞口,禁止了對面二人出洞,也杜絕了周氏通風報信的可能性。

往壞處想,周氏祖孫是“探子”,待找到落單的人家,便引家人前來劫掠,也是危險。即便周氏真的是走散了,萬一家人找來後,自已這一家婦孺讓人起了歹心呢?

“小娘子放心,我們不會給你們添麻煩的。”周氏應承。說罷,便從揹簍裡拿出些麵餅餵給小豆子。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追妻火葬場,程家那位惹不起

湮九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