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寧國府

秦可卿看向不遠處臉上見著悵然之色的尤三姐,勸道:“夫君讓你去,你也不去,等回來再行完禮也是一樣的.”

因為賈珩走的實在匆忙,終究還是沒有與尤三姐完成納妾之禮,自五月十五大婚再到出發,中間行程排的間不容髮。

“是啊.”

尤二姐柔婉靜美臉蛋兒上見著惋惜,柔聲說道:“三姐兒沒去過江南,也陪著去走一遭兒才是,這次鳳嫂子都去了,等到了江南那邊兒抽空完禮也是一樣的.”

尤三姐看向秦可卿,柔聲道:“我不是擔心姐姐一個人在家裡沒有照應,現在府中已是走的空蕩蕩了.”

賈珩此行江南,可謂搬空了寧榮兩府。

尤氏道:“我在這兒盯著就好了,你隨著大爺南下.”

其實她原是想過去的,但也不知該以什麼理由南下,難道亡夫的週年祭?

嗯,這……

秦可卿拉過尤三姐的素手,眉眼含笑,寬慰道:“好了,現在誰不知道你是尤三奶奶的名頭兒,名分早就定了,完禮早一些晚一些也沒什麼的.”

尤三姐豔冶臉蛋兒上蒙起一層幽幽之色,道:“我猜大爺是覺得納著一個人沒意思的.”

秦可卿:“……”

所以呢?你還想怎樣?

尤三姐將一雙瑩潤美眸投向尤二姐臉上,目光猶如看珍寶一般。

“三妹看我做什麼?”

尤二姐被打量的有些不自在,語氣嬌羞說道。

尤三姐似開玩笑地說道:“要不等大爺這趟回來,二姐姐隨我一同讓大爺納了吧.”

她覺得定然是這樣,大爺才將納妾一事一拖再拖,唯有她與二姐姐妹上陣,才能讓大爺起心動念。

其實,自從與大爺痴纏好幾次以後,她對這納妾婚禮也沒有太大的在意,正如秦姐姐說,現在府中誰人不知她是衛國公的侍妾?

尤氏玉容微變,柳眉不由挑了挑,晶瑩玉容上見著嗔惱之色,說道:“三妹,渾說什麼呢.”

幫著張羅妾室是當家太太的事兒,哪能是一個妾室能夠操辦的大事兒?

尤二姐溫柔靜美的玉頰已是彤紅如霞,或許被戳中了心事,羞惱說道:“三妹!”

“我這怎麼能說是渾說?二姐年歲可不小了,按說早就該許人了,也不能總是眼巴巴等著不是.”

尤三姐拉過尤二姐的胳膊,輕笑了下說道。

那張華家的婚事早就退了,不就是等著珩大爺的嗎?

只是二姐的性子文靜、柔順,愛慕藏於心,卻難開口罷了。

秦可卿眸光柔波盈盈地看向尤二姐,柔聲說道:“二姐如果不嫌棄的話,與三姐做做伴也是好的,我這邊兒都是同意的.”

眼前的尤氏姐妹出身低微,但偏偏顏色豔麗,用來做她的幫手最是合適不過。

尤二姐聞言,只覺嬌軀發軟,紅暈浮在臉蛋兒上,一跺腳說道:“不和你們說了.”

說著,嬌羞難抑,拔腿就走。

待尤二姐離去,秦可卿微微撫著隆起的小腹,感慨道:“等夫君回來以後,孩子應該是出生了吧.”

尤氏看向神色幽怨麗人,寬慰說道:“你安心養胎,別的不用想這麼多的,他那個時候怎麼也該回來了.”

秦可卿“嗯”地一聲,點了點頭,沒有再說其他。

榮國府,榮慶堂

賈母正在一方鋪就著軟褥的羅漢床上靠著閉目假寐,身後的鴛鴦幫著賈母捏著肩頭。

“這次怎麼沒有跟著珩哥兒一同去江南?”

賈母溫聲說道。

鴛鴦笑道:“這不是留下來伺候老太太.”

“難得你這般有孝心.”

賈母面上見著繁盛笑意,說道:“你和珩哥兒在一塊兒這麼久了,他沒給你說什麼時候納著過門?”

鴛鴦手下微頓,捏了捏肩頭,柔聲道:“大爺說讓我多伺候老太太兩年也沒什麼的.”

賈母嘆了一口氣說道:“也不能一直伺候著.”

這丫頭得她的心,現在想想,當初給珩哥兒多少有些草率了。

“老太太,縱是我嫁給大爺,也是要要過來服侍老太太的.”

鴛鴦柔聲道。

賈母正要說話,就在這時,林之孝家的說道:“老太太,寶二爺來了.”

說話的功夫,只見一個頭戴束髮紫金冠,身穿大紅箭袖的少年,步入廳堂之中,面如銀盆,目似朗星。

寶玉行了一禮,說道:“孫兒見過老祖宗.”

賈母起得身來,目光慈和地看向寶玉,笑道:“寶玉,你回來了,快讓我看看.”

寶玉就近而坐,說道:“今日老祖宗這邊兒怎麼這麼安靜?不見鳳嫂子和幾位妹妹?”

雖然一眾姊妹都去了大觀園,但有時候賈母會組織金釵在榮慶堂中玩鬧,下了學堂的寶玉也能見到一眾金釵。

這已是寶玉暗淡人生中為數不多的靚麗色彩,但卻仍要為人剝奪。

這是何等的迫害?

賈母笑了笑,說道:“這不是你珩大哥去了江南,你鳳嫂子還有林妹妹、薛妹妹都去了.”

寶玉聞言,面色一頓,忍不住說道:“那雲妹妹,二妹妹、琴妹妹、四妹妹呢.”

“寶玉,都隨著你珩大哥過去了.”

賈母面色有些不自然,說道。

寶玉:“……”

這什麼意思?都過去了?一個不剩了?上次去江南還有二妹妹和四妹妹在家,現在連她們也走了嗎?

寶玉此刻手足冰涼,目光怔怔失神。

就在這時,一個嬤嬤進入廳堂,說道:“太太和姨太太來了.”

就在說話的功夫,只見王夫人、薛姨媽與一個嬤嬤進得屋裡,行了一禮說道:“見過老太太.”

賈母詫異地看向那一身綾羅綢緞衣裙的嬤嬤,問道:“這位是?”

“老太太,這位是夏家的嬤嬤,過來和老太太說說寶玉的親事.”

王夫人笑了笑,介紹道。

“見過老太太.”

那嬤嬤面上籠起繁盛笑意,然後目光如見寶貝地看向寶玉,嘖嘖說道:“這就是那位銜玉而生的哥兒吧,今個兒可算是見著真人了,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

賈母臉上的笑意多少淡了一些,瞥了一眼王夫人。

寶玉他娘真是糊塗了。

先前夏守忠過來提親,賈母就有些看不大上,她這等公侯高門,豈能與商賈之女聯姻?

那嬤嬤笑呵呵道:“老太太,我們家老太太聽說府上這位哥兒,歡喜地跟什麼似的,本來想帶著姑娘親自過來拜訪老太太的,但知貴府高門,又恐唐突.”

可以說現在的榮寧兩府在賈珩封為衛國公,兼祧帝女和宗室之女以後,儼然成為大漢武勳之中排名前五的高門。

賈母坐在軟榻上,看向那嬤嬤,笑了笑說道:“我們家寶玉年歲還小,婚事上倒是不急著定下.”

說著,轉臉看向隨著王夫人一同過來的薛姨媽,說道:“蟠兒不是在五城兵馬司,比寶玉年歲還要大一些,那夏家姑娘如是合適,不如提給蟠兒.”

薛姨媽:“???”

而那嬤嬤臉上的笑意就有些不自然,但礙於賈母尊崇無比的國公夫人身份,也只能老老實實聽著。

王夫人的臉色則是青一陣、白一陣。

因為這是賈母在藉著薛姨媽打著王夫人的臉。

賈母溫聲道:“蟠兒那妹妹與珩哥兒以後也是要成一家人的,這都親戚親裡的,蟠兒他們家也是做生意的,這麼一個能幹持家的媳婦兒過門而來,也是一樁旺夫的好事兒.”

賈母人老成精,這段時間已然琢磨出夏家的攀附之意,既然是攀附,那就沒必要非附她的寶玉。

寶玉不說娶個公主、郡主,起碼也得是武侯之女吧,雲丫頭最合適,寶琴那丫頭也是好生養的,如果說的好,可為平妻。

這不比一個商賈之女強?

王夫人定了定心神,白淨面皮上擠出笑意,道:“老太太,人家宮裡的夏公公……”

賈母打斷道:“寶玉的婚事,我心裡是有主張,你就別再操心了.”

說著,看向一旁的寶玉,笑問道:“寶玉,你現在怎麼想的?”

寶玉此刻正在心神茫然之中,呆呆說道:“我不想定親,我要到江南找林妹妹去.”

賈母、王夫人、薛姨媽:“……”

倒是那夏家的嬤嬤目光閃了閃,似被開啟了思路,打算回夏家好生商議一番。

就在神京城中的賈府眾人心思各異之時,河南,開封城,開封府衙後堂——

賈珩與開封府知府宋暄,落座品茗,不遠處端坐著以飛魚服打扮的咸寧公主。

自入夏以後,河南多地下起暴雨,頗是影響了夏糧的收割、晾曬,而暴雨投入黃河,黃河大堤倒是安然無虞。

賈珩抬眸看向宋暄,輕聲說道:“省內這段時間,夏糧徵收可還順利?新政舉措在諸府縣推行的如何?”

“夏糧徵收一切順利,今年河南雖然旱情嚴重,多有不同程度的歉收,但各地糧倉儲存尚算殷實,百姓用度還算足用.”

宋暄輕聲說道:“至於清丈田畝,因為去歲就在開封府、彰德府推行,是故並無阻力,也是因為去年那場變亂,許多事反而少了許多掣肘.”

眼前的少年自從當初的中原民亂到現在,也不過短短二三年的光景,就已一發不可收拾,從普通武將而晉爵國公,而且與他的侄女咸寧成為夫妻。

賈珩點了點頭,沉吟說道:“如此一來,河南方面新政推行比之江南倒是少了許多波折.”

當初中原民亂將省城內計程車紳血洗了一波,等到賈珩率兵平叛,又將以衛鄭兩藩為代表的宗室打壓一通,再後來又清算了不少為惡地方的劣紳豪強。

幾次鐵拳下來,基本掃清了改革的障礙。

真正應了那句話,掃帚不到,灰塵不掉。

宋暄沉吟說道:“最近幾府都在清丈田畝,一切多是有條不紊,阻力也有,但並未有江南那般大.”

隨著時間過去,江南暴民殺官的訊息已經透過邸報,漸漸傳遍了大漢的官僚階層。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聽史侯書信所述,自新政四條試行以來,各地府縣穩步推進,情況總體向好.”

總體穩中向好的大局沒有變。

宋暄點了點頭,問道:“史侯可曾向衛國公提及撫藩兩司之爭?”

賈珩默然片刻,說道:“此事,史侯倒還未向我提及,這兩司之爭是從何說起?”

宋暄沉吟說道:“前不久,南陽府大旱,府下轄制諸縣百姓青黃不接,史侯提出從洛陽太倉調糧賑濟,布政使彭曄提出要儲備起來,遞送朝廷,即著各地府縣先將一些紅薯撥付至南陽府賑濟災民.”

賈珩皺了皺眉道:“南陽府去年沒有種植紅薯?”

宋暄沉吟說道:“先前紅薯雖好,但南陽府未曾推廣,原來的南陽府知府認為紅薯難以成活,對此心懷疑慮,倒是耽擱了不少.”

賈珩道:“現在南陽知府人呢?”

南陽盆地可是重要的產糧區,如果大面積改行種植番薯,對一些官員而言的確不好接受。

宋暄道:“史侯已經撤換了其人,彭大人說是要派布政司衙門的參議過去,主持賑濟事宜.”

賈珩目光閃了閃,說道:“那南陽知府就是彭曄的人了.”

宋暄點了點頭,道:“南陽知府原是衛輝府的同知,也是彭曄的同鄉,得其保舉,去了南陽府赴任.”

自從彭曄任布政使以後,因為其文臣身份,身邊迅速圍攏了一批科舉出身的文官,與巡撫史鼎分庭抗禮。

而史鼎因其武侯身份,在地方雖然為一省封疆大吏,但在地方民政上也多是受彭曄的一些掣肘,或者說陳漢的制度設計本來就是巡撫與藩司左右轄制。

擔心賈珩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史鼎就沒有在書信之中提及此事。

賈珩道:“南陽方面因旱災而夏糧歉收,河南方面為何沒有報到京裡?”

宋暄解釋道:“去歲番薯豐收,京中下旨嘉獎,河南上下官員都得了彩頭,還讓北方諸省種植番薯,開封府就抽調了幾位知縣前往河北推廣種植.”

賈珩目光思量片刻,須臾之間,就明白緣由。

還是那句話,不想報上去受責備,而南陽知府多半是彭曄的人,兩個人在這件事兒反而默契地達成一致,都不將壞訊息往上面報。

其實,這也是地方官員的標準作業流程,遇到事情第一時間是“捂蓋子”,如果前不久加上得了彩頭,更是得打腫臉充胖子。

賈珩道:“南陽那邊兒受災情況是否嚴重一些?可有災民餓死?”

“受災情況應是可控的,巡撫衙門已經打算蠲免南陽今年的歲賦,各府縣都在積極排程糧食前往賑濟.”

宋暄道。

聽到可控二字,賈珩目光凝了凝,沉聲說道:“這幾天我先在開封府看一看,再去南陽府去看看,地方上還是不要欺上瞞下,則苦的都是百姓.”

宋暄點了點頭,說道:“上次,我隱隱向史侯提及此事,他倒是不以為意.”

賈珩道:“此事的確難辦,稍後我會寫密疏向聖上陳情.”

他是切切實實體會到一方派系之主的難處,有時候同一派系的黨羽出了紕漏,你保是不保?

誰都會犯錯,有的錯誤是好心辦了壞事,有些事是人性的趨吉避凶,如果事事較真,縱然是皇帝都會成為孤家寡人。

比如史鼎這個事兒乾的就有些蠢,如果是他就要稟告於上,把彭曄順勢拉下,當然代價是自己也在京中灰頭土臉。

但現在與彭曄選擇默契的不向京城稟報,一來是覺得自己壓得住,二來就是報喜不報憂。

因為官僚只對權力的來源負責,報憂了以後,可能就要吃掛落。

其實就是一種不好的苗頭,需要提醒一下史鼎。

還是孤直之臣做的最爽,但人道的核心本質就是集眾,不拉幫結派就是走不遠。

宋暄見著少年出神,輕輕喚了一聲道:“子鈺,子鈺?”

賈珩迴轉神思,道:“等會兒我去見見史侯.”

咸寧公主彎彎秀眉之下,清眸噙著笑意,清聲道:“舅舅,先生,這會兒都晌午了,該用著晚飯了.”

宋暄笑了笑,說道:“那就先吃午飯吧.”

宋暄的妻子岳氏也微笑著出來,二十多歲的花信少婦,打扮的明麗嬌媚,招呼道:“咸寧,這邊兒坐著.”

眾人紛紛圍著一張桌子落座下來,用著飯菜。

岳氏關切問道:“咸寧,你母后這幾天在京中如何?”

咸寧公主柔聲道:“回舅母,一切都好.”

“聽說這次妍兒也回來了?”

岳氏眉眼流溢著溫婉如水的氣韻,語笑嫣然道。

咸寧公主輕笑道:“應該後天到吧,她們坐的船,要慢上一些.”

“妍兒年歲也不小了,許了人沒有?我說給她說門親事呢.”

岳氏忽而笑了笑說道。

咸寧公主柔聲道:“妍兒妹妹還小吧,再說三舅母那邊兒也有一些想法.”

說著,看了一眼正在與宋暄敘話的蟒服少年。

卻說,河南巡撫衙門

“噠噠”響聲在街道盡頭響起,數匹快馬在巡撫衙門門前停將下來,從馬鞍上翻身下來一個身穿鬥牛服的中年官員,將手中的韁繩遞給扈從,這時,一個小吏迎上前來說道:“撫臺大人,衛國公已到了開封府,去了開封府衙見了宋大人.”

史鼎點了點頭,一雙黑色的朝雲官靴邁過門檻,道:“本侯換身衣裳,等會兒就去宋府.”

進入廳堂,史鼎的夫人周氏連忙笑著迎了上去,說道:“老爺,您回來了.”

史鼎點了點頭,道:“讓下人準備熱水,珩哥兒從京城來了,等會兒我沐浴更衣之後過去瞧瞧。

周氏一邊兒吩咐著下人去準備熱水和衣物,一邊說道:“珩哥兒現在可了不得了,封為國公了.”

史鼎道:“是啊,這才幾年,從當初的布衣封為國公,更是娶了公主和郡主.”

“真是羨慕不了的福分.”

周氏笑了笑,說道:“上個月信哥兒還和我說呢,他在五城兵馬司可受那魏王殿下的信重.”

魏王在賈珩這邊兒無法開啟突破口,不代表不能從史家發力,而史信在五城兵馬司為指揮,與魏王接觸的久了,難免為魏王氣度所折。

而賈珩又從來沒有與四大家族內部通傳過,與魏王保持關係。

史鼎目光凝了凝,說道:“魏王殿下?”

周氏道:“珩哥兒如今娶的這位咸寧公主的母妃就是魏王的姨母,兩家要親近許多.”

史鼎道:“此事我知道,等會兒我見過子鈺再做計議.”

還有一樁事兒需要問子鈺,彭曄在河南屢屢與他作對,如今楊國昌早已罷相,彭曄能不能想個法子踢出河南。

周氏道:“前個兒我聽大嫂來了書信說,兄長這次從軍機處去了山東擔任提督,一家人去了山東去了.”

“此事我看邸報上記載的有,兄長是去了山東.”

史鼎道。

周氏笑了笑道:“你說珩哥兒,我原以為他是個冷心冷意的,當初和王家鬧的還不像,不想現在他聖眷榮寵不絕以後,對王家還有咱們家都伸著援手.”

史鼎手捻頜下鬍鬚道:“終究是打著骨頭連著筋的親戚.”

“老爺我就說是.”

周氏笑了笑,說道:“老爺,我尋思著雲丫頭再過二年也不小了,你說珩哥兒說讓雲丫頭留在那寧國府的園子裡是不是?”

史鼎皺了皺眉,一時並未明瞭其意。

周氏道:“我在想等雲丫頭大一些,是不是許給珩哥兒.”

史鼎道:“子鈺已有正妻,而且還是三脈正妻,雲丫頭豈能做妾?”

如果自家兄長的孤女做妾,只怕他的脊樑骨都會被戳斷,但萬一……珩哥兒真的有一天封為郡王,側妃還是可以的。

那時候,史家女為側妃,也就說得過去了。

但能不能封郡王,現在還不知道,再看吧。

“再說我瞧著姑母的意思,似是將湘雲留給寶玉的.”

史鼎說道。

周氏道:“寶玉,人人都說天生神異,老爺可知他那玉在京裡碎了?”

史鼎皺了皺眉,說道:“這我倒不知了.”

周氏笑了笑,道:“只怕那什麼落草時候帶下,銜玉而生,都是糊弄老太太呢.”

可以說史鼎作為賈政的同齡人,周氏對王夫人自然,而且這些婦人就愛背後說長道短。

史鼎面色頓了頓,面上現出思索之色,周氏就繪聲繪色地敘說自己得來的一些說法。

“老爺,熱水準備好了.”

一個嬤嬤進來敘道。

史鼎道:“好了,這些上不得檯面的事兒,還是不要再說了,我等會兒還要去見子鈺.”

“那我幫著老爺沐浴更衣.”

周氏笑著說道。

史鼎:“……”

擺了擺手,沒有理會周氏,徑直去了廂房,史鼎沐浴而畢,也不多言,領著幾位扈從前往宋府。

而賈珩此刻與宋暄聊著如今的國策,主要是論及四條新政。

宋暄問道:“子鈺,新政四條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如今試行下來,的確可以減少奸猾小吏上下其手,這些日子我和手下幾位幕僚算了一下,單單火耗一項,每年可為朝廷多徵收三成的賦稅.”

賈珩笑了笑道:“如果清丈田畝,就不是三成了,翻一番都有可能,再加上攤丁入畝,國庫錢糧增加不可勝計.”

單純的一條鞭法其實效果有限,但如果配合著清丈田畝、攤丁入畝等策略,幾乎等於核武器。

就在這時,外間僕人立身廳外,輕聲說道:“老爺,史侯在府外遞上了拜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十連抽召喚美杜莎鎮壓荊軻

血色湛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