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戰村時代

周羽說著,還又拿出了剛才所畫倭國地圖。

然後開始在上面橫七豎八地分成了很多個小塊。

這一塊塊的土地,就是一個小勢力。

小小的倭國裡面,竟然存在著上百的國家。

“哦!原來是這樣!”

“所以現在的倭國,如同是華夏曆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存在著太多的國家。”

“他們之前正在互相兼併征伐。”

一旁的徐妙雲倒是明白了。

畢竟她對於華夏古代的歷史還是相當地瞭解的。

所以對比那些古代的情況,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戰國時代?”

“就倭國這種彈丸之地?”

“叫戰村時代,還差不多!”

朱棣也是明白了徐妙雲的意思在。

不過,很倭國情況,類比於華夏古代的戰國,他是一點不服氣的。

畢竟戰國七雄中的實力,個頂個都是相當厲害的。

即便是最弱的寒國,那實力也可以碾壓倭國。

就一個小小的倭國,分裂出來了那麼多的村落,還想妄稱為戰村時代?

“哈哈!”

“戰村時代!!”

“這個名字,還真的有意思。”

徐妙雲聽到了朱棣的吐槽之後,倒也是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了。

不過,仔細想想,這個形容倒是相當地貼切。

倭國本來就小,分裂出來了一百多個小勢力,那豈不就是如同一個個村子了嗎?!

“趙四所言,倒是相當貼切。”

“其實這個時候,倭國這些小勢力之間的打仗,確實是相當簡陋。”

“很多時候,雙方勢力,只出幾百人,就打一場戰爭。“

“完全不像是華夏的戰國,那可是直接有數十萬的兵力的。”

周羽倒也是相當認可朱棣的形容。

不過,後世的倭國,竟然還是妄稱為戰國時代,給自己臉上貼金,臉皮實在是太厚了。

“幾百人,就是一場戰爭?”

“這規模,不就是村裡的械鬥嗎?”

朱棣更是開始嘲諷地大笑起來了。

他心中對於倭國,便是有了更多的鄙夷。

這實在是一個爛透了的地方,可惜為了那些化肥,大明還得過去。

“那現在是想要征服倭國的話,確實是比較容易。”

“畢竟都是一些村落罷了,大明的軍隊要是可以登陸,應該是如入無人之境。”

徐妙雲開始猜想了起來。

原本她以為,她父親徐達攻打高麗,應該是最為輕鬆的一場戰鬥了。

現在想想,攻打倭國,應該也是如此。

本來實力就是相當弱小的,再加上根本還沒有統一。

那簡直就可以平推過去了。

“是啊!只要是把其中的幾個大勢力給打敗了,那剩下的勢力,肯定都陸續投降的。”

“這些倭國人,都是一群廢物。”

朱棣也是贊同地說道。

他現在倒是對於攻打倭國,越來越有信心了。

“只要大明軍隊可以登陸,那自然是所向無敵的。”

“關鍵在在於,如何登陸。”

“大明與倭國之間,路程雖然不遠,但海勢極為兇險。”

“所以造船,還是最為緊要的。”

周羽補充地說道。

他的話,倒是啟發了朱棣。

甚至聯想到之前的話,更是明白了。

“原來,先生之前想讓大明去高麗把那些造船的資料給拿來,也是為了攻佔倭國做準備啊。”

朱棣歎服起來。

不得不佩服周羽先生的謀劃。

他早就已經把所有都設計好了。

“先生,既然如今的倭國,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

“那幾年前,陛下給封的那一個倭國的國王……”

“那人到底是誰……”

徐妙雲突然想到了此事。

她也覺得,陛下很有可能是被騙了。

說不定,當時來的倭國的使者,只是倭國的一個小勢力罷了。

如同是一個村子一般的人物。

結果竟然被朱元璋給封了王。

如果事實真的是這樣,那大明封王的資格,將會是嚴重地降低了一個等級。

此時,朱棣也開始緊張了起來。

他期待著周羽揭曉出來答案。

心中也開始擔心起來。

甚至他心中都已經有了可能的結果,只是他不敢接受。

……

二樓。

“戰村時代?”

“有點意思。。”

“倭國裡面,竟然有這麼多的勢力,咱還真的以為,在裡面有一個可以說話算數的。”

朱元璋對倭國的情況瞭解不多。

畢竟之前也只見過倭國的使者一次。

由於倭寇的進犯,之後也就再也沒有讓倭國的使者進來過。

現在是看來,由於自己對倭國的不瞭解,錯過了如此之多的戰機。

“他們的打仗,也是相當得好笑啊。”

“竟然幾百個人,就能是一場戰役了……”

“這要是放在大明,放在以前的朝代,都簡直都被人給笑掉大牙了!!”

朱標在看到了這個資訊之後,更是笑得肚子痛。

原本他在看來,倭國雖然小,但是也不至於打仗沒人。

畢竟倭寇就經常來大明沿海犯邊。

沒有想到,這規模也太小了。

連高麗也比不上。

之前徐達將軍突襲高麗的時候,高麗還是有陳兵五萬的。

結果全國連一萬人都沒有。

“朕當真是高看了倭國的勢力了。”

“看來,只要把航海的問題給解決了,那拿下倭國,還不是順手捻來的事情。”

想到目前倭國的形勢,朱元璋倒是越來越自信起來了。

畢竟倭國本來實力就是相當弱小的。

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反抗的能力。

而且現在更是分裂成為了一百多個勢力,這些勢力更是一個比一個地弱。

那麼大明怕是隻需要派出一千計程車兵,就可以直接過去把倭國給吞併了。

更最大問題,反面航海方面。

如果大明把航海的問題給解決了,那打下倭國自然就沒有什麼難的了。

“父親,你說得太對了!”

“航海才是最大的問題。”

“當年的元朝就是倒在了這個問題上面。”

“如果元朝能夠剩下一支軍隊到了倭國。”

“哪怕是一支千人的部隊,那元朝一定就把倭國給征服了。”

“可惜,元朝根本就沒有把握住這機會,這個機會,現在到了我們大明的手中了。”

朱標也是相當贊同地說道。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慷慨天山

奕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