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拋磚引玉

“太詳細了……”

“這些地圖,都是周羽先生手繪的?真厲害?”

“周羽先生,對於倭國地理,竟然如此瞭解。”

“那可不!”

劉伯溫看著倭國的形勢地圖,心中倒是很快就有了一個進攻的計劃。

畢竟他的經驗還是相當地老道的。

“有了!”

“快說!”

朱棣和徐妙雲倒是來了興趣。

想要看看劉伯溫有什麼高見。

……

二樓。

“我算是明白了,朱棣這小子為何會把劉伯溫給請來。”

朱元璋看著下面的對話,總算是想明白了。

“這小子,就是想讓劉伯溫和周羽比上一比。”

“不過,他就不怕把劉伯溫給打擊慘了嗎?”

想到這裡,朱元璋也不禁開始笑起來。

劉伯溫如果在朝堂之上,那他鮮有對手。

但是在周羽面前可說不一樣了。

他的知識面,會被無情的碾壓。

包括他的智商,怕是也會被周羽無情地打擊。

而朱棣倒是笑看著二人鬥法,自得其樂了。

這小子,心思可太壞了。

“如果是這樣,那可說難為了劉伯溫了啊。”

朱標聽聞,也是不禁為劉伯溫捏一把汗。

畢竟讓劉伯溫和周羽競爭,劉伯溫怎麼會是對手?

怕是用不了多久,劉伯溫就會被打擊得懷疑人生了。

“不過,這也倒是有一個好處。”

“就讓劉伯溫拋磚引玉了。”

“我相信,周羽一定會提出更好的方案。”

朱標接著便是如此地分析說道。

這也不失為是一種好事了。

讓劉伯溫把周羽的好點子給引出來。

“要真如此,那倒是一件好事。”

“犧牲了劉伯溫一個,換來了大明光明的未來啊。”

朱元璋也是不禁如此調侃了起來。

……

酒樓門口。

劉伯溫仔細看著地上了倭國地圖。

片刻後,他終於是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先是問了一句。

“據周羽先生所說,那些鳥居山,並不為倭國所重視?”

“而且,他們也根本還沒有想到其作用?”

“對。”

徐妙雲回答。

“既然如此,大明若是要著急用,倒是不急著進攻倭國。”

“只要先給當地的勢力一點小恩小惠,自然可以換取大明的鳥居山的糞肥。”

“如此,倒是可以暫時解決燃眉之急。”

“也就不需要等那些戰船造好了。”

接著,劉伯溫倒是先想出來了一個自己的答案。

“先和他們交易?”

朱棣聽聞,也不禁是陷入到了思考當中。

這倒是失為一個好辦法。

反正目前來說,倭國的鳥居山,對於他們沒有一丁點的作用。

給他們一點利益,他們肯定是會交換了。

畢竟大明造戰船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短期之內,怕是難以見到成效。

“劉師傅所言倒是上虛。”

“目前這是最快獲得鳥居山糞肥的辦法。”

“大明完全可以給一點不值錢的東西,就交換得到大量的糞肥。”

一旁的周羽倒是點點頭。

更加欣賞地看著面前的劉師傅。

雖然只是一個推拿的,但是在戰術方面,倒是有自己的思考。

或許,真是和那些勳貴們呆久了,也學會了一些皮毛。

“劉師傅,你可以啊。”

“竟然得到了周羽先生的讚賞。”

朱棣不禁驚奇地說道。

心想這劉伯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只是提出來了一個小方案,竟然就已經得到了周羽的認同。

“謬讚,謬讚。”

“我也只是僥倖而已,哈哈。”

劉伯溫聽到稱讚,倒也是相當地開心。

簡直比自己得到了陛下的賞賜還要幸福。

而周羽又繼續說道。

“交換糞肥,也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同時也可以麻痺倭國,為大明造戰船爭取時間。”

“等船舶夠了,還是要拿下倭國的。”

他說完,又是問了劉伯溫一個問題。

“劉師傅,依你看,攻下倭國,可有什麼高明之策?”

“如何可以不費一兵一卒拿下?”

“攻下倭國?”

“不費一兵一卒?”

這個問題,再次把劉伯溫給難住了。

如果讓大明拿下倭國,那他還是有辦法的。

畢竟大明只要不斷地向倭國派兵,自然可以靠實力碾壓。

但是想要不費一兵一卒,這就需要高明的智慧了。

而且他也早就已經見識過周羽的妙計。

當時朱棣在朝堂之中提出來了拿下高麗的妙計。

他料想此計一定是出自於周羽之手的。

朱棣和徐妙雲聽到這個問題後,同樣是開始緊皺起來了眉頭。

畢竟從地圖上看,倭國比高麗還要大,地形比高麗還要複雜。

拿下倭國還是簡單的,但不費兵力,這就需要高超的戰術了。

二人也開始思索起來。

但總覺得無計可施。

“先生,怕是沒有辦法吧。”

“倭國人雖然少,但是他們爭勇鬥狠,比高麗人要猛的。”

“真要去進攻倭國的時候,難免會有傷亡。”

朱棣疑惑地說道。

不過,聽聞此言,周羽只是笑笑沒有說話。

如果真的沒有高明之計,他肯定是不會提出來了。

“趙公子,周羽先生定有妙計。”

“先生是胸有成竹,才會問出來考驗於我。”

劉伯溫倒是馬上否決了朱棣的話。

在他看來,周羽肯定是已經有了對策。

只是現在他想不出來。

他也是看向了周羽,希望得到後者的一點暗示。

周羽倒是還真的給了他一點暗示,他指了指倭國地圖的外圍。

這給了劉伯溫啟發。

他看著倭國的海岸線,很快就明白了。

“周先生,我有一個拙計。”

“說。”

“等到大明把戰船給造出來,那到時不需要登陸倭國。”

“只需要用把倭國的戰船給擊沉了,然後開始把整個倭國給包圍起來。”

“他們依然不能出海,很快糧食就會不夠,等時間才了,倭國必須投降。”

劉伯溫指著倭國的地圖說道。

其實,他對於海軍作戰,倒也是沒有什麼經驗的。

他只是想到了陸地圍城的經驗。

所以把這個方法,也用到了攻打倭國方面。

說不定,還真的有效果。

畢竟倭國陸地上面的糧食,根本不足以供養百姓。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我在唐朝開洗浴,富甲一方

妖之孽者

一夢之春

騷筆繪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