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高明!俸祿不變,而人力翻倍

“用皇族的勢力?”

“那怕是會引起鬥爭啊。。”

聽到此言,朱棣頓時是害怕起來。

因為歷史上宮廷的鬥爭,可是血淋淋的。

八王之亂、楊廣弒父、玄武門之變……

很多王朝,不是因為外敵入侵而滅亡。

反而是因為皇家之間的內鬥,才自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很多朝代,都想要加以限制,可是他們沒有辦法。

而朱元璋倒是做了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皇子們一旦成年,就必須要去封地就藩。

而他們就藩,並不是成了當地的領主了。

他們也要受到相當嚴格的監視與看管,甚至是用人方面都有限制。

而沒有調令,他們也不得入京,也不能擅自離開封地。

這等於是避免了王室內鬥的情況。

但是最後卻會導致皇帝變得孤立無援。

“確實!陛下限制大明皇室成員,也是吸取了歷史上面的教訓。”

“貿然給予皇室的權力,怕是會引起其他災難。”

“況且,個個皇子都要回封地,一旦他們權力大起來,那不就又是回到了戰國階段了嗎?”

劉伯溫也在一旁附和起來。

他也是覺得,給予皇室成員,也維護朱家人的天下。

這是有一些本末倒置的。

而且,最嚴重的。

是會發生內耗,到時就真的引起了外族的再次入侵了。

“哈哈,你們想錯了。”

“我所說的給予皇室權力,可不是讓他們在自己的封地自立!”

“那肯定會導致天下大亂!”

周羽解釋道。

他肯定也知道前朝那些皇室互相爭伐的例子。

肯定也不可能給大明埋下雷的。

而他要做的,是利用皇室。

“給予皇室權力,其實是讓他們做官。”

“讓他們去下面去歷練。”

“比如,戶部尚書,完全可以同時設立兩位,左尚書、右尚書。”

“左尚書、選取皇家人來當,右尚書,則是從進士中選擇,兩位尚書互相監督。”

“如此一來,既給了皇室人的權力,也不會讓他們權力過大。”

周羽繼續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辦法。

其實這個辦法,也不是他憑空就編造出來的。

他是從清朝的歷史中,得來了這個經驗。

清朝的制度,可謂是華夏封建制度的集大成者。

他們的皇室,總是有辦法把權力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

在明宋敢和皇帝互懟的臣子,在清朝就不敢跳了。

這也和清朝的獨特製度有關係。

雖然清朝國祚與明朝差不多。

只是因為清朝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否則的話,清朝的統治時間真不好說。

而他們之所以可以控制住大臣,正是靠著獨特的設定。

每一個部門的尚書,都會為左右兩個尚書。

左尚書為滿人,右尚書為漢人。

侍郎也是如此有兩位。

這樣一來,便是可以讓兩者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

只不過,前期清朝還是有很多有能力的滿人的。

到了後期,朝廷已經完全靠主力漢臣了。

“左右兩位尚書?!”

“先生,您不光要擴大丞相的規模,連這官員的規模也要擴大啊。”

“這官員俸祿,怕是也提升一倍,怕是都不支出。”

朱棣不禁感慨了一聲說道。

剛才還想著設立五個丞相,現在又要設立兩個尚書了。

而且下面等級的官員也要增加。

如此一來,大明的官員數量等於是增加了一倍了。

他擔心起來。

這個辦法,先不說有沒有效果。

首先從實行方面,就有很大的問題啊。

大明現在哪裡還有多餘的錢來供養這麼多的官員。

“確實,怕是養不起這麼多的官員啊。”

“陛下本來就嫌官員的俸祿高,再增加近一倍的官員規模。”

“陛下怕是不會同意。”

劉伯溫也是如此分析起來。

雖然讓皇室人來監管百官是有效果的,但這官員一下就多了起來。

“俸祿會多一倍?”

“我怎麼覺得,俸祿不變呢?”

周羽微笑起來,反問道。

他的問題,倒是讓旁邊二人疑惑了。

“俸祿不變?”

“要是真的俸祿不變,又能增加一倍的官員,那對於大明朝廷辦事效率可以有很大提高啊。”

朱棣設想起來。

不過,他覺得俸祿不變是不太可能的。

“你們想想,難道皇室不當官,朝廷就不給他們俸祿了?”

“而且,皇室成員的俸祿,本來就比官員高太多了。”

“所以給他們加官,也根本不需要額外的支出。”

周羽提醒起來。

這倒是讓二人明白了。

剛才確實是腦子沒有轉過來。

只想著官員增加了一倍,卻忘記了皇室本來就是有俸祿的。

“也是,大明皇室的俸祿,而且比官員高了幾十倍。”

“他們也不屑於再要官員的俸祿了。”

朱棣也是拍了拍腦袋說道。

畢竟自己也是皇室成員,對這裡面的制度,他比所有人都瞭解。

對於官員的俸祿,大明所制度的,是歷朝歷代最低的。

用朱元璋的話來說,大明給了官員留名青史的機會,這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所以自然不需要再給更多的俸祿。

而作為對比。

大明皇室的待遇,也是歷朝歷代最高的。

朝廷的稅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了這些人的身上。

而且,還不需要讓他們幹活。

等於是花很多的錢,養了很多沒用的人。

畢竟是害怕皇室互相爭權。

但是,讓皇室進入六部,倒是個極好的辦法。

一方面給他們的權力不大,也能夠對他們有相當大的歷練。

這等於是直接增加了很多的可用之人,又不額外花錢。

“如此看來,這確實是一個可行之法了。”

“讓皇室參與進來,皇帝也會有了值得親近的人了。”

“他們也不會過份依賴太監。”

劉伯溫思考起來。

否則,以現在的制度長久下去,皇帝必須會變成孤家寡人。

到時,也會不得不依賴於太監。

“是啊,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真的讓皇室其他人權力過高。”

“那這天下,起碼也是朱家的,也是皇室的。”

“倒是也避免了顛覆的情況。”

劉伯溫也支援了起來。

他越想越合理,有建議給陛下的價值。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起塞北

三不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