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朱元璋的怒斥,讓周圍人頓時噤聲了。

陛下,今天似乎不太一樣。

朱棣如此冒險陛下的底線,陛下非但不批評,而且還是要維護朱棣。

這些大臣們一個個地都不敢再說話。

他們拿不準陛下今天的心思。

而李善長也是啞口無言。

他心中開始有一種害怕,陛下不會真的會聽從朱棣的意見?

真的會給劉伯溫更多的權力?

那他的這一招,就等於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了。

明明是想要藉機把劉伯溫背鍋,結果竟然是讓劉伯溫的和越來越大了。

看到這些大臣們個個的慫樣,朱元璋內心不禁是冷笑一聲。

他又繼續說道。

“四皇子所言的建議,也不是沒有道理。”

“按理來說,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朕,本來就應該是最為繁忙之人。”

“卻是每天都閒出個鳥來,這根本就不符合規矩。”

“所以朕,早就想過要給劉伯溫分擔一些任務了。”

“不如這樣,以後全國各地修建的奏摺,一律由劉伯溫批改,朕只要閱過即可。”

“關於農時的釋出,也由劉伯溫來監督。”

他倒是直接給劉伯溫安排了相當多的任務。

而且還要讓他總攬全部各地的工程修建。

這個工作,可是油水極大的。

其他大臣們聽到之後,簡直都饞壞了。

沒有想到,這個好處,竟然是落到了劉伯溫的手裡。

而且,陛下今天怎麼會如此大方了?

竟然給了豪門似海是這麼大的權力?

真的不會劉伯溫最後會變得腐化了。

“哼!劉伯溫!你別高興太早!”

“你得到了這人任務,勢必是要貪汙的!”

“這是陛下是釣魚執法啊!”

“你早晚會露了馬腳,到時,就是你的死期了。”

李善長只能是如此在心裡安慰自己起來。

他越發地妒嫉起來劉伯溫了。

尤其今天劉伯溫竟然又提升了權力。

他想不明白,陛下怎麼也甘願自己分權了。

真的不怕大明被有心之人給破壞了?

他只能是在心裡如此安慰自己。

陛下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懲罰劉伯溫。

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

先給劉伯溫很大的權力,等找到了劉伯溫的把柄後,再收拾劉伯溫。

對!一定是這樣!

李善長思考起來,他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陛下。

陛下的目的,一定是如此。

想到這些,他心裡倒是也終於好受了一些了。

可是,劉伯溫倒是有一些惶恐了。

他有想到陛下會多分給他一些權力。

但是今天這一下子,給了權力有一些大了。

總攬天下的工程,這看似只是一個單一的任務。

但是這背後,波及的利益、波及的勢力和人脈是非常大的。

首先這戶部和工部的人,都得來巴結他了。

沒有劉伯溫的批准,他們也進行不下去。

其他四部的人,也是需要一些配合。

各地道府的知縣、知府、按察使……也都要來巴結他。

掌握著這各地的工程,就等於是掌握著各地的命脈一般。

所以僅僅是這一項,就給了他相當大的權力。

他的丞相之位,也完全發生了一個質變。

之前只是一個擺設,現在倒是真的成為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了。

這讓劉伯溫頓時有一些惶恐。

自己跟了朱元璋這麼多的年,也沒有掌握過這麼多的權力的。

現在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讓他有一些無所適從。

這和周羽說得不太一樣。

雖然他也是認同今天塏周羽所說的那些道理的。

不是還是應該多給丞相從分去一些權力。

但是上不現在不一樣了。

陛下這分權已經是一個離譜的程度。

這不是要讓他做一個大臣了。

這簡直是想要讓劉伯溫做權臣了。

他從來都沒有這種心思。

他也從來不想要做權臣。

一來現在沒有這個精力了。

二來這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他只要做一個兢兢業業的合格的丞相罷了。

“陛下,臣有一些惶恐!”

“這總攬工程之事,怕不是臣可以監管的”

“臣覺得,這件事情,還是讓陛下來管吧。”

“臣主要還是監察百官,做一些監督的工作。”

劉伯溫擔心地說道。

而且,他如此說,也是為了引起之後的打算。

“你作為丞相,這工作都不能做了?”

“那朕還要你有何用?”

“乾脆就不要丞相得了。”

朱元璋有一些不耐煩的說道。

不過,在他的眼中,他倒是也看出了的劉伯溫的意思,只是裝做不知道罷了

而他的這句話,倒是讓李善長和其他大臣們興奮了。

陛下真的展露出來了真正的意圖。

陛下是要把劉伯溫給廢了!

看來陛下的打算是在這裡。

先要給劉伯溫足夠的壓力,然後再把他們拿下。

“陛下!劉伯溫根本不知道丞相的職責!”

“若是繼續讓他擔任丞相,怕是會翫忽職守,怕是會影響大明的朝廷效率啊!”

“這個丞相之位,不能再讓劉伯溫當下去了!”

“對在!必須啊要廢除掉!”

其他大臣們,也是紛紛附和起來。

但是李善長並沒有直接說道。

這樣針鋒相對的話,他儘量還是要少說一些。

“嗯?朕什麼時候說要廢除劉伯溫了?”

“再說了,劉伯溫雖然自謙,但工作一直相當不錯,朕沒有廢除的意思。”

朱元璋的話,倒是直接堵住了其他人嘴巴。

而這個時候,劉伯溫又趁機進言說道。

“陛下,臣倒是有一個建議。”

“應該安排皇室子弟,位屬左丞相,與臣一起做事,臣也放心。”

“而在六部之中,也應該安排皇家子弟進行監督。”

“再新設一尚書、兩侍郎的身份。”

“如此一來,大臣們與皇室子弟,互相合作,互相監督,可合格證保證大明的政令更加有效率地執行。”

說到這個份上了。

劉伯溫的建議,就顯得不上那些突兀了。

而且他也相信這個建議,肯定是會受到大部分大臣們的支援的。

因為現在當丞相的是劉伯溫。

淮西的勢力,都想要想辦法抑制劉伯溫。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

河邊鵝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