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忠於大明,還是忠於皇室

聽到知府的回答後。

朱標冷笑了。

這個知府,倒是相當地執著,直到現在,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

於是,他直接說道。

“看來,你還是不知罪嘍。”

“那我便和你明說了。”

“你並不是忠心於大明,你只是忠心於皇室,而且,你所謂的忠心,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仕途上升。”

“你浪費了如此之多的糧食,給大明造成了多少的損失,你還不知罪嗎?”

朱標的話,終於是讓知府證住了。

到現在,他才明白了太子所言的意思。

原來,太子是不希望太過於浪費糧食,故才會發了這麼大的火氣。

雖然可以明白,但知府還是難以接受。

至於嗎?

就為了這一點糧食,實在是太過於小氣了。

但是他心中的怨言,也不再明說。

而是馬上把目光,轉向了一旁的三皇子朱樉。

畢竟三皇子到鳳陽一個月以來,他對於朱樉的優待不可謂不豐厚。

自己的功績,一定也是在朱樉的眼中。

他是希望三皇子馬上出來為他求情的。

果然,三皇子開始有一些心軟了。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

他自從來到了鳳陽當令尹,確實是還相當滿意於知府的招待,馬上說道。

“大哥,您也不必如此苛責。”

“知府他處事方面,還是相當有條理的,在鳳陽當地的百姓中,也是相當地有口碑。”

“他也是為了您著想,才會專門準備了這麼多食物。”

“其實,他內心中也是不希望浪費糧食啊。”

朱樉趕忙是為知府勸道。

不過,朱標聽聞後。

反倒是並沒有消氣。

而是又對朱樉怒聲說道。

“老三!”

“你來的時候,是不是也受到了同樣的招待?”

“給你準備了這麼多的酒席,其他的全部給浪費了?”

朱標這個問道,倒是把三皇子給問住了。

但是想了想,他還是決定說出來實情。

“大哥,我來的時候……確實也是如此的招待。”

“但並沒有浪費太多,只是他們做了三回的時候,就赴席了。”

“哦?”

“你還挺得意是吧。。”

朱標又問。

這讓三皇子啞口無言了。

他知道自己也是免不了又一場批評了。

自己當時真的沒有覺得這個是錯的。。

甚至,他還覺得知府做得相當地用心。

甚至還想過,以為事蹟,來為知府來邀功。

後來他還是放棄了。

現在想想,幸虧當時是沒有這樣做。

不然他就會遭到他大哥更多的批評了。

“老三,你太讓我失望了。”

“這些糧食,所浪費的都是百姓的心血!!你可知道?”

“父皇他在宮中,都是一直省吃儉用,不敢浪費一粒糧食。”

“怎麼你一出宮,就全然忘記了。”

“此事,若是讓父皇得知,父皇又是會如何懲治於你?”

接著,朱標對他又是一頓批評。

這也倒是把朱樉給罵醒了。

也是,他父皇斷然是不會接受這樣的。

一旦讓他父親知道,那把他打掉一層皮都是有可能的。

可是,他之前竟然被知府給矇蔽了眼睛,以為這是對他好。

實則,這是完全在害他。

幸虧今天是及時被朱標給發現了。

還可以提前阻止這種行為。

不然要是讓他父親來的時候看到,那可就慘了。

“大哥,我錯了,我萬萬沒有想到這麼多。”

“等父親來了,您可千萬不要提及此事啊。”

接著,朱樉又是開始央求起來。

畢竟他父皇,馬上就要來到鳳陽視察了。

到時所視察的肯定就不止於是洪澤湖和祖陵了。

對於鳳陽所治理的情況,那肯定也是要加強管理。

若得知了他在鳳陽的奢侈生活,那不得把他的腿給打斷了。

“此事,等日後再議。”

“老三你先站起來。”

朱標又是命令道。

雖然他也是想要教訓他三弟一頓。

但是在外人面前,還是得給皇家人留下面子的。

“謝大哥。”

“知府,你也先站起來。”

“鳳陽的魚鱗圖冊,可還有記錄,我要親自去察看察看。”

接著,朱標便是問道。

現在也不是懲罰鳳陽知府的時候,畢竟現在鳳陽處於危急時期。

要是再把知府給換了,怕是會引起不穩定。

而且此事,最好還是等他父皇到了之後再說。

而朱標目前所心心念唸的,自然便是這鳳陽百姓們田地的情況。

等到洪澤湖水洩掉之後。

再用土地把這個大湖給填上。

這些土地如何劃分,自然便是一個大問題。

弄不好,還是會生出民怨的。

“回殿下!這鳳陽本地的魚鱗圖冊,就在府中,殿下可以隨時察看。”

“不過,我還是建議,殿下先用過飯之後,再行察看。”

知府如此建議道。

畢竟自從朱標來到,便是一直開始了他的工作。

在洪澤湖那邊進行奔波,又專門來察看圖冊。

這幾個時辰,根本就沒有休息和吃飯的時間。

再加上,他們舟車勞頓,一路上也沒有什麼休息。

本來就應該直接給他們接見洗塵的。

他也沒有想到,太子竟然是一個如此的工作狂。

那麼陛下又會是如何呢,他難以想象出來。

“不必!等我把事情處理完之後再吃飯。”

“還有告訴廚房,不用再做飯了,等我想吃的時候,直接把飯菜熱一下就行。”

接著,朱標倒是吩咐起來。

他對於此事,哪怕是這些細節,也是相當用心。

“下官明白。”

“那咱們去看魚鱗圖冊。”

接著,在知府的帶領之下,他們便是進入了知府裡面的倉庫。

裡面所館藏的,都是鳳陽當地的資料。

鳳陽以前雖然是小地方,但歷史也不算短,所以這資料還是很多的。

而在朱元璋開國之後,大大提升了鳳陽的地位。

所以也專門找來了很多有文化之人,給鳳陽重新修了府志。

所以這館藏裡面的書目,自然也是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包括裡面的鳳陽的魚鱗圖冊,自然也是有很多的記錄。

甚至包括鳳陽那些新開闢的官田,也都有了詳細的記錄。

畢竟朱元璋對於這些事情是相當地重視的。

他也會不斷地讓人把讓給記錄給送到京城察看。

要是有什麼疏漏的地方被朱元璋查到,那性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葉落:隨風

蘇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