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

洛陽城中,面對星光垂落,猝然而亡的的張角,漢廷公卿瞠目結舌,震驚到了極點,直接噗通跪下了一大片。

能知自己生死,又有如此神異之相,說張角沒死,而是直接飛昇都有人相信。

這一幕太荒謬了,讓那些平日裡滑溜溜如同泥鰍一般的臣子,一時之間甚至有些迷茫起來。

張燕等太平軍渠帥暗自垂淚,心中又是一陣悲傷。

自己這些人其實沒有什麼功勞,但是道主直到生命的盡頭,還幫了自己這些人一把。

整片北宮牆下就這麼沉默了不短的時間,然後終於有膽大的人站了起來,高聲問道:“道主已逝洛陽何為?”

隨著這一道清朗的聲音問出,頓時便有無限的風暴在眾人心中聚集。

張角去世了,天下的新王沒了,最關鍵的是,洛陽無可爭議的主人不在了,誰來掌管這些?

張燕等人聞言立刻站起,所有人的手都放在了劍柄上,虎視眈眈的望著臺階之下的人。

雖然並沒有劍拔弩張的意味,但是宮中的氣氛卻頓時緊張了起來,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是非常關鍵的政治生命生死關頭,在這種權力交替的關鍵時刻,一旦操作得當,就能夠獲得潑天的富貴。

張燕管亥幾人經過洛霄的提醒,很明白這一點,在新的政治時勢中佔據什麼位置,是未來成就的關鍵。

一道略顯妖媚的聲音在宮牆左側突兀響起:“予以為應當先為天一道主收斂下葬。”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聲音的來處,何皇后帶著宮娥站在那裡,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雖然她面無表情,但是渾身上下依舊如同曼陀羅一般,充滿了妖媚的味道。

實際上何皇后心中現在慌張到了極點,她實在是沒想到張角竟然會逝去。

雖然張角逼殺了她的丈夫,誅殺了禍事的何氏外戚,讓她從高高在上的皇后變成了俘虜。

但捫心自問,在俘虜裡面她的待遇算是很好的,甚至沒有遭遇那些慘不忍睹的惡事,自己的兒子也得以保全,至於那些何氏外戚,她也就不在意了。

或許是斯德哥摩爾綜合徵,至少何皇后將張角視作能庇佑自己母子的保護神。

但是現在張角去世,那自己還能這麼安穩的坐在後宮之中嗎?

何皇后不能確定。

在這洛陽城中有太多的虎豹豺狼,而自己高貴的皇后身份以及絕色的美貌,就是惹事的禍端。

自己所能依仗的是誰呢?

那些諂媚皇帝的都被誅殺了,那些忠誠於皇帝的都自殺了,只剩下一些首鼠兩端之人,是自己所能夠信任的嗎?

那數遍洛陽城,唯有太平軍是自己所能夠仰仗、保護自己和皇兒的,想要交好太平軍,那麼對待張角的態度就是最關鍵的。

何皇后這句話一出,只要是政治屬性比較強的人,瞬間就意識到了太平軍在當下時局中的重要性。

唯一還比較讓人有疑慮的是,太平軍剛剛誅殺了皇帝和許多公卿,現在就貼上去,還不知道天下人會怎麼想。

這些人顧慮頗多,破釜沉舟的何皇后可不會顧慮,她徑直在所有人的面前一步步走上臺階,來到洛霄身旁。

望著縱死猶如生的張角,眼神極其的複雜,最後微微嘆了口氣,幾個太平軍的渠帥都想要知道何皇后準備說些什麼。

何皇后轉身望向宮牆之下的眾人高聲說道:“靈皇帝是素王上皇所認證的獨夫,那便是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予曾聽聞在邦周時,周桀王穢亂宮室,最終發生了父子相殘的慘劇,但史書卻貶斥桀王。

從這裡難道還不能看出,在誅殺獨夫的大義面前,君臣父子之間的忠孝這些小義都要排到後面嗎?

予知道你們這些人之中,有的還是認為天一道主是個賊,有的還是抱著所謂的忠義為先。

這難道不是捨棄了大義,而去追求小節嗎?

這是予這等女流之輩也為之不齒的!

爾等都是飽讀詩書的大儒高士,想必更是懂得這個道理。”

何皇后這段話,讓太平道眾人眼中發亮,讓宮牆之下的眾人都有些議論紛紛。

這番話是政治正確,但是人心總是不願意附和政治正確的。

雖然誅殺獨夫是對的,但是人還是更願意去遵從常見的君臣父子之間的忠孝仁義。

但是面對何皇后的這一番話,沒有人敢於反駁。

因為就算是心裡有異樣的想法,但是不能說出來。

在當今的諸夏世界,支援獨夫的行為是絕對被禁止的,屬於一旦說出來基本上就社會性死亡的那種。

何皇后表面上是說君臣父子之義,但是實際上卻是給自己先背上大義的名分,畢竟以妻議夫,乃至於背棄夫君,這同樣是為人所不齒的。

見到根本沒人敢跳出來反對自己,何皇后略微有些得意,便緊接著又說道:“天一道主,自起義以來,便只做一件事,那便是為天下除害,這樣的人,若是不崇拜表彰他,予以為是不合適的,是不足以表示反省的。

正如沒有黑夜,又怎麼能夠知道太陽的輝煌呢?

沒有醜惡又怎麼能夠知道美善的存在呢?

沒有天一道主這樣的英雄豪傑,又怎麼會知道靈帝的大奸大惡呢?”

見到何皇后越說越離譜,終於有人忍不住出聲道:“皇后,靈皇帝是您的夫君,您怎麼可以這樣當眾的指責他呢?”

何皇后沒想到這個時候竟然有人敢於反駁她了,眼中狠厲一閃而過,但心知現在還不是秋後算賬的時候,於是徑直說道:“若是敘述其人其事是指責的話,那諫言的忠臣,難道都是叛逆不成?

若是平鋪直敘其人其事都變成了指責,那批評他荒唐的作為,又是什麼呢?

枉你讀遍群書,卻在這裡搖舌鼓唇,不知所謂,予曾經聽聞春秋有微言大義,洛孔二聖潛心所著,你若是不明白什麼叫做大義,就先去讀春秋,而不是在這裡為獨夫鼓譟。”

這一句話直接將眾人唯一想要說的話都堵了回去,有些奇怪的望著何皇后,不知道眼前的這個女人怎麼突然就言辭這麼犀利起來。

何皇后本來就不是那種柔弱的女人,某種程度上她甚至稱得上是狠毒,在面對生死危機以及保護兒子這件事上,她將自己的天賦展現的淋漓盡致。

見到眾人再次為自己所震懾,何皇后擔心夜長夢多,緊接著便說道:“予曾經聽聞周桀王沒有得到後輩子孫的血食,這想必是靈帝所應該得到的結局,致使大漢幾近亡國,致使大漢失卻天子之位,若是這樣的君王還能夠名列宗廟,恐怕高皇帝以及光武皇帝等歷代先帝都不能安穩了。

獨夫秉政才這些年,就已經鑄下了這麼多的錯誤,若是讓靈帝依舊在位,這天下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那是予所不敢想象的!

靈帝願意自縊這大概是他此生所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天一道主有大功於天下,為漢室除去了一大害,若不是天一道主出手,這漢室天下真的就要徹底皇統斷絕了!

又如何僅僅是皇統呢?

爾等這些公卿大臣,難道忘記了秦末以及先漢末年的大亂了嗎?

若是忘了就看看關東的景象吧,看看那些群起的盜賊是如何做的,予以為,爾等都應該跪在這裡,為天一道主叩首以謝!”

何皇后這一番話,簡直讓所有人心中都炸裂,聽著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怎麼幾乎掀翻漢室的人,還成了漢室的功臣,攻破洛陽的人還成了他們這些人的恩人?

而且就在這裡冠冕堂皇的說靈帝是自縊,的確是自縊,史書上也一定會這麼記載,但問題是到底怎麼回事,伱自己心裡沒數嗎?

張角就算是誅除獨夫,有功於諸夏,但他是漢逆這件事,那是板上釘釘的,就算是史家記史,最多把賊、寇、盜這些負面字眼刪掉,但是一個逆字,無論誰來都得記上,這就叫做公正。

這何皇后為了舔太平軍,也實在是太能扯了,真是個心狠手辣的毒婦啊!

張燕和管亥對視兩眼,幾人眼中都有笑意,紛紛站到何皇后身旁,高聲道:“皇后真是深明大義啊,挽救天下,這正是道主所願,沒想到最明白道主心思的竟然是一介女流。”

一聽到張燕六人說話,何皇后心中就是一喜,這下穩了,至少短時間之內這些太平軍一定會保護自己,只要自己能交好這些人,讓這些太平軍從漢逆歸義,未必不能再重新建立皇統。

這世上從來都沒有一成不變的身份,接受招安的起義軍比比皆是。

只要能把靈帝打在獨夫的恥辱柱上,再把靈帝的死因歸咎於自縊以謝天下,那麼太平軍之前所做過的那些事都不是問題。

清君側難道也有錯嗎?

當年禍亂天下的十常侍,掀起黨錮的十常侍,是不是太平軍親自誅滅呢?

只不過是誅滅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餘黨潛藏在士人之中,所以多殺了一些而已,況且有一些士人還能背上惡諡,這難道還有人能說殺的不對嗎?

這下既有大義,又有刀劍,就算是再不願意也得跪了,在北宮牆下,凌亂的跪下了一大片人,還不住有叩謝之聲。

這不是在叩謝張角,而是屈從於何皇后和太平軍聯手所打造出來的形勢,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被何皇后抓住機會先聲奪人,拿到了洛陽局勢的先手主導權。

不過許多人並沒有放棄,先贏不算贏,笑到最後才算贏。

現在太平軍渠帥能站在何皇后一方,之後未必不能站在他們這一方。

畢竟一個深宮之中的前皇后而已,能給的東西難道還能有他們這些人多嗎?

稍傾,眾人紛紛站起之後,有人想要離開了,於是徑直問道:“皇后、諸位大帥,可還有要事,若是無事,應該回家了。”

何皇后眼見形勢一片大好,眼底帶笑,但是臉上依舊嚴肅道:“予第一句話便是商議道主的安葬之事,如今靈帝不能名列宗廟,自然不能葬入帝陵之中。

帝陵乃是我漢家關鍵所在,既然靈帝不能入內,予以為便將道主安葬在其中,這帝陵倒是正符合道主的身份。”

轟!

前面的那些話,所有人都忍住了,但是這句話一出,頓時就有人炸鍋了,“皇后,你瘋了!”

這種汙言穢語竟然直接在宮牆之下出現,可想而知這些人心中的情緒到底是炸裂到了什麼地步。

尤其是那些比較沉不住氣的年輕士子,直接就指斥起來,那些比較年老的人眼中卻帶著笑,果然還是他們所熟悉的那個女人,雖然有些小聰明,但是關鍵時刻不行。

前面的大好局勢,都被這最後的敗筆所毀掉了,就這個政治水平,之後想要玩死她,輕而易舉,既然如此,那就不在這裡直接和她針鋒相對了。

畢竟現在她手裡還握著刀子。

果然不出這些老狐狸所料,何皇后當即命人將出言辱罵的幾個士子拖出去殺死,隨著幾聲慘叫,頓時安靜下來,有人噤若寒蟬,有人卻老神自在。

張燕等人也被何皇后的話所震撼,這個女人真是個瘋子,連忙說道:“道主生前說過,他的願望就是燒成灰燼,然後將骨灰撒入洛水之中,他想要魂靈永遠的留在神河之中。”

何皇后心中極其的懊惱在眾人突然爆發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走了一步昏招。

現在又聽到這幾個渠帥所說,更是懊惱起來,抱了千萬個小心,誰知道在最後的時候沒繃住。

本來大好的局面,結果現在又橫生變故,但是現在想這些已經沒有用了,她只能強裝笑容的說道:“予本來以為只有帝陵才能匹配道主的身份,是予考慮不周了,沒想到道主自己竟然已經有了想法。

葬入洛水,這需要舉行祭祀,取得洛水之神的認可,予這就去準備,為道主安,便先停靈在禁中吧。”

————

孝靈皇后,本屠家女,以容姿進國母,性嫉善妒,後宮震撼,既未諫君,亦未教子,縱容親戚,漢之衰亡,亦有其因,故母儀不可不慎也。——《後漢書·外戚傳》

推薦一本好兄弟的書~

《大明:親王下西洋》

簡介:下面有請——

尊貴的漢王稱號所有者,海上絲綢之路領航員,漢語言文學推廣大使……

啊?

太含蓄?

或者我還被人稱之為:文藝復興的送葬者,踏洋而來的上帝之鞭……

我叫朱高煦,大明永樂皇帝第二子。

鄭和下西洋?

不!

現在是親王下西洋!

下面是傳送門哦。

<BR />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古代:從被罵臭要飯的開始

牛魔芭蕉扇

異時空二戰之東線

臨江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