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感覺寧老師之所以這樣說,也是因為家庭教育確實很重要,對吧?”周堂笑著接過寧有光的話,“我記得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說明家庭教育對於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覺得你理解的很對。家庭教育絕對是我們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和學校教育的基礎、補充和延伸。伴隨人的一生,影響人的一生,對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周堂的話讓馬洲眼底浮現出讚賞,“這個好的家庭教育,人人都知道它很重要,只是這個‘好’的標準對很多人來說很模糊,在坐幾位老師,不妨跟大家聊聊你們認為的好的家庭教育是怎麼樣的呢?”

何緣率先出聲,“我記得詩人紀伯倫有首詩發人深省,他在詩中寫道——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之前我對好的家庭教育概念也比較模糊,但是當我讀了這首詩後,我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覺得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作為父母,一定要明白的就是,子女先是獨立的個體,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父母在家庭裡會尊重孩子的主觀意識確實很重要。”馬洲笑著點頭,“寧老師和周老師呢?”

周堂看了一眼坐的在一旁滿臉雲淡風輕的寧有光,緩緩笑了,“我覺得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父親是父親,不過分誇大自己,也不故意隱藏自己的缺點,而是坦然地用行動給孩子做最好的演示,可以有不足,但不能不進步。母親是母親,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影響自己的情緒,也不會隨意就把自己的餘生寄託在孩子身上,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很好的溝通,而不是胡亂發脾氣。一個家庭裡,父母能做到這兩點,孩子長大了不說變的很優秀,至少會是個健康的孩子吧,我覺得。”

寧有光輕笑,“周老師說的很對,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名叫‘靜止臉實驗’,透過這個實驗發現,母親的情緒對於孩子的心情變化非常重要,可以說,母親的情緒就是家裡的指南針,父親的身教,比要求孩子考一百分管用。”

馬洲笑著說,“周老師和寧老師的話,讓我想到鄭老師以前說過的一段話,他說他父親就說過自己‘為人父這麼多年,最深刻的體會就是,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所以,鄭老師和他的兄弟姐妹都很優秀。”

何緣也笑道,“經常有人說,孩子什麼樣,父母什麼樣。其實反過來也依然成立,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品德、修養、習慣、素質、原則、三觀,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育。而最好的家庭教育,莫過於,父親是榜樣,母親有溫度。”

“何老師總結的很到位啊。”馬洲看著何緣笑。

“我一個靠筆吃飯的,沒結婚沒生孩子,談家庭教育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啊,不像周老師是家庭言傳身教有好榜樣,寧老師是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我當然只能給他們兩位做做總結了。”何緣自我解嘲道。

“哦?”馬洲一臉興趣的看向寧有光,“寧老師還是家庭教育指導師嗎?”

何緣立馬調侃馬洲說,“馬老師,咱們寧老師一個小學跳級上學,省高考狀元,考個家庭教育指導師證很難嗎?”

馬洲滿臉傾佩的朝寧有光一拱手,“寧老師,是我格局小了。”

他和何緣這一打鬧,現場的氣氛就越發的輕鬆起來。

周堂也笑著對寧有光說,“那我接下來還是少說點,省的在寧老師面前有班門弄斧之嫌。”

“周老師客氣了。”寧有光笑道,“一個從小得到過好的家庭教育的人,往往是最有資格談家庭教育的。”

“唉,我說你們就不要再互相吹捧了啊。”何緣打趣他們二人,“我覺得家庭教育這個東西,不管是從什麼渠道學習,最後的檢驗標準還是有效好用,所以,你們說的都對,你們都多開金口,讓我和老馬一起漲漲見識,馬哥剛好可以現學現賣,回去就能好好教兒子,我呢,現在學了留著以後有了孩子再用,反正都有用。”

“哈哈哈……”在場幾人都露出愉悅的笑。

馬洲非常認可何緣的話,“何老師的話在理,兩位就不要互相推辭了,為了咱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兩位老師藏私可不行。”

“馬老師這麼說,整的我都不好意思不說話了。”周堂失笑。

“哲學家柏拉圖曾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決定他後來往哪走。人都是這樣,小時候在什麼樣的家庭長大,長大後就會走上什麼樣的路。父母前半生在教育的土壤裡種下什麼因,後半生就會在孩子身上結出什麼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在用心澆灌。”

寧有光也笑,“燈火闌珊時分,一個家裡,父親的面容和煦,母親的臉上洋溢著歡喜,孩子的手裡攥著光,是生活最美好的樣子。”

她語速不緊不慢,聲音溫柔。

只要一開口,周圍的人不自覺會安靜下來。

寥寥幾句,把周圍的代入一個充滿煙火氣卻又溫馨的氛圍。

馬洲,何緣以及周堂都忍不住在腦海裡幻想著她描述的畫面,突然就有種想要回家的衝動。

最先從中抽離的是何緣,她想到家裡孤獨清冷的樣子,趕緊甩了甩頭,“說來說去,好的家庭教育還是要依託一個幸福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才行。”

寧有光笑道,“你說的對,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前提是父母能夠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夠使孩子保持一個快樂、向上的心態,而快樂是成功之道。”

“說到成功之道……”馬洲看向在坐的幾人,“為人父母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功,成為社會棟樑之材嗎?”

“但是現在的社會,很多父母就會覺得一個人的成功就是能夠賺很多錢。”何緣說,“這樣也導致很多父母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了賺錢,不去管教孩子。我聽過朋友說,她身邊有這樣一對例子,男的和女的正在鬧離婚,兩人兒子現在九歲,一直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帶,爸爸從來不抱孩子,也很少陪孩子,總說工作忙忙忙,這麼多年下來,夫妻兩人是越過越不和,終於到了要離婚的地步,然後媽媽就覺得離婚可以,但是希望寒暑假爸爸可以幫忙帶孩子,這樣的話,她可以安心工作,兒子也有了爸爸的陪伴,畢竟是男孩子嘛,爸爸一丁點不管也不行,可是男方就死活不要兒子去他身邊,說是你要多少錢我都給你,看你請人帶,還是把兒子送人,但兒子就是帶不了,女方都氣瘋了,就說‘你這是希望以後兒子也不要你嗎?’,你們猜猜,男方怎麼說?”

另外三人互視幾眼後,齊齊搖頭。

何緣諷刺道,“他說,‘只要我有錢,我兒子以後一定不會不認我。’”

周堂和馬洲一臉唏噓。

“這位爸爸就有點過分了哈。”周堂。

“他除非真的做好了不要兒子的準備。”寧有光臉上的表情倒是變化不大,聲音卻微微涼了,“否則以後孩子出了問題,有的是他哭的時候,因為賺再多的錢,都彌補不了孩子心靈上缺失的那一部分。”

馬洲臉上的表情也沒了笑,“我之前看過一個研究發現,說是孩子的每一種心理或行為問題,都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

“金錢帶來的是生活上的富足,但缺少陪伴和溝通的教育,給孩子造成的將是思想和精神上的匱乏,所謂富養孩子,最高明的方式,不是物質上的提升,而是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內心獲得充實。與其給孩子很多很多的錢,不如在閒暇時間,靜靜坐下來,認真聽一聽他的內心世界。”寧有光神色溫婉,言語卻鏗鏘有力,“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明白,高質量的陪伴勝過無數財富,高質量的守護勝過所有物質。”1314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八零,糙漢老公恪守男德

暴富可樂薑茶

穿成七零小富婆

苗焱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