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如果這個孩子是社會的孩子呢?你是否需要用社會的角度來養育和教導你的孩子,如果這個孩子是世界的呢,你是否會以世界的角度來養育和教育孩子。”

在寧有光的看來,夏琲這種思維認知真的太普遍了。

普遍,卻不代表就是完全正常合理的。

比如,在社會上,我們會發現不管是認知層次高還是低的父母,他們有很多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認為“孩子是我的,要聽我的話!”

養孩子也是,孩子是我的,一切都要遵照我的意志。

有關於孩子方面,什麼都聽父母的話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我控制你很成功。”

但事實上是,很多有這樣思維的父母又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能夠超越自己的。

基於這樣一個願景。

高層次認知父母有這樣的思維,在教育孩子的機率上容錯率會低很多。

因為他們基於自己的學識,眼界,給孩子很多正確的方向性引導,讓孩子在未來能夠達到一個不錯的層次。

但很多的低層次認知父母,比如工廠的車間工人,或者農民工這種知識水平不高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覺得“孩子是我的,要聽我的話”的話,就很有問題了!

其實從社會發展規律來說,不管父母的認知層次是怎麼樣的。

大機率下,每一代的下一代都比上一代更聰明,每一代的孩子都比他父母更優秀。

父母如果還指望孩子聽自己的話,最終教匯出一個自己的複製品。

他們能複製出一個什麼來?

就看父母自己的品質了。

願意自己的孩子未來活成自己的樣子,這樣教育和引導也不是問題。

有問題的是,就怕父母們明明是以複製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後孩子長出來後。

他們卻嫌棄的說,“不對啊,孩子,你不聽話!我當初不是讓你長這樣的!你怎麼能長這樣?!”

他們卻忘了,孩子就是因為太聽話,所以才長這樣。

說回夏琲的問題——

“有‘我’就有痛苦。”寧有光跟夏琲說,“你的‘我’有多大,你的痛苦就有多大,你活著的上下限就有多狹窄,你能接納世界的範圍就有多小,所以你想想,你到底該如何決策。”

夏琲沉默不說話。

寧有光繼續說,“我知道斷掉‘我’有多痛苦,但是,你能斷掉多少的‘我’,你就會收穫多少的快樂和自由,一念之轉就可以解決掉你的許多問題和痛苦。”

“太難了。”影片的那頭,夏琲重重的搓了下臉,“我會好好想想的。”

“當然。”寧有光輕笑道,“斷除‘我執’不是你說斷就立馬能斷的,這是一個漫長的修心的過程,但你一旦願意去轉念的時候,新世界的大門就會為你開啟。”

——“所以,給時間一點時間,讓過去過去,讓開始開始。”

“好。”夏琲雖然感覺心情沉重,但還是全然的相信寧有光,相信她給的方法肯定會好用,“你剛剛說的話,我已經錄音了,我後面會認真聽,仔細揣摩,再行動的。”1314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八零,糙漢老公恪守男德

暴富可樂薑茶

穿成七零小富婆

苗焱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