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0613【叛】

(木炮射程不足一百米,霰彈更是隻能打四五十米,水戰時說得很清楚。

前兩章寫糊塗了,把木炮射程寫成幾百米。

楊華這數千精銳,是推著木女牆來的。

木女牆屬於攻城器械,士兵藏在後面靠近城牆,可以變相理解為一種“楯車”。

看到楚軍的木女牆,木炮沒再用霰彈,而是用拳頭大的石彈。

一輪炮擊之後,大量木女牆被擊裂,甚至直接被擊碎——鐘相的地盤資源不夠,沒那麼多牛皮,只能用羊皮代替。

前方還有廂車組成的車陣,車陣後又是大明士兵。

楊華在前軍遭受第二輪炮擊後,果斷鳴金收兵,並率領親兵掩護前軍撤退。

前軍主將是雷德進的弟弟雷德通,狼狽撤回朝楊華怒吼:“再衝十餘步,就衝到賊軍陣前了,你怎的下令收兵?”

“衝不破車陣的.”

楊華無奈搖頭。

雷德通質問:“那就看著北寨被攻,咱們啥都不做?”

楊華沉默不語。

他們率兵撤回西邊的城堡,很快明軍也停止了攻城。

楚軍北堡被攻擊的一面城牆,三座箭塔被餓鶻車摧毀,還毀掉了十多副用於倒滾油和金汁的木架。

繼而,又是鐵炮集中轟擊城牆。

楊華叫來雷德通議事:“前幾日,你兄長(雷德進)來勸降,你心裡是怎想的?”

“他貪生怕死,我卻不怕的.”

雷德通說道。

楊華道:“他講得也有道理.”

雷德通雙眼圓瞪:“老爺最信任伱,把最能打的精兵也交給你,你這廝難道還想投敵不成?”

“唉,時局如此,人力無法迴天.”

楊華嘆息。

雷德通猛然拔刀,不可置信的看著楊華,而他已經被楊華的親兵圍住。

楊華此時已被封為聖公,堪稱楚國數一數二的大將,並且一直以忠信著稱,就連英宣都沒想過能勸降此人。

但楊華又確確實實,是最早投降岳飛的那批義軍首領。

甚至在楊華投降時,其實力僅次於楊么本部。

他在交戰失利之後,很快就答應投降岳飛,並且親自跑去誘殺楊么,只不過因走漏訊息而失敗。

接著,楊華又向岳飛獻上擊敗楊么水軍的計策……

“真不願降?”楊華問道。

雷德通執刀面對包圍自己的楊華親兵,怒喝道:“直娘賊,有種就把你爺爺殺了!”

楊華又說:“你只須束手就縛,不會壞你忠義。

你兄弟已在鹿角寨降了,大明朝廷不會為難你的.”

“休想!”雷德通怒吼著往前衝,想把楊華給一刀劈死。

楊華連連後退,親兵們持槍捅刺。

本來沒想著殺掉雷德通,只打算將其制服。

但雷德通勇猛無比,面對圍攻之下,居然拼著受傷,接連砍傷楊華三個親兵。

楊華終於怒了:“戳死他!”

十多杆槍圍攻捅刺,雷德通全身多處受創,依舊繼續往楊華那邊衝。

最終,雷德通被捅成血葫蘆,雙眼圓瞪著不甘倒下。

楊華隨即帶兵出去,把雷德通的親信召集起來,對這些人說:“雷將軍已降,沒臉再見你們,速速放下兵器等著開城.”

眾親信將官面面相覷,一時間搞不清真假。

對峙許久,終於有人說:“就算要降,也該雷三哥親自發話,我們只聽他的號令!”

楊華說道:“雷將軍忠義,不願與你們相見.”

“放屁,定是你這廝害了三哥!”這些親信已經回過味來。

“殺了!”

楊華閉眼轉身離去。

一時間箭如雨下,接著又是刀槍相向。

在解決掉雷德進的親信之後,那些小兵已經翻不起風浪。

楊華不準任何人進出城堡,一邊派心腹去聯絡白祺,一邊親自出城前往南堡。

南堡守將叫陳瑫,歷史上跟隨楊么堅持到最後一戰,卻在被圍困時選擇陣前倒戈,並劫持鐘相之子鍾子儀投降岳飛。

“話不多說,你我是二十年的兄弟,”楊華開門見山道,“鼎州已沒了,許多老兄弟的族人,今後都要在大明治下討生活。

老爺必敗無疑,陳兄弟是否願降?”

陳瑫一怔:“聖公在詐我?我絕無投降之意.”

楊華說道:“我剛剛殺了雷德通.”

陳瑫大驚失色,既不拒絕也沒答應,而是走來走去糾結萬分。

良久,陳瑫說道:“我那族弟(南堡副將陳寓信)恐不願降.”

“你把他誘來綁了便是,”楊華總結自己的經驗,出主意道,“進屋就綁,免得打將起來,又要被迫殺老兄弟.”

陳瑫又在那裡糾結半天,終究還是一聲嘆息,把自己的親信叫來做安排。

翌日,大清早。

親自鎮守北堡的鐘義,猛然發現西堡和南堡全部改旗易幟。

白祺、楊華、陳瑫出兵,把鍾義給三面圍困。

楊華為了立功掙表現,甚至親自來到城下勸降:“丞相,鼎州都沒了。

你全家雖已搬去長沙,可你那些族人呢?他們很多都還在鼎州啊!丞相麾下部將,也有不少是鼎州人……”

“射箭!”

鍾義大怒,恨不得親手把楊華砍死。

箭矢飛來,親兵用盾牌護著楊華後退。

楊華又騎馬去見白祺:“元帥,請將那些攻城器械借給我。

元帥的天兵,只須在北面佯攻,末將必定帶兵在西面先登奪城。

就算拼盡最後一兵一卒,也會把此堡給拿下!”

白祺略作思考,就點頭拉著楊華的手:“一切仰仗將軍了.”

“能得元帥信任,末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楊華趁機表忠心。

此人離開之後,白祺忍不住吐槽:“這是個真小人。

投降且不說,還要帶兵強攻鍾義.”

英宣到現在都感覺不可思議:“他怎會降的?”

王淵問道:“這楊華名聲極好嗎?”

英宣說道:“何止極好,簡直堪稱義薄雲天。

鐘相親領大軍去南邊,剩下的精銳都交給了楊華,就連鍾義手裡的兵都不如他,可見鐘相對他有多麼信任。

這楊華投降已是離奇,竟還要帶兵去攻打鐘義,我們招降的許多將領,還沒有如他這般翻臉無情的.”

白祺嘀咕道:“小人能用也不錯.”

很快,白祺和陳瑫的部隊南北佯攻,楊華率領精銳捨命攻城。

但效果非常差,楊華的部隊本來戰鬥力極強,此時攻城卻都不願出力。

畢竟是向昔日友軍揮刀,他們沒有倒戈就算好的了。

而鍾義麾下的部隊,士氣也幾乎清零,友軍投降的影響太大了。

楚軍的許多中層軍官,思想已經開始動搖,因為他們的老家是鼎州。

這就是白祺先打鼎州的意義所在!

鍾義的副將叫胡源,這人怎麼說呢?歷史上還沒等到岳飛出馬,胡源就直接投降宋軍,並害死了英宣和陳寓信。

胡源能給鍾義做副將,是因為他屬於帶資入股,起兵打下一個縣再投靠鐘相。

從來不信什麼摩尼教,但他的爵位卻是聖侯!

打退楊華兩次進攻後,胡源看著城外思索了良久。

隨即,胡源帶著幾個親兵來見鍾義,張口就罵道:“楊華這直娘賊,老爺對他那般信任……”

胡源對叛徒的痛罵,立即讓鍾義放鬆警惕,鍾義的親兵也沒有攔著。

罵著罵著,已走到鍾義面前,胡源猛地拔刀將鍾義劫持。

鍾義的武藝並不高明,毫無防備之下,已被胡源用刀架在脖子上,驚恐怒斥道:“你這狗賊也要投敵不成?”

鍾義的親兵投鼠忌器,圍在四周不敢上前。

胡源帶來的親兵,趁機過去保護胡源。

胡源嘆息說:“丞相,我的老家在慈利縣,你的老家在鼎州,如今都被大明給佔了。

能堅守到今年,我們都已仁至義盡,難不成要把老兄弟拼光才罷手?”

“賣主求榮之輩,不要給自己找藉口.”

鍾義譏諷道。

胡源卻也憤怒起來,發洩怨氣般說道:“當年舉兵反宋,是日子過不下去了,想跟著鍾老爺一起謀富貴.”

“可這兩年活成什麼樣了?我弄到的浮財與田產,全在老家被大明給收走。

我那老孃跟妻兒,也在兵敗時失散,至今都生死不明.”

“到了這邊,鍾老爺只給我一處宅子,田產才賞賜三百餘畝。

這些就不說了,我家佃戶種出的糧食,還得交給大楚朝廷,一年到頭也不剩幾個.”

“跟我一起造反的兄弟,已經死了近半,我都沒東西賞賜他們。

麾下好多將士跟我一樣,去年兵敗時家人失散在慈利縣。

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想家,鍾老爺給不了他們奔頭……”

胡源越說越怒,他帶來的親兵也都眼眶發紅。

他們都是慈利縣人,老家去年被李寶攻佔,家人多有失散,無時無刻不想著回去。

之前想的是殺回去,現在卻想著投降了能回老家。

一通怨氣發洩出來,胡源大吼道:“快快下令,開啟城門!”

鍾義閉上眼睛不說話。

胡源在親兵的保護下,架著鍾義往城門走去,邊走邊對沿途士兵喊道:“投降了就能回家,大明那邊喊過話了,他們不會殺俘殺降。

都不要動,等著回家種地,家裡的稻子再不灌水就絕收了!”

陸陸續續,有不少將官帶兵過來。

有的將官憤怒不已,更多將官卻是一臉解脫之色,這曠日持久的戰爭終於不用打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人間點陰燈

土老包子

盛世貞觀:追妻之路

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