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歷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369章壓歲錢【雖然從堯舜禹起便有了辭舊迎新的傳統,但從夏至秦,到底幾月才是一年的正始,反而並無公論。

比如夏曆的正月在一月,商曆是十二月,周曆是十一月,秦歷則是十月。

官方對於一年之始的改定並不能影響民間的慶祝活動,而對那時純粹的農業社會來說,若論值得慶祝的日子,當首推立春。

冰雪消融,春天來到,拜神祭祖,祈歲納福,驅邪攘災,除舊佈新,這些慶祝立春簡單純粹的習俗,構成了如今我們所熟悉的春節慶典的框架雛形。

公元104年,漢武帝下令制訂了大名鼎鼎的《太初曆》。

這份曆法除了將秦歷當中的十月一為歲首改為一月一外,還將干支歷的節氣內容一起整合了進去作為曆法的補充。

也是至此,民間慶祝立春的習俗,與官方規定新歲首祭祀習俗逐漸融合到了一起,成了傳承至今的過年雛形。

漢武帝一朝卓越的武功也稱得上人盡皆知,頻繁的戰爭使得當時漢朝的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加快,地區的風俗習慣也逐漸融合,過年也逐漸成為華夏民族普天同慶的節日。

過年時祭拜先祖、問候父母、兄友拜賀、飲酒灑掃等風俗基本在漢代便已經確立。

故而若論推廣過年的功勞,漢武帝劉徹應該能算得上是頭等功。

另外,如今咱們過年皆熟知的壓歲錢,極大機率也與劉徹有著相當的關係。

壓歲錢乃是壓祟錢的諧音,而壓祟錢在漢代還有個名字,叫壓勝錢。

秦漢多興巫蠱,而最為著名巫蠱之禍,可以說影響了西漢王朝的國運。

戾太子劉據因巫蠱身死,幼子劉弗陵八歲即位,直接導致了霍光的專權,其中的因果關係清楚且明白。

不過這些事情並非今天的主角,只需要知道經巫蠱之禍後,漢朝人幾乎幾乎可以說聞巫蠱而色變。

這種恐慌的心理,也使得利用符咒除邪得吉的壓勝之術流行開來。

壓勝術當中最為簡單的便是壓勝錢,如今考古也多有出土。

這些漢代的五銖錢上柄下環利於佩戴,其上除了鑄有龜魚等吉祥圖案外,還會銘鑄上各種吉祥話,以作壓勝術中的“鎮物”。

漢朝之後的百姓雖然對巫蠱沒有達到談之色變的程度,但壓勝錢這種簡單的祈福手段還是傳承了下來,並且種類變得相當繁多。

比如有祝壽錢、撒帳錢等作祈福納祥;

闢兵錢、八寶錢等求禳災度厄;

男錢、女錢、秘戲錢等用於祈子求嗣;

更有商家鑄來純粹作遊戲之用圖一樂的棋錢、馬錢、燈謎錢等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壓勝錢基本都是作為飾品出現,並無貨幣流通的職能。

到了明清時壓勝錢不再流行,民間反倒颳起了崇拜古錢的風向,比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當中就記載,稱李淵所鑄的開元通寶乃古文錢中上品,能用於除病治厄。

清代民間更是爭相追逐周元通寶,據稱此錢能保佑婦女免於難產。

這錢乃是周世宗——就是被趙匡胤欺負的孤兒寡母的苦主柴榮,由其所鑄。

因為當時的百姓相信,周元通寶是周世宗融佛教銅像造的,其中蘊含有佛祖偉力,能驅瘧逐鬼護佑平安。

在這幾百年演變當中,壓勝術也逐漸消泯於歷史長河,壓勝錢逐漸成了壓祟錢,最終更名壓歲錢。

直至咱們如今,壓歲錢的意義也去繁就簡,其中留下的唯有長輩對後輩的祝福。

這其中的千年演變,大概是當時父子相殘的武帝怎麼都沒法料想到的。】

“壓勝…壓祟…壓歲,倒是有趣。”

孔明低聲道,而左手則是不自覺摸了摸腰間掛著的墜飾。

他的腰間掛著一枚光幕上壓勝錢的同款,那是妻子所贈,上銘“長毋相忘”。

當初公安縣作別後,孔明輾轉益州多地,如今又北上經漢中至長安,細細算來與黃月英也有兩三年未見了。

再想想那少言寡語的兒子,以及頗為鬧騰的女兒,孔明一時間反倒是略有一點悵然了。

心下更是下定決心:最遲明歲,則定然要與妻子兒女一起,同賀正旦。

劉備心態相較輕鬆不少,此前甘夫人和孫夫人以及阿斗皆在成都,如今北上定關中,算算時間作別還不至一年。

而且,無論站起來放眼欣欣向榮的關中,還是坐下看看那盯著光幕滿眼好奇的魯肅,劉備均可稱得上滿足,而如今的唯一所求便是:

“也不知這男錢女錢秘法錢,如何銘鑄?”

劉備摸著下巴自語。

曹操屯兵潁川,對荊州磨刀霍霍,劉備不急。

但看著孔明如今僅有一養子一親女,龐統和法正皆僅有一子,難稱人丁興旺,劉備想想便有些心焦。

而再想想至今依舊孑然一身的徐庶,以及僅與一老母同至長安的魯肅,劉備便發自內心開始著急了起來。

為了避免忘掉,劉備更是直接掏出自己的小本子將此事記下。

魯肅同樣摸著腰間的壓勝錢怔怔出神,正旦時建業歡慶新歲,他卻在船上攜母親與甘興霸一起被迫逃出江東。

事發突然並無財貨可攜帶,如今他身上能算得上飾品的也唯有腰間所懸的壓勝錢與玉佩了。

稍微慨然了一下,魯肅也低聲道:

“這後世,壓勝錢種類繁多,倒是可見百姓生活之怡然。”

至少就這棋錢馬錢來看,至少遊戲娛樂手段便比此時多上不少。

雖不知燈謎為何物,但從字面意思上揣度,多半乃是文人雅事,亦可見文風昌盛也。

龐統回憶了一下從光幕所見的那些亂世,胡虜南下,夷狄駕船侵海疆,以及後來的民族危難之禍,不由得便沉默了下來。

此前見光幕開啟回放功能,眾人就乾脆不將此前的文字記錄給魯肅看了。

一來文字終歸不如親眼所見的震撼人心,二來便是看魯肅的一驚一乍也頗為有趣。

心中略一回憶,龐統便輕巧跳過了這話題道:

“如今子敬居太學,何不籌眾力,舉正旦之歡慶,以沖淡刀兵血氣?”

魯肅沉吟一二也不直接拒絕:

“容我思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剛參軍就立一等功,你這叫新兵?

梁小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