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遠說道:“這個很簡單,是兒童常見的橈骨小頭半脫位,不嚴重的話只需要手法復位就好。”

顧思遠的話讓所有人都有些蒙圈,看著大家迷茫的眼神,顧思遠才想起,這時候可沒什麼解剖學,難怪他們聽不明白。

“呃……就是這位小衙內的前臂骨頭有些錯位,在下就是用手法復位了一下。”

尹聽楓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什麼手法?”

“小娘子想學的話,在下可以教你。”

“好呀!”

一旁的柳眉終於是忍不了了。

“咳咳……顧郎,你不是說要回去溫書的嗎?”

“呃……其實也沒那麼……好,我們這就回去。”

顧思遠看到柳眉那威脅的眼神,連忙改了口。

隨即便向尹聽楓等人告別,一溜煙的離開了。

柳眉聲音甜的發膩,

“顧郎,方才那位小娘子如何呀?”

“膚白貌美大長腿……呃,比著我家娘子少了一股英氣。”

“哦……你是說我沒有人家溫柔唄?”

“我可沒有這個意思,娘子誤會了……”

顧思遠說完,連忙快步躲開,柳眉的鐵拳他可消受不起。

尹聽楓看著顧思遠的背影,若有所思。

婢女突然掩嘴笑了起來。

尹聽楓看了她一眼,問道:“有什麼可笑的?”

“回娘子,婢子是笑,如此俊朗的小官人,竟然如此懼內。”

“他們倆應該還不是夫妻吧……”

“娘子怎麼知道?”

尹聽楓沒有回答,轉頭對小男孩說道:“小虎,跟姑姑回去。”

……

三日以後,招錄考試正式開始。

第一場產科考試,多為產科的理論考試,包括症狀、辯證以及經典條文等。

如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

這是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中的經典條文,答題的方式也跟後世問答填空差不多。

顧思遠略一沉吟,便提筆寫下:

師曰:新產血虛、多出汗、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第二場考試小方脈,跟第一場的形式差不多,就是最後一題題目為:小兒脈診。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顧思遠思考了半天,才下筆寫到:“三歲以上孩童者寸口脈位短,切脈時可以用“一指定三關”法,感脈象浮、沉、遲、數……”

靠近手掌一指節為風關,中間者為氣關,最遠端指節為分別被稱命關。

三歲以下患兒,可致光亮處,用右手輕推從命關至風關數次,使皮下指紋顯露。

紋路在風關者為最輕,在氣關者次之,在命關者為重,所達到手指指甲者,可謂“透關射甲”,病情為重。

再觀指紋顏色,紋色鮮紅者,多為外感風寒所致……

寫到最後,顧思遠又將後人總結的歌訣寫了下來:

“浮沉分表裡,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

顧思遠所寫的“三關”說法,是明代龔居中提出來的,這個方法切實有效,以至於後世中醫兒科大夫仍在使用。

至於這宋時的郎中們能不能認可,顧思遠心中也沒有把握,所以一直猶豫不決,以至於最後時刻才交卷。

回到房間,柳眉已經將飯菜端了過來,這讓顧思遠有些刮目相看了,沒想到整日舞槍弄棒的小娘子,還能下廚房做飯。

結果柳眉回答道:“這是客棧早些時候送來的,我一時沒忍住,吃了一部分,喏,這是留給你的。”

顧思遠搖了搖頭,便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柳眉連忙端了些茶水上來。

吃飽喝足的顧思遠,休息了大約一個時辰,下午的考試開始了。

考試題型都差不多,就是內容稍微多一些。

最後仍是一道開放性的題,論戰場外傷之處理。

顧思遠稍一思索,便提筆做題了。

“戰場之外傷,多為刀、箭、棍、槍、壘石等所傷,戰場外首要之治療為止血……”

顧思遠將後世創傷急救所用的“止血、包紮、固定、轉運”的基本方法大概描述了一下。

最後再寫到:“自然空氣之中,戾氣無處不在,人若正氣充足,面板完整,則可不受其害。若面板割裂開來,又加之身體羸弱,則可發為病。”

顧思遠本想些細菌、病毒這些微生物,又怕主考官看不懂,就用戾氣代替。

寫完這樣,顧思遠停筆休息片刻,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語言,便又繼續寫道:

“創口為戾氣所傷,輕者表現為紅腫熱痛,重者戾氣進入血脈之中,隨血而行,則五臟六腑皆受其害,最終毒發攻心,屆時無藥可醫。

故,將士受傷之時,先止血,隨後為防止戾氣侵入,可用酒精噴灑傷口之上,酒精者,蒸餾酒兌之,極易取得,可殺空氣中之戾氣,消殺之後,予以縫合……”

顧思遠一口氣將傷口止血、消毒、縫合、包紮敘述完畢,隨後又將試卷檢查一遍,並無不妥,這才鬆了一口氣。

閒暇之餘,不知為何,腦海中突然蹦出了尹聽楓,一顰一笑都讓人心廣神怡。

顧思遠趕緊搖了搖頭,這要是讓柳眉知道了,肯定沒自己好果子吃,家有悍妻,這該如何是好。

等收了試卷,顧思遠回到房間,只見柳眉正在自己的房間裡擦槍,槍頭擦的鋥亮,顧思遠頓覺後背有些涼意。

柳眉看到顧思遠,立即喜笑顏開。

“顧郎回來了啊,考的怎麼樣?”

“呃……還好,走,咱們出去看看長安的夜景,順便請你吃烤羊肉。”

“好啊,我還想喝果子酒……”

就在顧思遠二人在長安夜市攤上喝著果酒擼著串的時候,此次的主考官孫冕,正帶著那些主考們挑燈夜戰的批閱試卷。

由於報考人數不多,所以這樣的招錄考試,一般當天晚上就會批閱完畢,再根據考生們答卷的質量,來決定第二天面試時分寸的把握。

大宋科舉考試為了防止作弊,不但將考生的籍貫姓名糊住,連答卷都會有專門的文書再謄錄一遍。

而像這種醫學類的招錄考試,卻沒必要保密,所以其中的尺度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人間點陰燈

土老包子

盛世貞觀:追妻之路

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