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

不過方振目光中的驚喜只是持續了一瞬間。

“師弟,如果要重新設計機翼的話,必定牽一髮而動全身,飛機的整體結構特性都會受到改變,而且還可能涉及到更高水平的材料和製造技術,無論從成本還是能力上考慮……”

方振的顧慮其實是有道理的。

因為產品不會從貨架上自己長出來。

不管常浩南表現出多麼神奇的能力,工程領域的東西終究要落實到生產製造。

但這個領域,就不是靠一兩個天才靈光一閃能夠推動的了。

就算把原材料、機器裝置和全套技術文件都給你準備好,光是培養適應新裝置新技術的工人,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他們手中的機翼設計方案在這方面,已經基本摸到當前的上限了。

不過這一次,還沒等韓峰解釋,杜義山就先開了口。

“我看按照小常寫的這些演算內容,應該是考慮在不修改機翼設計的前提下,使用主動抑制手段?”

雖然早已經過了搞研究的黃金年齡,但杜義山畢竟經驗豐富且見多識廣,因此從那十來張草稿紙中看出來的東西遠比兩個博士更多。

“是的,杜老師說的沒錯。”常浩南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我們可以使用模型預測控制(mpc)理論,透過滾動最佳化和反饋校正來處理約束控制系統,實現對顫振的主動抑制。”

“所以你才需要考慮襟副翼的影響,去做氣動伺服彈性建模?”姚夢娜眼前一亮。

她剛剛就在思考常浩南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本來以為只是對方精益求精的強迫症作祟,卻沒想到後面還藏著更大的用處。

想到這裡,姚夢娜在內心中輕嘆了一口氣。

一開始的時候,她在內心中對常浩南還是有點不服輸的感覺。

但是現在麼……

認清現實了。

常浩南點點頭:“當然,不過這次不用重新模擬,只要在剛才算出來的翼尖加速度曲線上施加一個mpc控制訊號就行,具體的控制率我之前已經寫到程式裡面去了。”

他都已經說到這裡了,兩個博士哪還能不懂,方振趕緊重新來到電腦前,開始對資料進行處理。

接下來的十分鐘如同十個小時一般漫長。

“在對機翼施加了mpc控制之後,顫振臨界速度提高到了……175m/s。”

方振的聲音中帶著一些顫抖。

“那就沒問題了,175m/s,相當於630km/h,安全餘量已經快四分之一了。”

常浩南此時的心態倒是非常穩定:“所以咱們的客機完全可以使用這個新的機翼設計!”

然而這一次有所顧慮的反倒成了姚夢娜。

猶豫了幾秒鐘後,她用只有四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開口道:

“但是老師,常師弟這畢竟是個全新的工程模型,霍金特教授又是鎬京603所那邊重金聘請來的外國專家,這結果一下子差出這麼多來,您覺得那邊真的能敢用麼?”

說來也怪,姚夢娜平時做科研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但這一次她卻破天荒地有些擔心。

“外國專家?”

這個時候杜義山也從一開始的激動中恢復了過來:

“哼,外國專家怎麼了?難道他英國人說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

說著伸出兩根手指敲了敲旁邊的桌子:“既然603所把這個專案交給了我們,就說明他們至少是有這個想法,也有這個勇氣的。”

“那咱們這個課題就算是……基本結題了?”

旁邊的方振甚至有點不敢相信發生的一切。

要知道,僅僅在一天之前,他和姚夢娜還在因為非線性模擬的思路而大費腦筋。

而一天之後,這個問題就被一個新加入課題組的本科生輕描淡寫地解決了。

還順便把機翼顫振臨界速度過低的問題也一併搞定。

“結題的事情得慢慢來,至少結題報告需要好好潤色一下才行。”

杜義山看著方振面前寫有計算結果的那張紙說道:

“我明天親自去一趟鎬京,把情況跟周永航同志和易元和同志說清楚,這不僅僅是一個機翼,也不僅僅是一個客機專案的問題。”

周永航是現在鎬京603所的所長,易元和則是總工程師,更換機翼並重新進行顫振試飛這種一類風險試飛科目,是必須要他們簽字同意才行的。

旁邊的常浩南一直沒有說話,但內心卻已經喜出望外。

杜義山身為院士,雖然已經不再擔任一線職務,但影響力畢竟還是在的。

有他出面的話,603所方面還是有很大機率會選擇相信這個結果,並進行後續的一系列飛行試驗。

而一旦測試表明這個方法沒有問題,那身為其創造者的常浩南就必定會被注意到,至少可以參與新舟60的後續專案。

這相比於他最早計劃中的給劉洪波教授打下手,再慢慢接觸新舟60專案來說,進展已經快出不知道多少倍了。

“不過小常啊。”杜義山拽過一張椅子坐到了常浩南旁邊:“你的這個模型涉及咱們具體的型號設計,而且適用面很廣,在整個飛機設計,尤其是客機設計領域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恐怕在短時間內都不適合公開發表。”

常浩南一愣。

“您的意思是……”

很明顯,杜義山剛才既然已經表示要親自去鎬京,那必定不是準備摁住這個成果不用。

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

“讓603所那邊先做驗證,如果能確定可行的話,會成為咱們國家航空系統的內部設計材料。”

杜義山摘下眼鏡,用衣角擦了擦之後重新戴上:

“只是這種內部材料,能看到的人就很少了。”

“沒關係杜老師。”常浩南笑了笑,用毫不在意的語氣回答道:“我之前就跟您說過,我認為咱們華夏航空人的價值,不是透過論文體現出來的。”

帶著系統重活一世,他怎麼可能滿足於博取一點學術圈的虛名。

想辦法儘快接觸到更高檔次的專案、獲得更多資源,幫助華夏航空工業,乃至整體工業發展走上快車道才是最優先需要考慮的事情。

論文對他來說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之前那個殲7的改進設計,說破天也就是個二代半水平的改進型,況且只是個課程設計作業,所以才需要利用期刊的影響力來讓別人看到。

而他今天搞出來的這個工程模型的意義和重要性則完全不同。

完全可以依託正在推進的新舟60專案,作為“先進經驗”被內部推廣。

這個份量可比一篇論文大多了。

要知道,這類可以得到廣泛應用的工程模型,即便是在波音、洛馬、羅羅這樣的大公司,也絕對是不會隨便對外公開的秘密。

至於家底沒那麼厚實的華夏航空工業,就更得保住這為數不多的絕活了。

聽到常浩南斬釘截鐵的回答,姚夢娜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明悟。

旁邊的方振則是低下頭,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至於杜義山則只是拍了一下常浩南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他當然能看出來自己這個學生在說話時絕無虛情假意,況且這已經不是對方第一次做出類似的表態。

在1993年的時候,金陵大學第一個提出了博士畢業要發sci論文的硬性要求,隨後其它學校也迅速跟進。

到了1996年這會,已經逐漸開始形成那麼一股唯論文論的風氣了。

當然,從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角度考慮,這不能說是個壞事。

但像是飛行器設計這種沒那麼容易產出論文的工程學科受到影響還是難免的。

而在這種背景下,常浩南能有這種覺悟,就更是顯得十分難得了。

滿意之餘,杜義山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或許可以讓這樣有能力而且立場堅定的學生提前參與一些專案。

也算是給華夏航空工業注入一些難得的新鮮血液。

不過在那之前,還是得先讓603所先驗證一下常浩南這個模型的正確性。

否則說服力恐怕是不夠。

想到這裡,他從口袋裡掏出一串鑰匙遞給了旁邊的夏天:

“小夏,伱去我辦公室拿幾張軟盤來,把電腦裡面的工程檔案複製進去,我明天要用。”

工程無小事,就算他已經身為院士,也得拿出足夠的真憑實據才能讓603所方面放心。

夏天的動作飛快,沒用幾分鐘就拿著一個軟盤盒回來,然後坐在電腦前面開始複製資料。

雖然一張軟盤的容量只有或者,但它的讀寫速度更低,一般是十幾到二十kb/s,而且還不穩定。

因此寫滿一張盤甚至需要個幾分鐘時間。

趁著這個功夫,杜義山走到旁邊,看了看牆上掛著的日曆:

“等我從鎬京那邊回來之後,咱們後天下午開個組會,大家這兩天稍微準備一下。”

然後又轉過頭對著常浩南單獨說道:

“另外小常啊,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模擬模擬應該是咱們這個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些方面,我這把年紀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你們年輕人,所以我想讓你來給大家系統性地講講這方面的知識。”

杜義山這邊剛說完,還沒等常浩南反應過來,姚夢娜就接上了話:

“杜老師說得對,我之前也一直有這個想法,常師弟在計算機模擬方面的水平非常高,有時候三言兩語的指導就能讓人開啟思路,要是專門給我們講一次的話,大家的進步肯定會更大。”

雖然經過這一天的功夫,實驗室裡的所有人都已經知道——

常浩南,很厲害。

但只有姚夢娜真正向常浩南諮詢過問題,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

一件事情,自己會,和能講出來,是兩回事。

能講出來,和能深入淺出地講明白,又是兩回事。

要想達到第三重境界,水平不說是出神入化,至少也要能做到融會貫通才行。

而常浩南給她講的那兩次,雖然態度和語氣上總是讓她氣得直咬牙,但效果確實是很好的。

除此之外,姚夢娜也想讓課題組其他人體會一下接受常浩南指導時候的那種被智商碾壓感覺。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嗯……沒問題。”常浩南揉了揉鼻子回答道:“幹講的話效果可能不太好,我可以找個算例現場演示一下。”

把自己原本就會的,或者系統傳授的東西教給更多人,發揮集體力量本來就是他從重生的時候就定下的策略。

現在又是由杜義山主動提出來,他自然不可能拒絕。

“這樣的話……”

杜義山低頭沉思片刻,很快想到了可行的辦法:

“機房那邊這麼多人湊在一起不太好,我去找檯膝上型電腦,到時候其它人先正常彙報,都結束之後休息一下,然後你再來給大家做演示。”

就在組會內容被敲定下來的同時,夏天那邊也終於完成了資料的複製。

於是杜義山收起軟盤盒,準備離開辦公室。

但此時方振卻突然從後面叫住了他:

“杜老師,我們晚上本來出去吃個飯歡迎一下剛進組的師弟,現在看來,歡迎宴要變成慶功宴了,您要不要一起來?”

旁邊的常浩南也是一愣,之前並沒有人跟他說過還有這一出。

應該是給他準備的驚喜。

只不過今天他給課題組眾人帶來的驚喜更大一些。

“算了,我就不去湊熱鬧了,沒有我這個老頭子,你們年輕人玩的也……”

杜義山頭也沒回地說到一半,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哦,這是想找我報銷的意思吧?”

方振和姚夢娜一起點了點頭。

“那你們到時候發票留好,等組會開完,要是這個學期大家的進展都不錯,我就給你們全額報銷。”

在這些方面,杜義山基本上還是不會吝嗇的,甚至在前些年他年輕的時候,每年還會組織課題組的秋遊活動。

“哦——”

“謝謝杜老師!”

“杜老師萬歲!”

“杜老師再見,我們不送了!”

“……”

趁著眾人起鬨的時候,常浩南檢視了一下系統的變化。

對於他本人而言,今天輸出的成果並沒有什麼新東西,所以理論和管理兩項能力值並沒有變化,只有工程經驗又上漲了10點。

但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他今天卻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工程模型。

因此儘管還沒有經過驗證並落地,但科研點數還是直接增加了20點之多。

於是系統目前的情況就變成了:

【科研點數:26

理論水平:lv2(0/10000)

工程經驗:lv1(70/1000)

管理能力:lv0(5/100)

綜合能力:lv1

正在進展的專案:0

可以開展的專案:1】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農場空間:少將軍獨寵少夫人

娃娃啦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