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全狀態試飛(為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78)

由於渦噴14並不是一款新機,加上之前在624所進行的地面模擬試驗已經十分完善,因此試飛院那邊的空中平臺只需要承擔諸如空中再啟動和推力瞬變等幾項試飛科目即可。

測試過程一切順利,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於是在常浩南迴到601所的一週之後,改進型渦噴14發動機的裝機試飛,總算要正式開始了。

因為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下旬,距離第一屆香洲航展開幕只剩下兩週,因此他在和楊奉畑幾人商量過後,共同拿出了一份相當激進的試飛計劃——

讓03號和04號兩架飛機同時進行飛行測試。

作為一架因為下線過早導致沒來得及換裝新型機翼的非全狀態原型機,03號機將留在盛京,主要負責驗證進氣道和發動機之間的匹配程度,以及航空動力的總體穩定性。

實際上,這也是擺在八三工程面前的最後一個“攔路虎”了。

而真正的全狀態原型機04號將在北陵機場完成一個架次的基礎試飛科目之後直接前往閻良,繼續進行原計劃中包括航電和火控系統在內的試驗科目。

按照原來的計劃,這些內容應該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陸續完成,只是由於01號原型機的事故而耽擱了下來。

這個方案可以保證試飛進度,但是對於112廠的總裝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何,04號原型機配套的兩臺發動機已經從410廠給你們運過去了。”

楊奉畑看著會議桌對面坐著的何明,用嚴肅的語氣詢問道: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條件下,你給我交個底,04號原型機最快什麼時候能完成總裝?”

何明一隻手扶著下巴,低頭思索了幾秒鐘:

“最短兩天,最多三天。”

這個回答讓楊奉畑和常浩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

儘管上次後者去112廠的時候,總裝車間裡面的04號原型機就已經處在只剩發動機還沒到位的情況了,但兩天時間聽上去還是有些誇張。

殲8飛機根子上的設計源自殲7,因此自然也繼承了後者的很多問題。

比如要想拆裝發動機,幾乎需要先把後半個機身卸下來。

當然,相比於殲7,殲8至少把後機身做成了由幾個大部件構成的整體,但總得來說仍然是一項頗為繁雜的工作。

尤其作為一架原型機,每個工序完成之後還有相比量產機更為複雜的檢測工序。

“是這樣,在跟數字化設計組的同志們對接過程中,我們也提煉出了一些比較先進的質量控制辦法。”

何明看出了對面兩個人的顧慮,因此翻開面前的筆記本開始解釋道:

“雖然在原型機總裝過程中受到硬體條件限制,沒辦法升級到數字化手段,但我們還是參考了五站位的質量控制模式。”

“一站位負責電纜敷設與安裝,二站位負責管路安裝和清洗,三站位負責成品安裝和機電除錯,四站位負責發動機安裝和液壓除錯,五站位負責飛控除錯和成品移交。”

“在每個站位之後單獨設定質量門檻,加強總裝環節的過程控制,站位間接收問題歸零率為100%,不處置完畢不允許交付至下一站位,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受控。”

“所以在接收到兩臺發動機之後,我們只需要再完成四五兩個站位的工作就可以,兩到三天時間足夠了。”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這麼決定……”

就在楊奉畑剛準備拍板做出最終決定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突然打斷了眾人的討論。

“楊總,有急電,中辦警衛部門打來的。”

會議室裡面的幾個人面面相覷。

這可不是個經常能接觸到的單位。

“我去接一下。”

楊奉畑說完起身離開了會議室。

……

很快來到了確定進行試飛的日子。

常浩南、楊奉畑和何明站在廠房門口,看著兩架修長優美的飛機緩緩駛過自己面前。

由於之前那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承擔這次試飛任務的飛機臨時改為了了04號。

相比於只是換裝了新發動機的03號原型機,進行過深度大改的04號在各方面效能上都要強得多。

坐在機艙裡面的試飛員仍然是付國祥。

前面的飛機牽引車上還有幾個空位,但是三個人誰都沒有坐上去,而是跟在飛機兩側,一步一步走到了北陵機場的跑道末端。

滑行試驗昨天就已經完成了,今天他們要做的,就只有試飛。

全狀態試飛!

這已經是付國祥第三次執行這架飛機的“首飛”任務了。

但這一次的情況又有了些許不同。

一方面是他要完成的試飛科目,另一方面麼……

付國祥合上座艙蓋,看了一眼距離自己不遠處的塔臺。

今天會有一位特殊的首長前來觀看。

“04號,準備起飛。”

他收斂心神,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面前的儀表板上面。

“04號,准許起飛!”

電臺中傳來了一個稍顯陌生的聲音,語速更慢,而且還帶著些許江淮口音。

起飛流程對於付國祥這樣一位資深試飛員而言幾乎成為本能。

啟動發動機、推杆、等待轉速穩定之後鬆開剎車。

但是這一次,已經形成肌肉記憶的他卻發現,早在自己按照過去的習慣鬆開剎車之前,兩臺發動機的轉速錶就已經穩定在了大約3/4的位置。

顯然,發動機的穩定性相比之前獲得了明顯的提升。

鬆開剎車之後的情況驗證了他的猜想。

如果說上一次試飛,這架飛機在低速時表現出的還只是“輕盈”,那麼這一次,付國祥真正感受到了“有力”。

用開車類比,過去的殲8-3在踩下油門之後,變速箱要反應個兩三秒時間,才能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降檔給油。

而換裝了新的發動機之後,一旦踩下油門,整輛車就會一氣呵成地迅速完成降檔、給油和加速的操作。

因此,儘管兩臺發動機的紙面總推力僅僅提升了1噸多,但是動力的響應速度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幾項常規的低空低速測試科目很快完成,付國祥終於在電臺中收到了進行超音速飛行測試的要求。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根源之詩

雛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