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

“在數值計算這方面,需要我們計算技術研究所協助的話,我們也可以提供一些超算資源。”

徐洋的聲音對於除了常浩南以外的所有人都很陌生。

因此閻忠誠看向對面愣了一下,然後才回答道:

“有超算資源的話當然好,不過影響我們進度的關鍵倒不是計算量,而是軟體功能和演算法方面的限制。”

這下徐洋反倒真的來了興致:

“怎麼說?”

“航改燃機雖說核心部分都是現成的,但船用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在使用環境、效能取捨、成本控制之類的方面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也不是完全照抄就行了。”

因為在座的都是自己人,閻忠誠回答得倒也十分完整:

“比如軍艦對於噪音和振動都會有嚴格的要求,尤其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目標的情況下會更加嚴格,而航發在這方面的限制就要相對小一些。”

“再比如軍艦可能長時間在極地高寒水域航行,燃氣輪機進氣口必須要克服結冰環境,而噴氣式飛機由於速度足夠快,則幾乎不需要考慮這種問題。”

“這部分工作同時涉及到聲振、熱力、熱聲等十幾種多物理場耦合作用,要想透過目前的模擬建模軟體實現精確計算……一方面難度會很大,另一方面考慮到目前我們國家超算的計算速度,耗費的時間恐怕比按照老辦法造幾個樣機出來還要長。”

“而且這還只是設計階段本身面臨的問題,好的設計師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到後續生產、維護、修理工作的便利性和經濟性。因為燃機對於自重不敏感而對於壽命和成本敏感,所以黎明廠計劃用1cr16ni2mon馬氏體不鏽鋼透過熱鍛方式生產葉片,那麼在設計的時候就不能像航發那樣只注重效能,還要考慮到葉片尺寸和形狀對於工藝的適應能力,否則就是給製造廠方面出難題。”

“熱鍛過程中,材料的變形、傳熱和組織演化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限單元法在需要充分考慮微觀組織影響的熱鍛造工藝中的應用,又是一個複雜的多物理場綜合作用過程……”

閻忠誠不愧是國內計算機模擬領域的早期探索者之一,儘管由於之前長時間接觸不到國際頂尖的經驗而有點被時代甩開了,但真要做起來,也仍然能把工作梳理得條理清晰思路明確。

這一大段話先是把徐洋說得一愣,然後迅速激發了她的鬥志。

主動提出幫忙卻不被需要,對於徐洋來說絕對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雖然目前的軟體和演算法都不支援這種複雜多物理場的模擬,但還是有不少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個問題的……”

她本以為自己丟擲這個話題之後可以吸引到其它人,尤其是常浩南的好奇心。

但大家似乎都對此反響平平,而正主更是低頭無意識地擺弄著筷子在那愣神。

最後還是閻忠誠接過了話題才沒有冷場:

“我知道應該怎麼把這些問題拆分成普通的單場或者雙物理場耦合去解決,但這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來進行建模和寫程式碼,對計算量的硬性要求反而沒有那麼高。”

“這……”

徐洋有點沒想到,面前這個看上去有六十來歲的人竟然還有這種能力。

她實際上是個很純粹的人,因此頓時對閻忠誠肅然起敬:

“您對多物理場建模這方面也有研究?”

“談不上什麼研究,我在英國訪學的年代還沒有這些技術,所以也沒學到。”

閻忠誠說到這裡,把目光投向了徐洋的旁邊:

“實際上這還要常浩南同志在之前對渦噴14的設計改進工作中留下的經驗,以及完整的筆記,我這段時間也算利用職務之便,經常拿過來看和想,也就逐漸領悟了些更進一步的東西。”

“常博士?”

這倒是有些出乎徐洋的意料之外了。

常浩南的水平她當然是清楚的,但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能教導或者啟發別人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往往越是天才的人,越是不擅長這方面。

類似於讓喬丹去當教練——

你只要起跳,然後等對手落下去再投籃就可以了。

本來正在神遊的常浩南突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便下意識地抬起頭:

“怎麼了?”

“不知道常博士你對這類多物理場的模擬建模計算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雖然現在這個場合有些不夠學術,但徐洋還是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想聽聽對方的思路。

一方面是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有點想要看看兩個人誰在這方面更擅長的心態在。

然而常浩南直接搖了搖頭:

“具體的想法沒有,因為目前的工具實際上只支援二維場的模擬,無論用多麼精妙的辦法拆分具體問題,都會導致很多變數被忽略,結果的精度也就可想而知,後續還要大量靠實驗資料和經驗進行調整。”

剛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徐洋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有些失望。

但冥冥中的直覺告訴她,常浩南的話應該還沒說完。

果然,停頓了一瞬間之後,後者又繼續說道;

“比如透過雙曲線來表達流變應力的經典唯象模型,還有將材料參數列達為多項式的高溫流變應力模型,都只是純數學模型,沒有考慮金屬材料變形過程中的微觀機制,只考慮了變形溫度、應變速率以及應變數等宏觀變形引數對於流變應力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一種材料,哪怕只是其中一種元素組分發生變化,都要全部重頭再來。”

“我在想的是,能否找到一種辦法,至少從物理的角度出發,描述同一類材料的熱變形行為,以及更進一步地,開發一種新的工具,我是指一種軟體,實現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比如對剛剛說到的馬氏體不鏽鋼建立變形-溫度-組織演變的耦合分析系統,這樣就可以無需拆分,同時研究變形引數對溫度場、應變場及微觀組織場的影響,對於實際的生產工藝設計和最佳化明顯要更有指導意義。”

“啊這……”

徐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被別人甩開了。

就好像在那顆影響了物理學的蘋果樹下面,她還在忙著撿蘋果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思考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了……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災後我靠異能種田發家

花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