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

對於徐洋的問題,常浩南一時間也想不通其中的奧義。

跟這個東西原理相近的l005s電子干擾裝置相當緊湊,甚至能掛在蘇27的翼尖上面,而美國在積體電路領域的水平顯然要超出北方的老大哥許多,似乎完全沒必要搞出這麼一個有點傻大黑粗的設計。

但是這種涉及到工程實踐的問題,單靠頭腦風暴硬想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還是得整出來個樣機做實驗才行。

而且別看常浩南和徐洋倆人用了半個小時就把硬體結構給分析出來了,但其實這個活就算只靠14所自己,也無非多花幾個星期時間就能完成。

要想真正復刻這個吊艙的電磁干擾功能,還需要解決軟體設計和功能除錯等一系列問題。

好在有了這麼個參照物之後,從電路原理到電路設計之間的流程應該就很容易走通了。

“所以接下來……”

郭林下意識轉頭看向旁邊的常浩南。

“接下來我們首先還是對殘骸裡面沒有完全損壞的部分做個測試,然後再根據我們的分析設計一個功能相同的東西出來,看看能不能完全復原美國人這個吊艙的效果……”

常浩南有條不紊地佈置著接下來的任務。

在管理能力提高到lv2之後,他已經逐漸習慣了帶領10-20人的團隊進行工作,因此在這個時候顯得頗為得心應手:

“因為我們已經沒辦法分析解碼這個裝置裡面的軟體部分,所以fpga的演算法設計只能由我們自己來,好在這個方面徐研究員應該很擅長。”

被常浩南壓制了一整天的徐洋總算找到了自己擅長的部分,自是欣然同意:

“沒問題,數字訊號處理的話,應該主要涉及到分散式演算法(da),另外如果我們的元器件,尤其是dpram的效能不夠,我也可以把一個da實現結構,分配到多個獨立的n階並行da的查詢表裡面,減少表格規模,節約一些硬體資源。”

“如果能這樣就再好不過。”

要是其他人如此大包大攬,常浩南可能還要擔心一些,但徐洋在演算法理論方面的功底總歸還是可信的。

兩條大腿的效率遠遠超出了郭林之前的預期,他對於開始研究計劃的下一步幾乎已經迫不及待,於是興奮地搓了搓手:

“那我們吃過晚飯就開工?”

“倒也不必這麼著急……”

常浩南看著一副鬥志旺盛樣子的郭林笑道:

“按照平常的節奏來就可以,咱們現在也不趕什麼時間節點,維持長期的高效工作才是正經。”

“哦也對……”

郭林撓了撓頭:

“而且您二位剛趕過來,我們還沒給接風呢,就讓你們開工了。”

不算寬敞的會議室裡爆發出一陣笑聲。

總之,在確定了接下來的計劃表之後,眾人便換上便服準備上樓去用餐。

“常工、徐研究員,雖然京城烤鴨就很出名,但這鴨子在我們金陵的吃法也是獨有特色,你們可一定得嚐嚐。”

快要走出樓門口的時候,心情大好的郭林對跟在身後的兩人說道。

常浩南對於自己被當做京城人這種事已經見怪不怪了,至於徐洋……從口音上判斷,她應該真的是京城本地人。

“好。”

在面對絕大多數人的時候,後者的溝通方式還是突出一個言簡意賅。

而旁邊的常浩南卻並沒有開口回答,只是怔怔地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建築。

“說起來,你們這個研發樓竟然有地下兩層?”

儘管郭林並不清楚常浩南為什麼突然問起這個,但還是照實回答道:

“是這樣,不過地下部分的通風做得不太好,平時很少會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裡才決定把這個吊艙放在那,免得被不知內情的人撞到。”

理論上講,能進入建築的人都應該有足夠的涉密級別,但這種事情,小心一點總沒錯。

對於其他所有的知情者而言,這都只能算得上是一個稀鬆平常的安排。

但在常浩南心中卻不一樣。

把一個繳獲自美國人的高科技玩意放在地下室裡。

這件事的要素實在太多,以至於讓他很難不想起前世曾經流傳甚廣的一個傳聞。

一個跟巴爾幹半島和f117有關的傳聞。

儘管從後來的解密內容來看,這個說法十有八九屬於完全無中生有,但發生在世紀之交附近的那次事件,絕對稱得上是前一世廣大華夏人永遠的遺憾之一。

“說起來,你們電科14所之前有沒有研究過其它方面的干擾裝置,就比如……干擾衛星導航訊號之類的?”

思索片刻之後,常浩南最終找了個不那麼跳脫的問題作為切入點。

“我們所主要方向是雷達,所以研究抗干擾會比較多。”

絲毫不知道內情的郭林只當是對方隨便閒聊,當即搖了搖頭:

“話是這麼說,其實眼下咱們國內,無論干擾還是抗干擾,都主要研究的是被動因素,像什麼環境雜波之類,主動的干擾和反干擾手段之前基本只有理論預研,現在這算是第一次落實真正的專案。”

“常工是覺得那個干擾吊艙的設計思路也能用來干擾衛星傳輸?”

“哦,那倒不是。”

常浩南裝作滿不在乎地回答道:

“頻移干擾針對的是pd雷達訊號處理過程中採用的相參積累技術,對於干擾衛星導航訊號來說用處不大,最多隻能用來模擬一下接收訊號的多普勒頻移特徵,不算是核心技術。”

“我只是看到那個吊艙的時候在想,如果咱們的裝備,或者需要防範衛星制導武器攻擊的要害位置能安裝上一個類似的可攜帶干擾裝置,是不是就能避免重蹈……呃,重蹈91年時候伊軍的覆轍了?”

這個年代華夏人對於現代戰爭的理解基本都來自於海灣戰爭,或者嚴格來說,來源於種種關於海灣戰爭的傳說,雖然這些傳說中的絕大多數和現實情況風馬牛不相及,但在這種時候拿出來臨時擋槍還是挺好用的。

“如果常博士你只是準備干擾gps民用接收機的話,那其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因為訊號特徵都是公開的,只要模擬一個特徵相同但功率更強的導航訊號就可以了。”

這次接上話來的是徐洋:

“但軍用gps的原始碼保密,而且還會用到更多、更精確的訊號識別技術,恐怕需要我們有更精妙的控制理論和演算法才行。”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能看到立竿見影效果的方向。

但幸運的是,常浩南還有時間。

大概兩年多一點的時間。

“這我當然知道,不過在眼下這個雷達干擾吊艙專案告一段落之後,可以把gps干擾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天影視冒險記

聰明的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