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波月票~)

劉洪波之前對於直升機的研究不算太多,所以沒有馬上開口回應,而是又一次把目光投回了電腦螢幕。

直9底子應該是一架4噸級的型號,真要說起來的話潛力比較有限。

當然,直9算是目前華夏能造明白的唯一一種直升機,同一時期引進的直8底子更糟糕,連法國人自己都徹底放棄這個型號了。

所以倒也沒有什麼挑挑揀揀的餘地。

況且4-6噸級也確實是直升機市場裡面規模最大的一個等級,從這個角度來看,冰飛集團當年的眼光確實不錯。

而且,四種構型的規劃倒也算得上條理清晰。

民用型自不必說,直9的原型as365海豚本就有民用型號,只要稍微改進一下座艙舒適性以及可靠性,使其符合目前caac對於民用航空器的要求即可。

當然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之前跟歐盟以及美國定適航互認協議的時候,互認物件只有“飛機”,也就是固定翼飛機,不包括直升機。

不過只要不面向歐美市場,問題倒也不大。

與此同時,這一型號仍然會保留原來直9的人員運輸能力,可以運載4-6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同時承擔運輸和戰鬥任務。

這個適航互認行為本身,就已經相當於歐美認可了華夏在中小型航空器製造方面的實力,對於那些適航規定並不嚴格的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實際上沒什麼精力細摳那些法條區別。

機身下方進行額外補強,以安裝一組彎梁,用於掛載武器。

總的來說,跟民用型的差別比較有限。

海軍型則是在民用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已經完成了基礎設計方案和原型機,主要區別在於為了適應搜潛、巡邏和搜救的需求,在機頭部分安裝了一個雷達罩。

而突擊運輸型,也就是這次劉洪波過來要負責的那個型號,設計圖就很明顯只完成了一半。

為此,突擊運輸型的起飛重量將提高到5噸級,發動機也計劃換裝600k別的改進型渦軸8g

而至於最後的專用武裝型,那眼下甚至連個示意圖都沒有,只有一些文字描述的內容。

除了涵道尾槳之外,基本已經看不出太多原型號的影子,甚至並列座艙都被改成串列座艙,起落架也從主輪在後的前三點改成了主輪在前的後三點。

不過也已經能看出來大概的改進思路。

總體設計依然不變,同樣是把機鼻部分拉長,但並不是用來容納雷達,而是在下面增加一個光電探測和瞄準裝置,為飛機提供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能力。

而對於體量更小、動力更弱的直9而言,專用武裝直升機再怎麼說也得有6噸左右的起飛重量,甚至需要把動力系統也得改掉……

這一型號計劃換裝功率增加到500k別的渦軸8f發動機,以至少達到同時攜帶吊放聲吶和兩枚反潛魚雷,或是吊放聲吶、聲吶浮標和一枚反潛魚雷的要求。

對於其中不同功能的具體型號,還可以具體改裝超短掛梁、電動絞盤等其他裝置。

不過這就不屬於構型層面的差別了。

對於米24和ah1來說,這樣的改動,相當於把除了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以外的部分全部重新設計。

也就是劉洪波之前就提到過的,從uh1改成ah1,或者從米8改成米24那樣。

相對來說不是個能在短時間內搞出結果的專案,優先順序放在後面也正常。

基本相當於“對原作精神完美理解的同人作品”。

“你們這計劃……動作不小啊。”

思索半晌過後,劉洪波終於評價道。

郭靖山反倒有些不好意思地擺了擺手:

“唉……咱畢竟號稱共和國直升機工業的搖籃嘛,高低總得搖出點東西來不是?”

“尤其是海軍反潛直升機和陸軍的武裝直升機,這都是兩個軍種最急著要的裝備,現在整個航空產業都在爆發,我們冰飛也不可能幹看著啊……”

劉洪波在腦子裡大概過了一下剛剛看完的材料,緊接著開口道:

“直9總體上是一架結構比較成熟的飛機,你剛剛又說過已經對飛機過去有缺陷的傳動系統進行了改進,那麼需要我們來協助的,應該就是突擊運輸型號的結構補強,還有就是……旋翼流場和噪聲特性方面的研究?”

“沒錯。”

郭靖山點了點頭:

“之前的直9主要解決的是直升機的有無問題,對於效能層面的要求不高,但現在這四個構型都不能馬虎,尤其懸停穩定性,以及飛行過程中的振動和噪音,對於飛機的生存能力以及效能都有很要命的影響。”

“我們之前用海軍直接從法國原裝進口的as565黑豹反潛直升機做過測試,發現哪怕在4級海況下都無法維持超過兩分鐘的穩定懸停,而且機艙內的噪音值會對搜攻潛作戰很明顯的不利影響。”

“法國原裝貨都是這個樣子,那之前仿製出來的直9a肯定更不符合要求,所以我們的計劃是,保持傳動機構不變,但對機身和旋翼進行重新設計,不過……”

說到這裡,郭靖山臉上露出一些尷尬的神情:

“不過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實力實在有限,直升機的聲學研究哪怕在發達國家也是個近兩年才開始應用的新領域,所以……才想著找到你們幫忙。”

“旋翼計算確實是一個問題。”

劉洪波轉動椅子,讓自己面向郭靖山:

“因為葉的旋轉,在直升機大速度前飛時,旋翼前行槳葉上可存在激波,如果激波較強,還會擴充套件到槳葉半徑以外的區域,對流場產生很強烈的影響。”

“另外,在迎角較大時,可能發生激波和附面層的干擾;在懸停和小速度前飛以及近地飛行狀態等,槳葉脫出的槳尖渦不能迅速離開旋翼,槳尖渦會佔據到主導地位,跟固定翼,哪怕是螺旋槳動力的固定翼飛機有很大不同。”

見到劉洪波上來就分析難點,郭靖山以為他是在要求更長的時間,當即寬慰道:

“我們在時間表設定上還是比較寬鬆的,突擊運輸型和海軍型的計劃都是在2001年之前首飛,專用武裝型麼……還沒有具體的進度規劃……”

顯然,冰飛對於自家的情況很有b數,沒有定好高騖遠的計劃。

然而,或許是跟著常浩南的時間長了,劉洪波反而對這樣保守的計劃有些不滿:

“2001年也太慢了,這可不行……”

“啊?”

郭靖山直接就懵了。

“旋翼計算,屬於典型的非定常繞流問題,正好是我們常總最近重點的研究方向。”

劉洪波繼續道:

“另外,關於聲場計算,我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不過不太確定可行性,明天上午要諮詢一下常總。”

“總之咱們今天連夜把最新版本的torch multiphysics安裝好,然後儘快開工!”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農場愜意生活

回首半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