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總不能去求華夏人幫忙吧?

這個問題,對於勒梅爾來說,完全是送命題。

尤其是,他剛剛還在卡隆面前自吹自擂了一番當年經手對華直升機業務的事情。

推都推不掉。

勒梅爾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看過的一部英劇。

其中的某一集裡面,三位主角之一突然被翻出了30年前曾造成數百萬英鎊資產損失的舊賬。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當然,十幾年前跟華夏籤合同的時候,其實也稱不上什麼犯錯。

最多算是疏忽。

一方面,對方當時在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歐洲直升機公司之間左右搖擺,如果不能給出一些誠意,那整個訂單都有可能飛走。

另一方面,華夏人給的確實太多了……

只有主動出擊。

於是如今華夏國內一多半的柴油機動力船舶都用上了法國血統的動力。

這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邏輯。

而且,就算轉讓了生產許可,對方還是需要從法國進口大量串裝件,後續還可以細水長流。

這也就算了。

現在,人家又帶著改進型號跑過來砸場子了?

勒梅爾連續張了幾次嘴,但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皮爾斯蒂克公司也已經透過出口相繼增壓裝置等關鍵零部件賺的盆滿缽滿。

“勒梅爾先生,你也不想讓當年負責對華直升機合作,導致今天法國航空業利益受損的事情被公眾知道吧?”

大概同一時期出口到華夏的皮爾斯蒂克柴油機也是這種思路。

總之,以80年代中期的視角而言,完全沒理由把這樣一筆巨大的訂單拒之門外。

出口許可,在當時只不過是跟著生產許可順便談下來的罷了。

他知道,無論解釋還是否認,都免不了落入對方早就預設好的陷阱。

華夏先是不再進口原裝的傳動系統和主旋翼,緊接著又停掉了發動機核心零元件的進口,再然後連阿赫耶1d1型號的技術引進都停了。

哪怕華夏真的只是做那一錘子買賣,也總比把客戶推到競爭對手貝爾公司那邊更好。

表情中帶著無聲的話語——

卡隆轉過頭,看向旁邊的勒梅爾。

好在勒梅爾在這方面算是經驗豐富。

怎麼到了直升機這塊,劇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相信無論說出什麼,經過記者的文字加工之後,都會變成自己絕對不願意見報的內容。

當時的想法是,先佔據市場份額,再透過後續提供的相關服務賺錢。

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短暫的猶豫過後,他走到對方旁邊,小聲說道:

“我們航空航天工業協會的公關部門現在缺少一個立場客觀的官方合作伙伴,不知道卡隆先生有沒有興趣……”

對於卡隆這樣專攻某個行業的記者而言,這是絕對無法拒絕的條件。

相當於他以後至少在整個法國的航空產業裡面有了一層半官方的身份。

只要提出採訪申請,別人多少都得給幾分薄面。

果然,聽到這句話之後,卡隆果斷放棄了繼續追問。

“畢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新聞價值有限,我們還是應該多往前看……”

他直接幫著勒梅爾找補道。

後者聽到這句話,知道這件事情應該是就此翻篇了。

不過他臉上的表情卻並未有所緩和。

畢竟,這個華夏型號帶來的威脅是實打實的。

哪怕卡隆不再報道勒梅爾本人和之前那筆訂單之間的關係,出這麼一檔子事也必定會影響歐洲直升機集團的市場聲望——

你們開發的直升機傳動系統有缺陷,結果缺陷被別人發現了不說,甚至連改進方案都是別人先開發出來的。

到底行不行啊?

而在這邊兩個人達成暗中交易的時候,遠處的直升機也已經完成了一套讓人眼花繚亂的飛行動作,開始做例行的繞場飛行。

確定卡隆這個麻煩已經被搞定之後,勒梅爾也趕緊離開了這個讓他血壓拉滿的華夏展區。

法國展區就在隔壁,所以他幾乎沒費什麼功夫,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歐洲直升機集團派來的代表。

庫爾特·讓·皮埃爾。

老巴黎正鳶尾旗的貴族後代,當然也是之前勒梅爾在歐直供職時候的老同事。

毫不意外地,皮埃爾也保持著抬頭望天,目瞪口呆的表情。

畢竟,從那幫華夏人拆掉飛機表面的偽裝,一直到開始飛行表演,中間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

而且整個過程都在法國展區的原裝as365n1旁邊。

受到一些刺激也很正常。

“小庫爾特。”

勒梅爾走到旁邊,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皮埃爾和他祖父的名字一樣,都叫庫爾特。

當然,老庫爾特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不過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們在不太正式的場合都還是會用這個稱呼。

沒有反應。

“小庫爾特?”

又喊了一遍之後,才把皮埃爾從思緒中給拉了出來。

“紀堯姆?”

兩個人之間本來就關係很好,加上又算是業內的“自己人”,自然不需要像是面對卡隆記者時候那樣搞彎彎繞繞。

因此,勒梅爾直接進入正題:

“你怎麼看華夏人搞出來的這架直升機?”

皮埃爾轉過身來,雙手背到身後,眉頭微蹙卻並未馬上開口。

顯然,他此時非常糾結。

許久之後,皮埃爾才搖了搖頭:

“我不好說。”

“但是從這架直升機的表現來看,我覺得華夏人好像比我更懂海豚直升機……”

“別的不說,之前飛行表演剛剛開始的時候,它起飛之後在半空中懸停,然後向四周做點頭動作。整個過程我掐了一下表,總共持續了大概4分15秒。”

“這套動作我看過不下一百遍,對流程非常熟悉,正常情況下用不了一分半就能完成,所以華夏人肯定是故意的,在展示這個型號的懸停能力。”

勒梅爾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對方的意見:

“我剛剛專門去看了那邊的展板,上面的資料顯示他們這個海豚改進型可以維持5分鐘的起飛功率輸出,確實比我們的型號更有優勢。”

as365n1在標準任務載荷下,最長只能維持3分鐘的懸停。

如果是滿載,那時間還要更短。

這個差距已經相當明顯了。

懸停是直升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無論是運輸直升機的吊運和機降、反潛直升機的搜潛、以及武裝直升機在發射大部分制導武器的過程中,都需要維持懸停狀態。

3分鐘和5分鐘,在很多情況下就是能做到和不能做到之間的差別。

“當然,這還是其次的。”

皮埃爾擺擺手,緊接著繼續說道:

“更值得在意的是,哪怕在剛剛以最大功率起飛爬升的時候,我在這裡聽到的聲音也不算太明顯。”

“要說絕對音量,或許並不會低特別多,但是聲音特徵跟大部分直升機完全不一樣,是那種衰減很快,也不太容易引起人注意和不適的中高頻持續性噪音。”

直到這個時候,勒梅爾才回想起,剛剛自己也有一樣的感覺——

在低頭看展板的時候,他甚至以為那架直升機起飛失敗了。

“嘶……這麼說,麻煩確實不小……”

動力充沛、功能更強、噪音更低。

而且大機率價格也更低。

操作和維護習慣卻還是海豚的那一套。

估計飛行員都未必需要重新培訓。

這是一點活路不給留啊?

不過,旁邊的皮埃爾卻又搖了搖頭:

“倒也不能完全說是麻煩。”

“什麼意思?”

勒梅爾面露疑惑。

“一來,海豚傳動系統的問題早晚都得解決,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華夏人的這個型號出來,至少說明有切實可行的升級方案,而不需要把整個設計推倒重來。”

皮埃爾重新抬起頭,看向那架已經完成表演,正在準備降落的華夏直升機。

在這個距離上,兩個人甚至不需要太大聲說話,就能蓋過旋翼發出的噪音。

“二來,必須承認,他們的旋翼降噪技術,絕對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我從來沒見過脈衝音抑制這麼好的直升機。”

“如果……”

說到這裡,皮埃爾猶豫了一下:

“如果我們最新的nh90能做到這個水平的話,那恐怕可以在10噸級直升機的市場裡面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nh90的第一架原型機已經於1995年首飛,但直到目前仍然在試飛過程當中。主要是幾個啟動使用者對於直升機效能的偏好不同。

跟所有其它多國合作專案一樣,夜長夢多,如果再多拖個幾年,那這個型號八成就要黃了。

所以主導整個專案的歐直公司現在很急。

“nh90怎麼做到這個水平?”

勒梅爾看向好友的眼神中滿是震驚:

“總不能去找華夏人幫忙吧?”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信啊!海洋求生還能這麼玩

擱淺問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