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漣漪緩緩激盪開來,而後以一種玄妙的方式四下地擴散。

這是水面,是海面,下面可以看到一尾一尾的魚兒搖曳著離開,而遙遠的方向則是激盪而起的波濤,而盪開漣漪的中心,朝著上面升騰,最終蔓延到了一條絲線上。

有人在海上垂釣。

而後右手中的竹竿稍微用力,魚線被拽起,而後那一尾魚兒也就被釣起來。

“好!”

有人在旁邊喝彩。

而魚線釣起來的魚兒被抓在手裡,那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說是老者,但是臉上又看不到任何的皺紋,一雙眼睛明亮有神,像是年輕人一樣,一身道袍,一隻青驢子在旁邊吃草。

是張若素。

亦或者說,張果老。

張若素嘆了口氣,看了看釣上來的魚兒,摘下來之後,又將其拋到了海里面,道:“好什麼好啊,這樣的事情做了幾十年上百年,不管是誰都已經能夠做得順手了吧?”

他說的是實話。

所以方才開口喝彩的藍采和也就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言語。

道門真修,陸地真仙,自身的修為已經走到了不能夠再進一步的程度,和天地契合,內天地是外天地,不凝滯於物,境界已經極高,但是人世間的靈氣不足,他們也不能夠隨意出手,否則的話容易讓自身靈氣消耗太大。

他們需要一個契機。

一個龐大精純的靈氣湧動流入此間世界的機會。

那時候,他們便可以一步踏出這一步。

那個過程,他們稱之為踏過仙門。

君子藏器於身,待機而動。

也因此,他們其實在各個地方留下了傳說,提點那些修道人自我內蘊,不要過多的消耗,譬如說‘得道年來八百秋,不曾飛劍取人頭,玉皇未有天符至,且貨烏金混世流。’

這所謂的未有天符至,才是關鍵妙處。

不過,雖說如此,但是此刻自身魂魄與天地冥冥合一,卻也可以做到壽數綿長,但是再如何地壽數綿長,等待著一個‘契機’一直等待到了現在,卻也讓張若素等人有些心中煩悶。

漢鍾離雙腳踩在水裡面,手中搖晃著蒲扇,感慨道:

“不過,那位所謂的渡海因果時機,什麼時候才能夠來啊。”

“這要是再不來的話,外面時代都已經變化了。”

“咱們已經快要等過兩個朝代了,還沒有來。”

他們初見到那位的時候,方才是大宋年間,岳飛去世的時候,將呂純陽的轉世找到,而後帶著一起修行,數十年後,呂純陽轉世王重陽的修為終於抵達了陸地真仙,‘羽化’而去,離開了全真道門,和他們一起修行八仙之陣。

一邊磨礪自身境界和配合,一邊就在這東海之畔等待著。

本來以為很快就可以渡海。

但是卻未曾想到,這樣一等,卻又是幾十年的歲月過去。

宋朝滅亡,而後元朝崛起,忽必烈的鐵騎橫掃歐亞。

張若素擔心在遙遠未來和自己有過孽緣的那位妖精森林之主,不得不親自出山一次,抵達了妖精之森,老道人去的時候遮住了自己的臉,確確實實地見到了剛剛孕育出了約莫一百多年的湖中仙女。

張若素已經是道門仙人的境界。

比起他第一次抵達這裡時候的境界更高,輕而易舉化解了蒙古騎兵的衝鋒,救下來了這湖中仙女,後者此刻還只是和凡人十四五歲差不多的外表,感謝張若素的救命之恩,瞪著眼睛一定要報答。

老道人回答道:

“多行善事便是了。”

聲音頓了頓,想到了‘未來’會發生的孽緣,補充道:

“往後若有一日見到從東方而來,揹著劍的黑髮修行者,不要給什麼好臉色,尤其是一個叫做張若素的,千萬不要讓他進你的妖精森林裡面,你可要記住了。”

一直等到了那少女鄭重點頭,說自己一定會對那個張若素沒有好臉色。

也不會讓他進入妖精之森。

張若素這才感慨一聲,轉過身來,對著那少女擺了擺手,嘴角微笑道:

“那麼,薇薇安,再見了。”

“嗯?”

“嗯,好的,再見。”

“期待和您的再度相逢,先生。”

褐發微卷,穿著這個時代特有繁複長裙的湖中仙女茫然抬頭,而後雙手微微提起裙襬,優雅行禮,抬起頭看到那道人背對著她揮了揮手,一步走出,已經消失不見了,只是能夠隱隱約約看到了背影瀟灑不羈,木簪束髮,還提著一柄劍。

她將這個背影深深地記在了自己的腦海裡面,一直看著那老者遠去,方才哼著歌謠,腳步輕快地轉過身來,肩膀上落下來兩隻鳥兒,她走了幾步,忽而想起來一個問題,拍了下額頭,道:“要我做好事,也不要去理會這個張若素。”

“可是要是這個張若素重傷到在外面前,我管不管呢?”

“不管的話不算是做好事,可是管了的話也算是搭理了他?”

沉思許久之後,少女做出了結論。

“先把他救活。”

“然後對他態度惡劣就可以啦!”

老道人不知道後面那少女的想法,只是心中安寧,帶著些許惆悵也帶著一種灑脫,自言自語道:“你當年救了我一命,今日還你,也算是一因一果,因果交織,了卻因果,他日便可以再不相見吧。”

而後自北歐又奔波回了神州。

這一來一去,卻又是耗費了幾十年的時間,老道人在路上才知道,那征討一生的忽必烈已經去世,但是八仙卻也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四處奔走,阻止了諸多的無妄殺戮,這也導致了渡海的時間又一次地離開。

此刻東海之畔,張若素看著遼闊的海域,聽到了好友的嘮叨。

老道眼皮微抬,淡淡道:“每逢大事有靜氣。”

“爾等如此燥氣難頓,豈是做大事的人?”

“欲要橫渡東海,逆轉歲月,自然心境超然,此刻仍有執念,如同東海波濤不曾停止,如何能夠是‘時間到了’?”

呂純陽,韓湘子等人心中一驚,彼此相對無言,旋即嘆曰:

“原來如此,所謂的時間到了,是指著我們自己的心境平和無波。”

“如此在意這件事情,心中執念升起來,就是有了執著,執著生魔,這時間永遠都不會到了,呵……我們的境界還是太低了啊。”

他們對著老道人拱手一禮。

張若素坐在青石之上,微微頷首。

看著那倒映著天光雲海的海面,嘴角抽了抽。

不是,我只是隨便一扯,你們怎麼真的說出這麼多頭頭是道的?

可惡啊,我也很著急啊!

衛淵你個臭小子,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現在都已經過去一個半甲子還要多了,你到底是要讓我們等多久啊!

張若素咬牙切齒。

老夫已經忍不住想要去林守頤那個臭老頭面前裝逼了。

和他勾肩搭背,告訴他你拜八仙是吧,你拜的就是我哦。

來來來,這個,呂純陽,這個,韓湘子,還有這個,多少小道士年少時候的夢中情人何仙姑哎,是真人,真的哦,厲不厲害,驚不驚喜?然後看著那老傢伙一臉呆滯住的模樣哈哈大笑,反過來給他灌速效救心丸泡的酒!

老夫已經迫不及待了!

你不要再讓我等!

那邊的鐵柺李和漢鍾離也在喝酒,鐵柺李倒是看得很開,畢竟是曾經蒙受過老子親自教導的道人,心態和心境上倒是從容不迫,雖然從容不迫,卻也有時頗為羨慕其餘人的縱情逍遙,喝一口濁酒,忽而問道:

“我們先前不斷下山,阻攔元軍暴行,我記得之後你去救人,有個村子遭了蝗災,那些孩子如何了?”

漢鍾離嘆息道:“世間殘暴,麻木不仁,盜匪四起,又有蝗災瘟疫,元朝平定天下不過這麼短的時間,就又是大廈將傾之局,恐怕又要幾多殺戮,現在的中原大地,幾乎已經不知道華夏衣冠了啊。”

在場八仙都是當年華夏盛世出身,此刻都緘默下來。

漢鍾離道:“至於那些孩子,不是修行的根骨,也不能再受奔波之苦,我將他們都安置好了。”

“大多還有親戚,唯獨一個,家中好幾口人,死得只剩下他和自己的二哥,二哥自有家室,二嫂又不願意拉著這個孩子,我便給他安置到了一處寺廟裡面。”

“那孩子自嘲說自己已經無家無室,問過我的名號,竟然也不知道了。”

“那和尚問他出身如何,他只說自己的濠州鍾離之地的人。”

鐵柺李道:“以你的名字,作為他的家鄉嗎?”

“是個好孩子啊。”

“是啊,可惜我之前去,那寺廟竟也已經因為災年連連,遣散了太多的弟子,那孩子,已經流離失所了。”

鐵柺李神色複雜,詢問道:“姓什麼?”

“或許我還可以算一算。”

漢鍾離正要開口。

嘩啦——

忽而東海之上,波濤四起,轟隆隆的元氣奔走四散,引得一個個巨大的旋渦出現,就連張若素的魚兒都被驚走,八仙猛地起身,雙目之中,精光流轉,看著這前方異相,一道金色流光落下,化作了一道人之影,淡淡道:

“因果已現,八仙當至。”

“可以橫渡東海。”

張若素起身,身上出現鋒銳之氣,朗聲道:

“時機已到了!”

“諸位,歲月如海,你我同修,當橫渡之!”

與此同時——

遙遠地方的第一座道觀裡面,已經快要百歲的張三丰拉著一個孩子的手走到了師父的面前,他難得回一次山,看著那和百年前近乎於沒有絲毫變化的黑衣道人,寒暄了片刻後,道:

“老師,這是我在山下找到的孩子。”

“他無家無室,孤苦伶仃,現在天下又有大亂的跡象了,弟子想要將他收回山來,就像是當年義父收我一般,也把張姓交給他,弟子已經百歲了,可能過幾年就會死去,到時候就由他來照顧您了。”

那孩子抬起頭來。

旁邊看上去仍舊年輕的百歲道人拉著他的手,朝著他溫和笑了下。

那隻手溫暖而乾燥,讓他整個人的身子都暖和起來似的,心中的擔憂和恐懼一下就消失不見,變得安寧下來,然後下意識地反握了這一隻手,他流離失所的時候,正是這個道人將他救下來。

給他乾淨的衣服,讓他吃飽飯。

他想要學武,就教他武功,夜裡顫抖著驚醒,能夠看到道人就在不遠處打坐,旁邊燈火明亮,仍舊照亮他的世界。

這樣紛亂世道里面的一點溫暖,在他黑暗的人生裡面留下了很大的痕跡。

讓他一直到了很遠很遠之後,哪怕是和這個道人漸行漸遠漸無書,哪怕已經權傾天下,仍舊不止一次地要人去將他找回來。

後世的史學家們疑惑而讚歎,作為一個被寺廟拋棄的和尚,乞丐,本來該是如在貴人腳下匍匐求生的綿羊,被薅去身上的毛髮和血肉,白骨暴露於荒野,為何會像是一隻咆哮的雄獅一樣奔赴向了這個亂世,踏碎了那個時代的所有敵人。

而不管是被稱之為無情寡恩的暴君還是說重塑華夏的英雄,不管是讚譽還是辱罵,卻無人可以否認,那個時代天下亂世烽火之中有一隻手掌是屬於他的,他年少的經歷他的痛苦他的願望,最終化作了焚燒世界的明王淨火。

那個乞丐挺著胸膛,騎著戰馬踩在江南的河畔要去拯救這個世界。

劍下卻已經滿是累累的白骨。

而一生只在寺廟裡面待過的他卻不止一次地去尋找到某個道人。

有明一代,【北修故宮,南建武當】。

張三丰這個名字,對於明來說,幾乎像是長生不死對於秦,那位鐵血的帝王就連最後的生命裡面都在尋找他的痕跡,就像是要找到那個茫茫雨夜裡面拉著他前行的溫暖,縱然他知道,這不過只是徒勞無功罷了。

而現在,他看到那黑袍的道人垂眸,那雙眼睛裡面像是蒼天,卻又帶著一絲溫和。

“叫什麼名字?”

頭髮還不夠長的少年遲疑,拜下回答道:“我姓朱,濠州鍾離人。”

“家中兄弟很多,我排第八,就叫做朱重八。”

“但是父親和母親都已經死了,幸虧還有二哥繼承香火,弟子願意改姓氏成張,希望老道長,可以收下弟子。”

“張嗎?”

黑袍的道人看著他,忽而問道:“覺得這個時代如何?”

少年似乎想起來死去的親人,沉默了好一會兒,道:

“民不聊生,當誅討之。”

黑袍道人眼神幽深而溫和,最後似乎嘆了口氣,道:“收下他吧。”

“但是不必更改姓了,如此亂世,留下香火也是好的。”

“朱重八,張不排在前,排列在後。”

“從此之後,你就喚作,【誅元張】。”

“朱元璋。”

PS:今日第二更…………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盜墓迷離

心幻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