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報(Bild)是德國和歐洲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是以零售為主的大眾報紙。

1952年7月24日在漢堡由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創辦。

該報紙以圖畫和社會新聞為主,每天幾十個版,大城市另附加地方版,從第9到13版是《圖片報》的王牌板塊:體育《圖片報》。

施普林格出版社定期對《圖片報》的讀者群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圖片報》的主要讀者為工人和低收入者。

只有%的大學教育程度者讀《圖片報》,在高中教育程度人群和學徒中這一比例為%。

《圖片報》歷史上最高發行量超過500萬份,1998年發行量441萬份,2005年的零售量下降到387萬份(加上固定訂戶,超過400萬份),這相當於%的14歲以上德國人,約1200萬人,每天能夠讀到圖片報。

54%的讀者為男性。

2006年第二季度發行量更下降到每天360萬份。

自1998年起《圖片報》已損失了大約三分之一的顧客。

第一期《圖片報》於1952年6月24日發行。

《圖片報》每週發行六天,在德國全國每天發行32個城市和地方版,另外在馬略卡、加那利群島、維羅納和伊斯坦布林都有外國版。

在香港《圖片報》可以透過衛星傳輸印刷。

早期的《圖片報》風格模仿英國《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報紙只有四版,以圖片報道為主,配有簡短的說明,報紙內容往往聳人聽聞,融名人軼事、星相、犯罪故事、政治分析、笑話等等於一爐,而價格只有10芬尼。

憑此種辦報方針報紙迅速贏得大量讀者。

今日的《圖片報》雖然已不再以圖片為主,但聳人聽聞的風格並未改變,性、犯罪、戰爭仍然是報紙的主題,名人的是非也經常能成為報紙頭版,體育特別是足球也是報道的重點。

《圖片報》經常在頭版頭條以醒目的大字標題報道一些自己發掘甚至是發明的“醜聞”、“糾紛”、“新聞”,這已成為該報特色,而事實上其中有很多都缺乏真實的背景。

《圖片報》以此作為增加報紙銷量的手段。

在政治立場上較為保守。

大多數的《圖片報》都是在報攤上出售的,因此報紙的第一版“市場線”(德語為Knick,意為折縫處,即報紙的中間對摺線)以上的部分是美編特別關注的地方,因為每天報紙摺疊著放在報攤上,過路人眼光的“一秒鐘效應”決定著報紙當天的發行量,在這條線以上的大字標題及圖畫要儘可能地吸引人們的注意。

該報紙注意讓圖片說話,使新聞故事形象化;簡化語法和內容,使閱讀更加方便,報紙近半數的句子不超過四個詞;永遠採用“我們”的語態,以激起讀者的共鳴;標題中的感嘆,疑問標點超過陳述標點。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開局截胡降龍十八掌

九火

哥布林領主:開局準備拿下聖女!

一頭呆呆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