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胸狹窄,自然是不希望史官記載對自己不利的東西。

不過,古代史官氣節之高,也著實令人佩服。

在《左傳》中,曾經有這麼一段: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春秋時期,崔杼殺了齊莊公,不想背上弒君的罵名,便要求當時的史官太史伯改史書,太史伯嚴詞拒絕,被崔杼所殺。

太史伯死後,太史伯的兩個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先後承擔起史官的責任,但是卻都拒絕改掉史書,如實地記錄了崔杼弒君的事實,又被崔杼殺了,之後,太史季,也就是太史伯等三人的四弟,竟也還是不肯服軟,堅持要記載下崔杼弒君之事。崔杼終於無可奈何,任由太史季記載了下來。

相傳,在太史季記載下崔杼弒君之事後,出門遇上從南方趕來的南史氏,得知南史氏是因為此事而來,決意稱,若是太史季同樣慘遭毒手,自己便頂上,寧死也要記下崔杼弒君之事,得知太史季已經成功,才安然離去。

史書上崔杼弒君之事,因為這一門三條人命,才得以記載儲存下來,幾乎可說是字字句句都滲著淋漓鮮血。

史官氣節如此之高,歷朝歷代的帝王也頗有忌憚,但是無論哪一代,在探陵官一事上,都是絕不肯妥協讓步,所以史書上,也沒有記載下來關於探陵官的事情。

可就是這樣的原因,讓我和林星瀚現在是無比的頭疼。

民間野史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是真正的史書,關於探陵官的一切事情都是在打哈哈,要麼不記,要麼,完全避開了探陵官之事。

現在,我和林星瀚只能依靠著探陵官一代代傳下來的本事,來推斷當時的袁天罡究竟會把自己的墓葬放在哪裡。

但是世事更迭,滄海桑田,這世間山川河流之樣貌,早不知道變過多少次,袁天罡那個時候的山川樣貌究竟是怎樣的,現在我和林星瀚也無從得知。

千萬莫要以為山川更迭是難得之事,在時間的推移下,一切皆是變數。

拿黃河來說,最近的兩千五百四十年間,黃河氾濫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因氾濫而導致的河道大改道共計二十六次,光是入海口就改了好幾次。

周定王五年,黃河偏離禹河故道,轉而在章武,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滄縣入海。

宋仁宗慶曆八年,黃河沖決澶州,改道向北,經聊城與衛河相匯,然後入海。

南宋建炎二年,為防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開啟黃河河堤,造成黃河改道,向東南方向分為泗水和濟水入海。

金章宗明昌五年,黃河被改道經淮河入海。

元惠宗至正四年夏,黃河大水,河決白茅口,向東北注入京杭大運河,再南流入淮,經由淮河入海,當時的朝廷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治理黃河,將決口合龍,故道復通,但是由於耗費大量民力財力,致使民變不斷。

僅僅黃河一家,便在幾千年的時光中,變化如此多次,這華夏九州,無數山川河流,奇異景觀,在千年之前,究竟是怎樣的,我和林星瀚無從得知。

最好的辦法,是遍尋整個華夏,查閱所有史書,將千年之前的山川地貌描寫盡數整合,然後重繪當時的山川之貌,再推斷袁天罡到底是把自己的墓葬定在哪兒。

但是,這個方法,動輒需要幾十年的時間,而我和林星瀚,僅僅剩下一年的時間。

再者,袁天罡可是寫出了推背圖這等萬古奇書的人,他是不是知道之後千百年中,山川龍脈之更迭,這又是一個變數。

想著尋找袁天罡的墳墓,竟然是如此困難,我著實有些難受了起來。

遠處夕陽漸漸沉下,在嘉陵江面上倒映出一片金黃色輝光,彷彿江裡流淌著的是一汪黃金。

江面上,一條魚兒躍水而出,攪碎了這一汪黃金。

林星瀚忽然叫了一聲:“祝韋安,你看那邊!”

我有些生氣,都這個時候了,林星瀚還有心思叫我看風景,於是,我沒好氣地喊了一聲:“不看!”

林星瀚卻是並不介意,直接走了過來,拉著我的袖子把我往他指的方向走去。

他指向的,正是太陽落下的方向。

但是,他指的不是江面,而是我們現在正對著的,一座山上。

那座山上本滿是蔥蔥郁郁的柏樹,但是在靠近山頂的地方,卻是有一塊空地。

這空地,正像是一個臺階,從山上突了出來,即便是在山揹著太陽的那一面,竟然也能照射到一些夕陽餘暉。

而不出所料的話,若是朝陽初升的時候,那地方是採光最好的一塊地方。

我又把周圍的地勢都看了一遍,愈發慶幸林星瀚看到了這個地方。

按照四象之說,那個山應該是閬中這個地方周圍四象之中的朱雀。

袁天罡作為一個探陵官,必然不會選另外一邊勢成青龍的山脈,那地方汲龍氣衝龍脈,對於袁天罡這種人來說,若是選擇了這樣的地方作為陵墓,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大忌!

在任何一個朝代,只要帝王尚未退位,龍氣便始終強盛,除非是崑崙這種龍脈之祖,或者是同等大龍脈加上紫薇星象加持,否則,任何龍脈都不可能和帝王相抗。

在閬中這個小地方,雖然有著龍氣,但是龍氣絕不可能和帝王之脈相抗。

對於袁天罡這種會經常見到帝王的人,若是他把墓穴選在了青龍之上,或者閬中背後的盤龍山,便會與帝王相沖,而閬中這等小龍脈,自是不可能與帝王相抗,下場,就是風水相剋而死。

更何況,袁天罡所在朝代乃是盛唐,那時候的帝王龍氣,幾乎可以說是上下三千年之最,唯有秦漢二朝可比,袁天罡若是與帝王相抗,豈不是找死?

但是,若是袁天罡是把自己的墓穴選在了這朱雀之上,那就很簡單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引,在山間

風聲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