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臺普斯中心,林禹表情愕然的看著球場上發生的一切。

布雷克·格里芬直用他粗短的手臂,越過了安德森·瓦萊喬,把手中的籃球按進了籃筐裡。

並且,他的身體完全頂住了安德森·瓦萊喬的身體,略高了半個頭的對抗,使得這一扣變得很接近當年文斯·卡特的死亡之扣。

而在斯臺普斯中心的觀眾們看來,這一扣的視覺衝擊力,絲毫不比當年文斯·卡特的死亡之扣差。

肯尼·史密斯甚至都已經在接連不斷的高呼:“死亡之扣,這是死亡之扣!”

球場上,被狠狠灌倒在地的瓦萊喬滿臉懵逼,已經有點手足無措的意思了。

而完成了這記死亡之扣的格里芬,踉踉蹌蹌的落地,接著便豪情萬丈的揮舞起了他的手臂,似乎是在尋求主場球迷更多的認同。

於是,斯臺普斯中心的歡呼聲瞬間爆開,就像是火山突然噴發一樣。

歡呼聲中,布雷克·格里芬突然指向了場邊的林禹,原本表情就很驚愕的林禹,愣了一下,整個人看上去就更加的不在狀態了。

這個時候,肯尼·史密斯就像是找到了機會一樣,開始貶林了。

“林禹似乎也被打懵了,的確,布雷克·格里芬的這一扣太嚇人了,就算是林禹,也同樣是被嚇了一大跳,面對挑釁,都不知道做出回應了。”

但實際上,林禹並不是不知道做出回應,而是,他實在不需要回應格里芬。

20分,如同天塹一般的比分差距,就是林禹能夠給出的最好的回應。

而如果非要林禹給出更好的回應,那隻能是林禹也上去,隔扣一個,扣回來,那才叫真正的、更好的回應。

可問題是,林禹壓根就沒這能力。

別看林禹的彈跳屬性也有個90點,但這90點的彈跳屬性來自麥基那個長人,麥基身高7尺,靠著90的彈跳也才在那幾年的扣籃大賽上和格里芬幹了一個不相上下,最後小輸一手人氣。

林禹的身高沒那麼高,這個彈跳屬性,肯定是不大夠用的。

所以,他沒法做出扣回去的回應。

與其尷尬的用一些尷尬的手勢、動作甚至是言語去回應格里芬,還不如什麼都不做。

當然,林禹什麼都不做的底氣是,騎士現在高達20分的領先。

說白了,格里芬在快船落後20分的情況下,扣了一個死亡之扣,的確很提振快船計程車氣。

但他轉頭就開始挑釁林禹,就讓自己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了。

很簡單,林禹又不在場,格里芬這記死亡之扣能證明什麼?證明第一節林禹對他的防守是成功的?錯開了和林禹的出場時間他才找到機會?

所以說,這波尷尬的,反而是格里芬。

只是,格里芬自己不覺得尷尬,林禹就有那麼一點點尷尬了。

這,就是所謂的只要自己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一定是別人。

林禹沒有理會格里芬,並且他已經想好了賽後該如何回應了。

上半場的比賽一晃而過,騎士維持了20分的領先,進入下半場。

下半場,林禹又短暫的出場了五分鐘,接著就坐到場下,直接結束了自己的新賽季首秀。

主要是比分的差距有點大,20多分甚至都快要到30分的差距了,這場比賽,實在是沒多少懸念了。

也就快船那邊一直堅持著不換主力,不然兩邊早就互換主力,默契的留力下一場比賽了。

當然,快船不換主力也是可以理解的,快船的年輕球員比較多,既然是年輕球員,就一定要學會一個技能——垃圾時間要敢打敢拼!

格里芬就學會了這個技能,第三節的前半段,面對林禹,他再度啞火,第二節的那次挑釁更加成了笑話。

不過格里芬還是抓住了比賽最後的垃圾時間,敢打敢拼之後,他還是刷出了一個不錯的資料。

“NBA生涯的第一場正式比賽,布雷克·格里芬就交出了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25分12個籃板2個助攻1個搶斷,再加上一記驚世駭俗的死亡之扣,雖然輸掉了比賽,布雷克·格里芬仍然可以昂首挺胸的走出球場!”

然而實際上,這份資料表裡一大半的資料,都是垃圾時間刷出來的。

真正主力對主力的時間,格里芬發揮慘淡。

巴克利搖了搖頭,他很想用林禹只打了25分鐘就砍下的33分4個籃6個助攻2個搶斷的資料,去對比一下格里芬打了快40分鐘的資料。

但想了想,他還是放棄了。

因為他覺得,這是對林禹的侮辱。

“林禹現在的地位,不應該再和布雷克·格里芬這樣的球員比了。”

另一方面,他也承認,格里芬這樣的新人,還是值得給一點耐心的。

“畢竟,這是他的第一場比賽。”

“但想想林禹的第一場比賽……”

巴克利還在搖頭……

而賽後,斯臺普斯中心,輸球的主隊很快就退場了,贏球的客隊卻霸佔了場邊的區域,接受著各路媒體的場邊採訪。

作為這場比賽的全場最佳,林禹自然是被TNT電視臺拉走了,採訪他的,還是克雷格·薩格爾。

“我說過的,只要是你的比賽,我就一定會出現在場邊採訪你。”

看著彩裝男信誓旦旦又帶了一點戲謔的說,林禹笑了笑,他伸出手,和彩裝男握了一下:“那就開始吧。”

這場比賽的賽後採訪,TNT方面還是比較重視的。

不僅是格里芬比賽中途對林禹的那次挑釁,引發了熱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這場比賽是林禹離開太陽、加入騎士之後的第一場正式的比賽。

彩裝男問林禹:“身穿騎士球衣的第一場正式比賽,感覺如何?”

林禹的回答是:“和過去沒什麼區別,噢不,或許還是有一點區別的,我感覺不到裁判的存在了,上個賽季還不是這樣的。”

林禹用開玩笑的語氣,聊到了裁判,彩裝男秒懂,鏡頭背後的巴克利和肯尼·史密斯也瞬間明白了林禹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簡而言之,上個賽季,林禹還是聯盟力捧的新星,紀律委員會捧在手心都怕化了的掌中寶。

但這個賽季,林禹先是和大衛·法爾克簽下一份經紀人合約,接著又和安德瑪簽下一份球鞋合同,可以說把NBA的主流都得罪透了。

現在的林禹,已經是聯盟十分厭惡卻又丟不掉的超級巨星,紀律委員會對林禹的照顧,自然是全部都消失了。

甚至,現在的林禹有點像是後來的斯蒂芬·庫裡,他有獨屬於自己的一套圓柱體規則。

別人的圓柱體要是被侵犯了,裁判的哨子接著就會響起,林禹的圓柱體要是被侵犯了,裁判的哨子也會響,但吹得可能會是林禹的進攻犯規。

這場比賽,林禹就有過這樣的經歷,某次突破後的急停跳投,愣頭青阿米努一頭撞到了林禹,結果裁判吹得,卻是林禹的進攻犯規,當時林禹就有點破防了,但他還是忍住了,因為他知道,鬧,是沒用結果的。

就算要鬧,也不是這個時候鬧。

一場常規賽,實在是無足輕重,要鬧,就要等重大比賽的時候鬧。

簡單來說,他要告訴聯盟一個道理——

普通的、無足輕重的常規賽,他們要搞事,無所謂,但重大比賽,他絕不容許聯盟有搞事的可能。

另一方面,林禹對自己獨有的圓柱體,也是樂見其成的,因為——

“前世,據說NBA十大未解之謎之一的,就是斯蒂芬·庫裡的圓柱體,emmm,這波聯盟是在幫我啊,幫我造梗!”

聯盟親自出手,幫忙造梗,林禹樂見其成,甚至還想推波助瀾一把。

所以賽後採訪,他隱晦的抨擊了裁判,目的就是要讓人們注意到這一點,從而引發討論。

“說說這場比賽本身吧,你們很輕鬆的贏得了比賽的勝利,你覺得是對手太弱了,還是你們太強了?”

“我覺得,二者兼有。”

這個回答,林禹保留了自身的自信,又狠狠地踩了對手一腳,算是完美的回答了。

“外界對這支騎士的爭論很多,有人認為你們相較上個賽季實力下滑了,也有人認為你們和上個賽季相比,實力相當,你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個比較的?”

“這方面,我其實沒什麼好說的,時間會證明一切。”

對於這個問題,林禹覺得,一切的空口白話都是胡說,都太過牽強,看上去更像是大話、狠話,就像是那些年勒布朗·詹姆斯飈出去的那些大話一樣。

所以,他覺得,還是用事實說話比較好。

“再次回到這場比賽,你覺得布雷克·格里芬是個什麼樣的球員?”

“還不錯吧,你知道的,我不太喜歡評價我的對手。”

“那你是如何看待這場比賽他的那次死亡之扣的?”

“死亡之扣?一個普普通通的隔扣罷了。”

“一個普普通通的隔扣嗎?可當時你明明也露出了驚愕的表情。”

“拜託,我驚愕的原因不是他那記隔扣有多精彩,而是我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在球隊落後20分,只是扣了一個隔扣的情況下就那麼瘋狂、狂熱的慶祝,他自己都不覺得尷尬嗎?”

林禹這麼一說,彩裝男,以及鏡頭後面的肯尼·史密斯和巴克利一想,還真是。

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就只是扣了個隔扣,有什麼大不了的?需要那麼狂熱的慶祝嗎?

更不用說,之後格里芬直指林禹的挑釁了。

雖然此刻,彩裝男對林禹沒有理會格里芬的挑釁感到理解了,但他還是提問:“那他挑釁你的時候,你在想什麼,你又是出於何種考慮,沒有回應他?”

“我沒有在想什麼,至於為什麼不回應他……”

林禹聳了一下肩:“原因只是,我覺得他的挑釁太社死了,我可不想加入他。”

“Ok,最後一個問題,這個賽季,你的目標是什麼?”

“目標?沒什麼目標,打好每一場比賽就是我的目標。”

說到目標的時候,林禹說他沒什麼目標,這又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了。

因為上個賽季,林禹在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在說大話的時候宣佈他的目標是奪冠,然後就真的奪冠了。

這個賽季,林禹反而沒有目標了?

“他究竟在想什麼?”

其實林禹什麼都沒想,他只是實話實說罷了。

這個賽季,林禹的確沒什麼目標。

林禹很清楚,就眼下這支騎士,奪冠什麼的,除非他像上個賽季那樣,從分割槽決賽就開始開掛。

但問題是,林禹現在手上的時效卡不夠多,根本支撐不到他最終奪冠。

唯一能夠當成是目標的,恐怕就是——他想拿這個賽季的常規賽mvp了。

但這個常規賽mvp,也不是那麼好拿的,首先就是,林禹現在不受聯盟的待見,那是顯而易見的了。

這種情況下,林禹想要刷出比別人都優秀的資料和戰績,就增加了難度。

其次,林禹簽約了安德瑪,徹底得罪了耐克,耐克操控的是媒體,而媒體的投票,決定了MVP的歸屬。

就算是當年的斯蒂芬·庫裡,全票MVP的那個賽季靠的也是破紀錄的常規賽戰績、以及華麗的個人資料。

林禹有信心刷出一個華麗的個人資料,但他沒有信心帶領騎士打破72勝紀錄。

所以,mvp的目標,他得放在心上,這是一個長期的謀劃,而不是一時一刻。

不僅場內要發揮,場外,他也得多種手段疊加在一起發力。

……

林禹結束了他的採訪,這段採訪的內容很多,有暗批聯盟,也有吹捧自身,但終究,媒體們更關注的還是這場比賽本身。

布雷克·格里芬對林禹的那次挑釁,才是媒體們熱炒的重點。

林禹這邊,他的回應字字句句,都把格里芬置於尷尬的境地之中。

格里芬自己卻不覺得尷尬,賽後,他還替自己解釋了一句:

“我為什麼要挑釁林禹?因為他開場的那次扣籃,讓我誤以為他要和我比拼一下扣籃,所以我在完成了死亡之扣之後,選擇把回合數交給他,實際上那不是什麼挑釁……”

格里芬的回應,也逼迫著林禹做出了二次回應。

扣籃的比拼嗎?林禹想了想,覺得眼下的這個賽季,他似乎又多出了另一個目標。

“原來他是想和我比拼扣籃?哈哈,抱歉,我這個人不喜歡在一場正式的比賽裡去比拼一些和比賽無關的東西,如果布雷克·格里芬真的要和我比拼扣籃的話,那就洛杉磯全明星週末,扣籃大賽見!”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