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波波維奇並不知道騎士或者說林禹想要打什麼樣的戰術,所以賽前的針對馬刺是一點都沒做,因為根本就沒法做。

沒有任何賽前針對性佈置的比賽,波波維奇經歷的也比較少。

因此賽前,他表現的小心翼翼。

本賽季,馬刺以輪休多而雜著稱,即便總是被聯盟罰款,波波維奇也堅持輪休。

但這場比賽,馬刺全主力應戰,看得出來,波波維奇很想贏下這場比賽。

林禹的藏招,讓他感到了棘手,感到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因此,他放棄了輪休。

“聖安東尼奧ATT中心球館,馬刺坐鎮主場,迎來群龍無首的騎士……”

TNT體育臺的開場,肯尼·史密斯來了一段熟練的開場白,結果話說一半就被巴克利打斷了:“錯了錯了,肯尼,騎士可不是群龍無首,別看他們現在沒有主教練,但我相信這場比賽教練席的對決騎士絕對不會弱於馬刺。”

“因為他們有林教練!”

巴克利現在吹林吹的是徹底魔怔了,好的吹,不好的也吹,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吹就完事了。

肯尼·史密斯翻了個白眼,卻也得承認,林禹在執教這件事上是有天賦的。

他要是不承認,巴克利就會懟上來:上個賽季的季後賽,拋開最後兩輪靠著林禹開掛贏下的系列賽,前兩輪系列賽那可都是有戰術對決的戲份的。

林禹對少帥斯科特·布魯克斯,對老帥傑裡·斯隆,那可都是取得了直接對決的勝利的,尤其是後者,系列賽跌宕起伏,戰術層面的對決可謂是精彩紛呈。

“我們還是來看看這場比賽雙方的首發陣容——”

主隊馬刺,沒有輪休的情況下,他們排出了控衛託尼·帕克,得分後衛馬努·吉諾比利,小前鋒理查德·傑弗森,大前鋒德胡安·布萊爾,中鋒蒂姆·鄧肯的首發五人組。

這套首發,也是馬刺這個賽季的常態首發,除了輪休以外,馬刺都是這套首發。

客隊騎士這邊的變化,就堪稱巨大了。

沒有了湯姆·錫伯度的掣肘,林禹終於可以隨心所欲了。

控衛凱爾·洛瑞,得分後衛林禹,小前鋒多雷爾·萊特,大前鋒卻是萊恩·戈麥斯,中鋒安德森·瓦萊喬。

“騎士的首發陣容出現了一點變化,安託萬·賈米森居然替補了,首發四號位居然是萊恩·戈麥斯?騎士的這套新五人首發也太小了一點。”

肯尼·史密斯口中的小,不是指年齡小,而是指身材小。

“原本騎士的首發就足夠小了,結果他們還把安託萬·賈米森換成了萊恩·戈麥斯,這套陣容就顯得更小了。”

“而這套首發,和上一場比賽相比,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我們能夠確定一點,湯姆·錫伯度的下課,恐怕真的是因為他和林禹產生了理念層面的分歧。”

“不過我疑惑的是,一個如此之小的陣容,真的能夠在長人如林的NBA取得成功嗎?”

雖然小球時代已經到來,但像騎士這樣直接擺出一個純正的一大四小,中鋒還是看上去像條竹竿的瓦萊喬,這套陣容肉眼看來軟趴趴的,讓人不由得質疑它的硬度。

這套首發,的確太過激進了一些,林禹也清楚這一點,他也是被逼無奈之下,才選擇如此激進的打法。

要不是實在沒有別的辦法了,他也想順應一下時代的潮流,慢慢朝著小球時代邁步的。

……

波波維奇看著騎士的這套一大四小的首發陣容,眉頭緊皺。

他在思考,思考這套陣容只看表面,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弱點,很快他就想到了一個——

“他們的內線防守是個問題,開場讓蒂姆(鄧肯)多攻,馬努(吉諾比利)、託尼(帕克)多多突破。”

說到底,騎士還是受困於內線硬度不夠,這套陣容肉眼可見的問題就是內線顯得更加軟綿綿的了。

波波維奇讓鄧肯多攻,沒什麼問題,而他讓吉諾比利和法國跑車帕克多突,就是隻看到了表面。

林禹之所以要擺開小球陣容,一方面為的是進攻端能夠更加迅疾的撕開對手的防線,但更多的是另一方面,小球陣容的防守輪轉速度會更快,萊恩·戈麥斯首發的防守硬度也會高於安託萬·賈米森。

比賽將要開始,林禹叉著腰站在場邊,對著球隊的代理主教練、年輕的邁克·馬龍耳語了兩句:“暫時不要調整戰術,如果你覺得我們打得有什麼問題,可以叫我,也可以直接叫個暫停,都沒有問題。”

以往,錫伯度在的時候,錫伯度自詡主教練,臨場指揮什麼的都是他自己做主,不用林禹提醒。

現在的邁克·馬龍就不同了,他第二次擔綱重任,第二次要親自指揮一場比賽,臨場指揮的時機還是很難把控的,林禹這是在提醒他。

不過在外界看來,林禹這是進一步加深了他“林教練”的人設。

“賽前,佈置戰術的不是騎士現在的代理主教練邁克·馬龍,而是林禹,林教練不愧是林教練啊。”

林禹最後拍了拍邁克·馬龍的肩膀,轉身上了場。

比賽,要開始了!

開場的跳球,老鄧肯對上了瓦萊喬。

這兩人都不太能跳,於是菜雞互啄了一下,被馬刺拿到了開場首攻的球權。

“託尼·帕克控住了籃球,馬刺率先開始進攻,看看騎士這套小球陣容的防守……”

紐約,錫伯度準時開啟了電視機,映入眼簾的,就是託尼·帕克持球,面對凱爾·洛瑞的單防。

“防守……?”

錫伯度撇嘴,他之所以堅持要用大個陣容,就是覺得林禹的小個陣容防守一定會出問題。

“馬刺的進攻雖然不強,卻也沒那麼弱,林那個傢伙非要擺這麼一套陣容,那就等著被打爆吧!”

本賽季,錫伯度執教的22場比賽,整體的防守資料還是很出色的,基本位列聯盟前五。

錫伯度自認他執教的階段自己擅長的防守並沒有丟掉,而現在,他下課了,林禹的胡鬧恐怕就要讓他精心打造的聯盟前五的防守跳水了。

他嘆了口氣,又有點期待馬刺的進攻能夠捅穿騎士的防線。

然而,馬刺開場的第一波進攻,託尼·帕克很有指向性的一個突破,卻被洛瑞的單防擋了下來。

“託尼·帕克的突破被擋住了,他只能把球傳出去,接球的是馬努·吉諾比利。”

看到洛瑞用單防擋住託尼·帕克時,錫伯度愣了愣。

作為這支球隊的前任主教練,他當然知道洛瑞有這個能力,但他還是覺得可惜。

“凱爾幫林擋了一下,不然……”

再扭頭,錫伯度看到了吉諾比利單打林禹的畫面,又心生期待。

對洛瑞的防守,錫伯度是肯定的,但對林禹的防守,錫伯度就沒那麼肯定了,他知道林禹的防守,防詹姆斯那種直來直去的愣頭青還能防,防吉諾比利這柄,那還差了點意思。

果不其然,吉諾比利一個靈巧的變向突破,直接就從林禹身側抹過。

電視機前的錫伯度當即就要歡撥出聲,可緊隨其後他看到了萊恩·戈麥斯如同及時雨宋江的補防。

“底角肯定漏了,傳啊!”

吉諾比利的球商不低,他不用別人提醒也知道,萊恩·戈麥斯這一補,底角肯定漏了。

但他抬頭看到底角的人時,他頓住了。

“德胡安·布萊爾站在底角,這個位置並不在他的射程範圍之內,所以持球遭遇了夾擊的馬努·吉諾比利沒有把手中的籃球傳過去。”

吉諾比利沒有傳球,這是合理的做法,但不合理的是,面對夾擊的他還想把球帶出去,他這就有點想多了。

撲上來協防的萊恩·戈麥斯直接伸手拍向了籃球,啪的一聲,籃球掉落,另一側的林禹配合默契,一抄手直接就撈起了籃球。

“斷了!搶斷了!”

ATT中心球館立刻亂作一團,有人驚呼,有人發出噓聲,還有人高呼著回防。

馬刺的退防速度已經不慢了,因為賽前波波維奇也提醒過一句,面對騎士的小個陣容,要注意別被抓攻防轉換。

但此刻,騎士真正的一大四小的陣容就體現了其優勢性,林禹衝得很快,但他終究還是馬刺盯防的重點,因此他沒有找到自己出手的機會。

不過身前,他看到了衝得更快的洛瑞和多雷爾·萊特,以及身側,萊恩·戈麥斯也在幫忙吸引防守。

林禹行進中一個傳球,精準的找到了洛瑞,洛瑞一馬當先的衝到籃下,上籃得手。

2比0!

客場作戰的騎士先聲奪人,並且是在沒有搶到開場首攻球權的情況下先下一城。

紐約,電視機前的錫伯度皺了皺眉,他察覺到了不對。

但他還是自言自語的嘴硬:“馬刺在搞什麼?他們難道不應該先讓蒂姆·鄧肯單打,讓蒂姆鄧肯開啟局面然後再帶動外線嗎?”

ATT中心球館,被騎士搶先打進了一個球的波波維奇也反應了過來,他意識到小球陣容的防守輪轉速度極快,根本不怕馬刺的突破。

那麼——

“讓蒂姆攻,讓蒂姆攻!”

波波維奇的想法和錫伯度一樣,先讓鄧肯在內線撕開一個口子,然後再帶動外線。

球場上,馬刺跑了一段戰術,最後拉開空間,把球傳給了籃下的鄧肯,鄧肯開始了單打,單打的物件是瓦萊喬。

瓦萊喬的確防不住鄧肯,而原本可以空出去幫瓦萊喬一把的萊恩·戈麥斯也被馬刺牽扯到了遠側,沒能及時協防。

結果就是,鄧肯用一個籃下的勾手,成功的擊潰了騎士的防線。

ATT中心球館的場邊,波波維奇微笑著拍了拍手,他覺得他找到了騎士的漏洞。

紐約,電視機前,錫伯度更加興奮,他捏著拳頭揮了一下:“就是這樣,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的錫伯度,又想到了他此前為騎士打造的防守,如果是他的那套防守,鄧肯這波一拿球,立刻就會遭遇夾擊。

“防守和進攻不同,防守需要經驗,需要時間的積累,林顯然是太年輕了,不,是想當然了。”

錫伯度似乎已經看到了林禹和騎士的失敗,而接下來的比賽,騎士抓著攻防轉換,抓到了就是一次輕鬆的得分,抓不到,陣地進攻林禹也能靠他自身的威脅扯開馬刺的防線。

畢竟這個階段的馬刺,一方面是處在轉型進攻的關鍵節點,防守還顧不上,另一方面即便波波維奇想要重視防守,手裡也沒牌。

這一世,丹尼·格林被林禹留在了騎士,科懷·倫納德還沒進入聯盟,馬刺未來奪冠的兩個關鍵的外線防守大閘都不在馬刺,這外圍防守,自然是千瘡百孔了。

不過馬刺的進攻頂住了,鄧肯不斷地內線單打,連續得分。

紐約,錫伯度還是覺得可惜——

“可惜啊,馬刺的防守還是差點意思,如果我是波波維奇,我絕不會給騎士那麼寬鬆的進攻空間的。”

錫伯度這下又覺得,波波維奇的防守出了問題,當然他也知道,這個賽季馬刺在轉型進攻。

但錫伯度不以為然,因為他始終認為:防守才能贏得總冠軍,進攻只是一時的假象。

主場作戰的馬刺靠著鄧肯的發力,維持住了比分。

比賽看著有點焦灼,錫伯度也有點緊張,不管如何,至少,騎士這場比賽打出的防守是在他的預料之內的。

“防守啊,退步太多了。”

但顯然,他沒有意識到另一點,即,騎士其實是有意在放鄧肯單打。

這是林禹的策略,馬刺這個賽季的進攻是內外結合,內線靠鄧肯,外線靠吉諾比利和帕克,說穿了還是GDP三人組。

不過不同的是,鄧肯進攻端的比重下降了不少,主要是年紀大了,馬刺需要他專注防守。

這場比賽卻顛了個個,鄧肯開始主導進攻了,這真的是好事嗎?顯然不是!

鄧肯年紀大了,他的體能狀況註定了他不可能堅持一整場比賽的火力輸出。

波波維奇原本的想法是靠著鄧肯撕扯空間,撕開口子讓外圍發力。

可結果騎士完全不上當,愣是放著內線的漏洞不去補。

隨著比賽的進行,波波維奇已經有點著急了。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之無雙修魔攻擊隨機增加屬性

清風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