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輸了比賽是紅色,贏了比賽是綠色的話,那新年頭一個月,騎士就是一路飄綠。

主場五打八擊敗公牛之後,騎士繼續主場作戰,又贏了一場擺爛到底的猛龍。

接著,他們就踏上了一段長達五場比賽的西部客場之旅。

不過和賽季前兩個月的那次西部客場之旅相比,這次的西部客場之旅就顯得很輕鬆了。

首戰勇士,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崛起的勇士。

非但沒有崛起,他們現在還是以蒙塔·埃利斯為球隊老大,庫裡還是隻能給蒙塔·埃利斯打下手。

只是和前世稍有不同的是,原本前世這個階段的庫裡,差點就被勇士交易了。

傳言,勇士曾三次考慮送走庫裡。

一次是過去,大概一兩年前,時任太陽總經理的史蒂夫·科爾曾經用小斯加首輪第14順位選秀權去交易庫裡,科爾自證,交易很接近達成,但最終勇士還是拒絕了交易。

第二次是現在,黃蜂這段時間一直在兜售克里斯·保羅,而前世勇士也是對保羅有意,並且開出了以庫裡為主體的報價。

交易也是差一點就達成了,最終告吹的原因是,保羅自身對勇士沒什麼意願,不願做出續約承諾。

第三次,是未來,因為庫裡小傷小病比較多,勇士在他和蒙塔·埃利斯之間猶豫,差點就選擇送走庫裡,繼續以蒙塔·埃利斯為未來核心。

這一時空,受到林禹影響的時空,庫裡因為開發出Logo三分技能包,成為Logo三分第二人,由此得到了勇士管理層的重視。

不過因為蒙塔·埃利斯的表現一直都很出色,現在勇管依舊做著用庫里加蒙塔·埃利斯組成外線雙槍的美夢。

庫里加蒙塔·埃利斯的外線雙槍組合,球權不是問題,進攻的火力也不是問題,防守才是最大的問題。

庫裡防守一般般,蒙塔·埃利斯的防守更是一坨大便,這兩個人搭檔後衛線,外圍的防守等於是放空。

關鍵是,這支勇士還沒有真正硬實的護框中鋒,別德林斯看起來很能跳,籃板保護的能力也很強,但護框能力、防守的站位屬實一般。

選秀高順位選了個純防守的艾派·尤度,結果也是白搭。

這個賽季,勇士的問題就出在防守了,他們也在思考改變,但賽季已然過半,就算要改變,也得等到賽季結束了。

這場比賽,勇士的進攻一度和騎士對飈,但打到下半場的決勝時刻,兩支球隊的防守差距,就反應到了比分之上。

騎士一波16比6,直接就拉開了比分,最終贏下了這段西部客場之旅的第一場比賽。

幹掉勇士之後,騎士就一路向北。

在波特蘭,他們又打了一場開拓者。

開拓者這支青年軍,這幾年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在西部能進季後賽,但很難在季後賽中取得突破。

而今年,他們的陣容又經歷了一波被動的洗牌。

布蘭頓·羅伊的傷病,迫使他徹底離開了開拓者的核心圈。

開拓者也迅速的另起爐灶,以和羅伊同年選秀進入聯盟的拉馬庫斯·阿爾德里奇為核心,重新拉出了一套核心班子。

主要的幾個核心就是內線的大火車阿爾德里奇,外線的老將莫文蔚安德烈·米勒,側翼的韋斯利·馬修斯和尼古拉斯·巴圖姆……

不過和前世不同,這支開拓者因為林禹,沒能從快船那交易得到馬庫斯·坎比,因此中鋒位置有點空缺。

這場對騎士的比賽,他們用喬爾·普爾茲比拉做首發中鋒,但絕大部分的時間裡,中鋒位置站著的都是阿爾德里奇。

騎士贏得很輕鬆,因為林禹就抓準了這個點,他一直在衝擊禁區,衝擊籃筐,結果就是,大火車防守端耗費了過多的精力,進攻端表現的非常拉胯。

而這支開拓者,進攻端正依賴大火車的進攻火力,大火車一拉胯,開拓者的進攻也就拉了大胯了。

就這樣,西部客場之旅,騎士再取一勝。

戰勝開拓者之後,騎士掉頭轉向東,他們在猶他高原,打了一場爵士。

本賽季,騎士和爵士已經有過一次交手了,那次交手騎士就輕鬆獲勝,這次也一樣。

說到底,爵士現在的問題就是德隆·威廉姆斯。

在林禹看來,如果爵士直接DNP德隆·威廉姆斯,或許戰績都能提上去不少。

主要是爵士除去德隆以外,艾爾·傑弗森、保羅·米爾薩普、邁爾斯,以及新秀戈登·海沃德、老將安德烈·基裡連科,那都是有實力在的。

但就是德隆一直主力,佔據著核心位,掌控著爵士的球權,結果還不幹人事,才導致了爵士的戰績表現糟糕。

實際上,爵士也的確已經痛下決心了,他們準備在交易截止日前,送走德隆。

戰勝爵士之後,騎士繼續向東,西部連客的第四場,他們對上了和爵士同病相憐的掘金。

掘金也是一樣,當家老大無心戀戰,只想著離開,去往大城市,去往紐約打球。

不過和爵士不同的是,掘金的成績還不錯。

一方面,是喬治·卡爾的瘋狗戰術最大化了角色球員的作用,在他手底下,內內、阿弗拉羅、史密斯、艾爾·哈靈頓以及二年級控衛泰·勞森的場均得分都破了雙。

另一方面就是,安東尼對整個球隊的影響,或者說對體系的破壞程度並不高,即便他在擺爛,他也影響不到隊友的表現,這和德隆天壤之別。

這場比賽,掘金也的確給騎士製造了很多麻煩。

騎士是背靠背作戰,不過因為上一場比賽對爵士,他們沒有花費太多的精力,所以這場比賽,他們並沒有受到背靠背作戰太多的影響。

雖然如此,這場比賽,騎士還是靠著林禹的全力輸出,才艱難贏下了這場比賽。

“林禹轟下了47分5個籃板11個助攻2個搶斷的華麗資料,騎士這才贏下了這場比賽,而這場勝利,已經是新年以來騎士的第六場連勝了……”

“他們的狀態越來越出色了,和2010年那兩個月的比賽相比,他們的進攻打得越來越流暢了。”

贏下了這場比賽,取下了西部客場之旅的四連勝,以及新年以來的六連勝。

事實上,騎士的上一場失利,還得追溯到騎士的上一次西部客場之旅,他們在達拉斯輸給了小牛。

之後,就再也沒有輸過球了。

滿打滿算,騎士已經連贏了15場了。

不過這段15連勝,媒體的評價仍然只是,他們的狀態火熱,他們的進攻越來越流暢了,除此之外,沒人提到湯姆·錫伯度,也沒人提到全明星首發的事了,更加沒人會提勒布朗·詹姆斯和熱火。

不過林禹很清楚一點,只要他們能夠一直贏下去,很快,就會有媒體會提到湯姆·錫伯度,會有媒體提到全明星首發的事,也會有媒體提到勒布朗·詹姆斯和熱火。

事實就是,騎士的連勝還在繼續。

客場四連勝之後,最後一場客場比賽,騎士又往南走了一段路,在新奧爾良,他們對上了黃蜂。

這場比賽,其實和前兩場比賽沒什麼不同,都是當家球星滿腦子都是要離開,根本無心戀戰。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可能就是保羅要職業一點,他沒有擺爛,還是盡心盡力的帶領著球隊一路前行。

反倒是黃蜂的管理層有點擺爛的意思了,夏天的時候黃蜂就是各種省錢的操作,根本就沒有要出成績的意思。

因此,和德隆、安東尼相比,保羅一心要走,是沒多少球迷罵的。

而這場比賽,背靠背賽程後休息了一天的騎士,也是正常打,正常的就贏球了。

客場五連勝,整體十六連勝,騎士開始了一路狂飆。

而這,也是賽季開始之前,林禹所預想的畫面。

他想要那座MVP獎盃,球隊就必須打出像今天這樣的成績才行。

2011年,NBA還沒有常規賽MVP排行榜的說法。

不過在林禹的主導下,露天看臺,這個最近這段時間很活躍,也越來越火熱的網媒,最近開始每週評選一次常規賽MVP,稱之為常規賽MVP每週排行榜。

和未來NBA的常規賽MVP排行榜不同的是,露天看臺的這個常規賽MVP每週排行榜,還給每一個入榜的球員算了分。

原本不算分,林禹會是常規賽MVP排行榜的頭名,這一點無可爭議,也就沒什麼可討論的了。

結果露天看臺一番算分,直接就給了林禹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分,他的MVP分直接高了第二名的德里克羅斯整整一倍有餘。

這樣算分,討論度就上去了。

但即便如此,整個北美的輿論圈,都林禹斷層領先位列MVP排行榜頭名這件事,還是認可的。

因為現在,林禹沒有一項是落後他的競爭對手的。

論球隊戰績,40場比賽騎士33勝7負,高居聯盟頭名的位置。

論個人資料,林禹本季至今40場一場不缺,場均分個籃板個助攻個搶斷,得分聯盟第一,助攻聯盟前十,可以說論資料的華麗程度,當今聯盟也無人能夠與他相比。

就算是高階資料,林禹也能夠做到和這兩年高階資料無敵的勒布朗·詹姆斯相比的程度。

可以說,賽季進行到現在,林禹的表現,是沒有一丁點的短板的。

如果非要說他在常規賽的MVP爭奪上有什麼短板的話,或許就是,他簽約安德瑪得罪了Nike,因此得罪了北美的媒體圈子。

他用大衛·法爾克作為自己的經紀人,得罪了大衛·斯特恩,因此被聯盟打壓。

但如果NBA還想成為一個公平公正、正常一點的聯盟的話,那林禹這個MVP,就不該旁落。

北美的媒體圈子顯然明白這一點,因此他們對林禹的態度,雖然有點打壓,但在MVP這件事上,他們還是隻能捏著鼻子認可林禹現在的排名,以及碾壓了德里克·羅斯一倍有餘的MVP分。

……

16連勝之後,騎士還在贏球。

他們回到主場,緊接著,林禹就又打了一場老東家——菲尼克斯太陽。

太陽用戈蘭·德拉季奇交易阿隆·布魯克斯的交易最終還是成型了,結果就是,這筆交易之後,小黑豆阿隆·布魯克斯就因傷缺席了絕大多數的比賽,這場比賽,小黑豆也沒有出戰。

林禹已經預見到了,或許德拉季奇換小黑豆的這筆交易,就是史蒂夫·科爾離開太陽總經理之位的一個導火索。

因為史蒂夫·科爾會發現,他想複製曾經交易得到林禹的操作,結果複製到最後,太陽越來越爛。

科爾逐漸就會喪失他的自信心,離開,也就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回到這場比賽,本賽季的太陽,是沒法和林禹領銜的騎士對抗的。

這場比賽,太陽也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敗下陣來,送給了騎士第17場連勝。

之後,騎士又在主場戰勝了雄鹿,隨即是一段東部的三連客。

第一場的對手是籃網,騎士背靠背作戰,輕鬆獲勝。

主要是這個時候的籃網,還在等待安東尼或者德隆,此時的陣容就是純擺爛的陣容,完全沒有競爭力。

第二場比賽,騎士的對手是尼克斯,不過這場比賽之前,騎士得到了一天的休息時間。

休息過後,林禹對上老隊友小斯,痛下殺手的再取一勝,19連勝。

眼看著,騎士就要取下一波20連勝了,最終,他們還是擺在了連客、背靠背的賽程之上。

三連客的最後一場,騎士的對手是凱爾特人。

客戰凱爾特人,受到背靠背的影響,騎士拿凱爾特人的鐵桶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縱然林禹奮力砍下40分,騎士還是輸掉了這場比賽。

但19連勝的終結,還是讓很多媒體不得不開始討論,為什麼換掉湯姆·錫伯度之後,騎士打得越來越出色了。

“換掉湯姆·錫伯度之後,騎士到底提升了什麼,才能取下一波19連勝?”

“首先就是,騎士的進攻明顯比湯姆·錫伯度時代更加出色,原本在湯姆·錫伯度時代,他們主打的是陣地進攻,進攻滯澀。”

“現在,他們主打攻防轉換,進攻的節奏拉得飛快,他們的幾個年輕側翼和後衛,都在新的進攻體系之下,受益匪淺。”

“至於防守,湯姆·錫伯度離開之後,騎士的防守肯定是有所下滑的,但邁克·馬龍在防守這方面也是有一手的,因此騎士的防守下滑的並不多。”

“總體來說,騎士換掉湯姆·錫伯度,現在看,是換對了!”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電競王者,因為熱愛

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