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NBA第五屆扣籃大賽,邁克爾·喬丹登場,一記踩著罰球線外圈起跳的扣籃,技驚四座,由此得名——飛人!

1996年,NBA第八屆扣籃大賽,布倫特·巴里,名宿之子,一記模仿邁克爾·喬丹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喊出了“白人也能飛”的口號,他也因此成為了當年的扣籃王。

但實際上,布倫特·巴里的那記罰球線起跳扣籃,起跳的時候大半隻腳已經踩到了罰球線的內圈,扣籃的舒展性也遠不如喬丹。

無論美感還是難度,布倫特·巴里都沒能做到完美。

除去布倫特·巴里,時至今日,再也沒有黑人以外膚色的籃球運動員在扣籃大賽的賽場上覆刻出罰球線起跳扣籃這一標誌性的扣籃。

而實際上,就算算上黑人籃球運動員,扣出罰球線起跳扣籃的也是屈指可數。

NBA的歷史上,第一個罰球線起跳扣籃的運動員不是喬丹,而是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

不過J博士的罰球線起跳扣籃不如喬丹來得飄逸,因此飛人之名,還是被喬丹搶走了。

J博士之後就是喬丹,喬丹之後,喬丹的隊友斯科蒂·皮蓬也復刻了這一標誌性的扣籃。

皮蓬之後,是文斯·卡特,還有詹姆斯·懷特,以及德懷特·霍華德。

都是知名扣將,都冠有扣籃王的名號,但仔細細數一下,確實是屈指可數。

而一記屈指可數的扣籃,可以想象,它帶來的會是什麼——

斯臺普斯中心,林禹扣出這記罰球線起跳扣籃之後,整個球館都爆開了。

雖然是湖人和快船的主場,但畢竟是扣籃大賽的舞臺,現場觀戰的球迷,每一個都在竭盡全力的歡呼、鼓譟,製造出讓林禹心潮澎湃、讓布雷克·格里芬心煩意亂的噪聲。

“罰球線起跳扣籃,乖乖,林禹這是直接上核武器了嗎?這一扣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我給滿分,50分的滿分!”

肯尼·史密斯高呼著,林吹巴克利這時都插不上嘴。

不過吹到最後,吹到轉播畫面開始回放林禹的這記罰球線起跳扣籃之後,肯尼·史密斯變了臉色。

如果說此前他對林禹的吹捧,只是平平無奇的吹捧的話,那麼看完回放,他就想直接把林禹吹上天。

但這次,巴克利搶了先:“不不不,50分?50分可不夠!”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罰球線起跳扣籃,這是一個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

何謂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

舉例來說,布倫特·巴里的罰球線起跳扣籃,是極其不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因為他起跳的時候,發力腳一半都已經進了罰球線的內圈。

以及,1988年喬丹的那記罰球線起跳扣籃,也不能算是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因為那記扣籃,喬丹的腳尖也已經踩到了罰球線。

甚至時至2011年,NBA還沒有人在扣籃大賽的賽場上,扣出過完全不踩線的罰球線起跳扣籃。

即便是縱觀林禹的前世,也就是把時間線拉到2022年,完全不踩線的罰球線起跳扣籃,也只有塞爾吉·伊巴卡實現過。

事實上,伊巴卡的那記完全不踩線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原歷史裡就是在這屆扣籃大賽上上演的。

但因為林禹的出現,伊巴卡直接連扣籃大賽的資格都沒能得到。

只能說,聯盟,還是比較看重流量的。

伊巴卡沒有參賽,林禹就成了NBA歷史上第一個在扣籃大賽的賽場上,扣出完全不踩線的、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的扣將。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罰球線扣籃踩不踩線,沒那麼重要,因為那一點點的差距,影響不了什麼。

但第一個就是第一個,這一扣的意義,就有所不同了。

50分,的確有點滿足不了這一扣了。

但,誰讓扣籃大賽單次扣籃的滿分,就是50分呢?

場邊,評委們已經在打分了,作為罰球線起跳扣籃的始祖,J博士也是這屆扣籃大賽的評委,他毫不猶豫的打出了10分。

然後是“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他也毫不猶豫的打出了10分。

再之後,前扣籃王哈羅德·邁納、WNBA巨星麗薩·萊斯利以及卡爾·馬龍,都打出了10分。

合計50分,滿分,沒得商量!

球場上,林禹還在享受來自斯臺普斯中心的歡呼。

場下,布雷克·格里芬的一張臉已經完全的黑了下來,他覺得扣籃王的桂冠,似乎正在離他遠去。

格里芬的運氣比較好,他第三個出場,所以他還能繼續坐在場邊,觀察他的對手。

第二個出場的就是麥基了,起初,格里芬並沒有把麥基和傑里米·埃文斯放在心上,他不認為這兩位是他的對手。

但麥基的第一扣,直接就第二次引爆了斯臺普斯中心。

只見,球場上突然多了一座籃筐,和原本的那座籃筐平齊。

麥基登場,一手一顆籃球,他助跑,起跳,起跳的同時扔出一隻手中的籃球,打板,然後右手在空中接到了打板之後反彈的籃球。

左手把另一隻一直緊握在手中的籃球扣進左側的籃筐,右手把打板反彈之後的籃球,扣進右側的籃筐。

“噢噢噢,上帝啊,一次雙扣!賈維爾·麥基的扣籃創意無敵了!”

“在我看來,這也會是一個滿分的扣籃!!!”

肯尼·史密斯高潮了,他原本以為,這屆扣籃大賽就是林禹和格里芬的大戰。

結果,林禹的確以一記標準的罰球線起跳扣籃,宣佈了這場神之戰的開始。

麥基的異軍突起,讓肯尼·史密斯意識到,這場扣籃大賽,或許不僅僅是林禹和格里芬之間大戰。

看上去平平無奇的麥基,似乎要成為這場扣籃大賽的黑馬選手了。

場下,格里芬臉色糟糕。

因為他的扣籃,雖然在他看來絕不會比林禹和麥基差,但問題是,他也無法領先林禹和麥基。

原本他以為他的決賽名額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現在,麥基的出現,讓這一點也成為了問題。

在斯臺普斯中心的一片歡呼聲中,格里芬登場了。

畢竟主場作戰,格里芬獲得的球迷支援,比林禹和麥基還是要多一些的。

預賽的第一扣,格里芬選擇了一個720度的轉身暴扣,一扣之後,第三次點燃了斯臺普斯中心。

肯尼·史密斯徹底高潮了,因為這一扣,完全不輸於林禹和麥基的扣籃。

可以說,林禹的扣籃勝在經典,麥基的扣籃勝在創意,而格里芬的這一扣,勝在觀賞性。

50分,格里芬的第一扣,也拿到了一個滿分。

場下,林禹並不意外,他很清楚,第一扣,每個人都小試牛刀,根本就決不出勝負。

真正難頂的,是預賽的第二扣,那才是決賽之前的分水嶺。

不過,預賽第一輪還沒有完全結束,因為林禹的隊友,傑里米·埃文斯還沒有登場。

其實這場扣籃大賽之前,林禹和傑里米·埃文斯也有過一些交流。

對於這場扣籃大賽,傑里米·埃文斯原本的計劃是,用一些平平無奇的扣籃來度過預賽,然後決賽發力。

但林禹告訴他:“別想著決賽決賽了,這場扣籃大賽可不同於以往的那些扣籃大賽,你必須一上來就全力以赴。”

原本,傑里米·埃文斯還不以為然。

現在,他深以為然。

於是,他取消了他原本準備的空接雙手反扣,改成了——

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助跑,起跳,沒有任何花哨的動作。

但起跳過後,傑里米·埃文斯不斷躍升,直至最高。

他一隻手抓著籃球,另一隻手高高豎起,捏著一張貼紙,在躍升到最高的時候,啪的一聲,把貼紙貼在了籃板之上。

最後下墜,哐噹一聲,把籃球扣進了籃筐。

其實,縱觀這一扣的全過程,似乎也沒什麼特別之處,除了那張貼紙。

斯臺普斯中心第一次沒有被點燃,但等到聯盟的工作人員拿著尺子,量了貼紙的高度之後,歡呼聲驟起。

“3米89,這一扣,傑里米·埃文斯打破了NBA的摸高紀錄!”

於是,傑里米·埃文斯的這一扣,也贏得了50分的滿分。

這一扣,他的優勢在於,純純的實力碾壓!

“4個50分,預賽首輪,4個50分,這屆扣籃大賽,真是神仙打架啊,太精彩了!”

預賽第二輪將要上演,而這一次,林禹準備的扣籃,依舊可以用“經典”二字來形容。

眾目睽睽之下,他抱著籃球從籃球場上的一側助跑,衝到近乎於籃下的位置突然起跳,轉體,360度,手臂掄出了一個大風車,然後哐噹一聲,把籃球扣進了籃筐之內。

轟的一聲,斯臺普斯中心又一次被點燃了。

“天吶,又是一個經典之扣,360度轉體大風車扣籃,這是文斯·卡特的完美之扣,林禹卻成功的復刻了這一扣!”

肯尼·史密斯又在吹林,巴克利緊隨其後:“不僅僅是復刻,在我看來,林禹的這一扣,比起文斯·卡特更加舒展,更加美觀!”

其實,就算是第一扣的罰球線起跳扣籃,林禹的舒展程度,美觀程度,也是要超越罰球線起跳扣籃的發揚光大者邁克爾·喬丹的。

而這,就要歸功於那張“我來自哈林!”的時效道具了。

2000年,文斯·卡特的這記360度轉體大風車扣籃當場驚呆沙奎爾·奧尼爾,拿到50分的滿分,並且成為他扣籃大賽上的代表作。

2011年,林禹復刻成功,五個評委,也紛紛打出了10分的打分牌,再度拿到了50分的滿分。

“兩扣100分,林禹已經提前鎖定了一個決賽名額?如果是過去的扣籃大賽,我會很篤定這一點,但今年,我不知道。”

肯尼·史密斯搖著頭,實在是今年這屆扣籃大賽太過於妖異了。

預賽首輪四個滿分,第二輪誰又敢保證不會出現另外四個滿分,把預賽也拖入前所未有的加賽呢?

賈維爾·麥基緊隨著林禹出場,這次,球場上只有一個籃筐了。

就在格里芬鬆了口氣,以為麥基要來一個平平無奇的扣籃的時候,麥基的隊友約翰·沃爾站到了球場上,抓著一顆籃球。

再看麥基,還是一手一個籃球。

“這……該不會是要同時扣進三個球吧???”

格里芬意識到不妙,而很快,麥基也用他的實際行動,證實了格里芬的猜想。

麥基抓著兩顆籃球,助跑,起跳,對著孤獨的那一個籃筐,先後把手中的籃球扣了進去,最後空接沃爾的傳球,扣進了第三顆球。

“一次扣進三顆籃球,賈維爾·麥基的創意,真的無敵了!!!”

不過,麥基的這一扣,從視覺效果上來說,不是很漂亮。

所以,他加上了一個重重的砝碼,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工作人員登場,宣佈麥基的這一扣,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加持之下,五個評委才不情不願的打出了又一個50分的滿分。

這時,格里芬已經意識到,他可能要完蛋了。

因為他準備的其他扣籃,都很平平無奇,和林禹的第二扣,麥基的第二扣,根本不能比。

這個時候,他想到了他和聯盟商量好的那一扣,飛躍汽車。

非要和林禹、麥基比的話,飛躍汽車這一扣,至少創意是完美的。

於是,他改變了原本的計劃,找到了聯盟的工作人員,提出了申請。

但結果,卻讓他絕望——

“什麼?不行?可是,這是我的扣籃,我想什麼時候扣就什麼時候扣,為什麼不行?”

格里芬連聲發出質疑,聯盟的工作人員搖著頭:“因為我們沒有提前準備,如果你強行要改,這場扣籃大賽可能要停擺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們不可能為了你讓這場扣籃大賽停下來。”

聯盟的工作人員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了格里芬,格里芬無奈,面如死灰的回到了球場上。

他不得不頂著壓力,去扣預賽的第二扣。

而這一扣,他選擇了助跑,自拋自扣,最後把自己的手臂塞進籃筐之內。

如果是以往的那些的扣籃大賽,格里芬的這一扣,或許還能拿到一個50分的滿分。

但在如今,不管是林禹,還是麥基,亦或是才扣了一個球的傑里米·埃文斯,每一個人的扣籃,都是神級扣籃。

格里芬的這一扣,觀賞性很一般,難度麼,想想他一個短手的霸王龍把半個手臂塞進籃筐,能有多大的難度?

於是,朱利葉斯·歐文率先發難,打出了一個9分。

哈羅德·邁納也沒給他面子,也給了一個9分。

剩下三人雖然都是10分,但48分的得分,已經宣告布雷克·格里芬,將要提前無緣這場扣籃大賽的決賽了。

“這……”

“說好的林禹vs布雷克·格里芬呢?”

北美的這群解說不敢多說,大洋彼岸,虎撲論壇的球迷就大膽多了,他們直接就給了格里芬一個吹勾八的名號。

隨著格里芬的出局,一場萬眾期待的扣籃大賽,似乎就要落下大幕了。

但沒有人知道,這場扣籃大賽,真正精彩的地方,才剛剛開始。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