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節戰罷,騎士以27比26的比分,僅僅領先雷霆1分。

背靠背作戰的影響,由這比分就可見一斑了。

要知道新賽季以來,騎士的進攻之犀利,使得他們大部分場次的比賽單節得分都能上30,這場比賽的首節,他們卻只有27分入賬。

好在,他們的防守沒出什麼大問題,雖然杜威二少相繼爆發,但實際上雷霆並沒有徹底擊垮騎士的防線。

整體上,杜威二少的爆發,還在騎士整體防守的控制之下的。

而這,其實就是有一個成熟的防守體系的作用了。

而第一節,林禹接管了騎士的進攻,他獨砍12分,外加4個助攻,騎士得到的27分,只有6分和他無關。

這樣的表現,自然是讓巴克利這個鐵桿林吹喜不自勝——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到林禹這樣的表現了,這場比賽他無疑是開啟了全力林的模式,單節12分4個助攻,在背靠背作戰體能不利的情況下,騎士想要從俄克拉荷馬城帶走一場比賽的勝利!”

不過單節1分的領先,讓人不敢看好騎士能夠從雷霆主場帶走這場比賽的勝利。

畢竟,騎士是背靠背作戰,第一節,他們的體能問題還並沒有那麼明顯,隨著比賽的進行,體能的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嚴峻。

因此,對雷霆來說,現階段能夠壓住比分,就已經很成功了。

節間休息,林禹也在考慮這個問題,騎士的體能問題確實很嚴峻,但剖開來說,其實也就洛瑞、米爾薩普的體能狀況糟糕一點,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林禹立刻就想到了一個。

“凱爾(洛瑞)、保羅(米爾薩普),你們先休息,德文(哈里斯)、丹尼(格林)、錢德勒(帕森斯)還有德魯(古登),和我一起上場。”

林禹很快做出決定,排出了一個完全以他為核的陣容,古登頂中鋒位置,他頂四號位,帕森斯坐三號位,丹尼·格林和德文·哈里斯搭檔後場。

這套陣容,防守是拉滿的,可能也就古登的護框差一點,不過雷霆的進攻除了威少的突破以外,很少直接攻框,所以問題不大。

而他和帕森斯、丹尼·格林橫在側翼,基本就封死了雷霆的側翼進攻。

至於德文·哈里斯,如果威少繼續出場的話,他的防守,足以限制第一節後半段狀態不俗的威少了。

不過很快,裁判吹著哨子,宣佈第二節開打,林禹看到了雷霆第二節的陣容,唯一從第一節打到第二節的,就只有一個杜蘭特,後場,是哈登和戴奎恩·庫克的搭檔,內線是尼克·科裡森迦納茲爾·穆罕默德。

看到這五人組,林禹一下子就來了信心。

其實,新賽季騎士打到現在,在林禹划水的情況下還能保持全勝,不僅和洛瑞、米爾薩普的成長有關,不僅和騎士有個好體系有關,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騎士的板凳深度比上個賽季豐厚了。

就拿雷霆來對比,雷霆換了替補輪換陣容以後,除了杜少、登少以外的三個位置,強度明顯滑下去了。

而騎士這邊也換了四個人,新換上的四人,丹尼·格林、德文·哈里斯換到其他球隊都是能打主力的,錢德勒·帕森斯、德魯·古登換到某些特定的球隊,也是能打首發的。

這差距,立刻就放大了。

第二節一上來,是雷霆的回合。

威少不在了,登少客串控衛,先持球。

不過不但威少不在,伊巴卡也不在了,登少只能找尼克·科裡森打配合。

尼克·科裡森的擋拆質量還行,但他完全沒有中遠距離的威脅,騎士直接不管不顧的夾住了登少,登少只能把球傳了回去。

雷霆拉扯了一波,最終還是杜少接到了籃球。

杜少面對的是丹尼·格林的防守,林禹還是沒有去直接對位他。

不過林禹很清楚一點,第二節,杜少怕是要親自來防他了。

且不提接下來的進攻回合,就說這波防守回合,杜少還是有實力的,或者說,這場比賽他的狀態不錯。

丹尼·格林已經竭盡所能的在限制杜少了,杜少也的確沒能突破丹尼·格林對他的封堵。

但最終,杜少還是頂著丹尼·格林,命中了一記高位跳投。

28比27,雷霆反超了1分。

雷霆主場一片歡呼,就好像他們完成了什麼了不得的成就一樣。

解說席,肯尼·史密斯也大膽猜測:“或許,從這一刻起,雷霆就要一路領先到比賽結束了。”

然而球場上的林禹,卻是毫無反應。

因為他很清楚,丹尼·格林的防守沒問題,那杜少進了這樣一個球,就只能說是他太神了。

但像這種神仙球,杜少也不可能一直都能進,總有不進的時候。

“沒事,局面還在掌控之中。”

騎士後場開球,德文·哈里斯穩紮穩打的把球控到了前場。

若說騎士現在的這套陣容有什麼缺陷的話,或許可能就是進攻了。

德文·哈里斯沒有遠投,丹尼·格林和錢德勒·帕森斯又沒有自主進攻的能力,此刻,騎士的進攻就只能靠林禹了。

但雷霆堅持了第一節後半段對林禹的防守,弧頂位置接球的林禹,很快就被杜少和尼克·科裡森聯手夾在了原地。

林禹想都不想,直接又把球回傳給了德文·哈里斯,轉身就往裡深入了兩步。

他準備到腰位,背身坐住杜蘭特,用高位背打去幹掉雷霆的夾防。

上個賽季的季後賽,他打熱火的時候,都用了這一招,解決了熱火的夾防,一個區區雷霆的夾防,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可就在他反跑的時候,正面,接到林禹回傳球的德文·哈里斯,一步爆發,就過掉了哈登。

林禹再轉身面對德文·哈里斯的時候,這才發現,德文·哈里斯已經朝著雷霆的禁區疾馳而去了。

而雷霆的防線,也因為此前過於的針對林禹,而完全放空了對德文·哈里斯的提防。

就這樣,林禹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德文·哈里斯殺到籃下,面對老中鋒納茲爾·穆罕默德,一個迅疾的上籃得手。

“這……”

“還是低估了德文啊。”

不管怎麼說,前兩個賽季,德文·哈里斯還屬於是明星控衛。

即便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他這種靠突破吃飯的控衛有點不行事了,他的能力還在,有林禹這樣頂尖的投手在側翼為他吸引防守,他還是很容易靠著突破撕開對手的防線的。

看到這一幕,林禹突然想,他是不是應該增加一點德文·哈里斯的上場時間和戲份了?

畢竟就算是這支板凳深度豐厚的騎士,像德文·哈里斯這樣的持球點,也是有點缺的。

常規賽,他完全可以讓德文·哈里斯多打一點,熟悉一下打法套路,季後賽才能派上更重要的用場。

29比28,騎士又把1分的領先優勢拿了回來。

比賽繼續,雷霆的進攻。

果不其然,如林禹所料,杜少的這波單打就無功而返了。

丹尼·格林的防守還是死死地纏住了他,他頂著防守再拔一個,哐噹一聲,沒進。

頂著防守的神仙球,就連林禹都不能保證球球必進,杜少比起林禹其實還是要嫩一點的,他自然也沒有保證球球必進的本事。

搶下籃板的是林禹,他轉身直接就推了一波反擊。

反擊,雷霆自然是擋不住林禹的,他們確實在攔林禹,但在林禹搶下籃板並且轉身推動反擊的這一刻,騎士的這波進攻,結局就已經註定了。

杜少和登少一起阻攔林禹,林禹又一個長甩,把籃球甩到了前場。

接到傳球的還是德文·哈里斯,他一步就跨進了前場的三分線,朝著籃筐猛衝兩步,最後一躍而起。

哐當!

“反擊的重扣,來自德文·哈里斯,騎士靠著這波反擊,擴大了他們的領先。”

31比28,騎士領先3分了。

肯尼·史密斯不提他之前的大膽預測了,不過巴克利這個鐵桿林吹,也沒有因此吹捧騎士。

因為他和肯尼·史密斯一樣,在比分差距還很小的情況下,對這場比賽的騎士保留看法,畢竟,騎士是背靠背作戰。

雷霆的進攻,登少又嘗試了一波。

這次他沒要擋拆,因為他意識到,找尼克·科裡森打擋拆,等於是包夾自己。

他對著德文·哈里斯的防守,生突了一個。

結果,他沒過得去。

林禹當初引入德文·哈里斯,看重的就是德文·哈里斯的防守。

這一防,就體現了作用。

一個突破沒過得去,登少也沒有傳球,而是習慣性的身體前傾,一邊頂著防守出手的同時,一邊想造個犯規。

沒錯,這個時間點的登少,就已經有了瓷王雛形了,作為一個替補,一個場均出手次數十次出頭的替補,他的場均罰球出手次數已經有6次多了。

或許有人不太清楚場均罰球6次多是個什麼概念,簡單舉例,金掄罰王杜蘭特新賽季以來的場均罰球次數,也就不到7次,比登少也就多了零點幾次。

而要知道,杜少的場均出手次數,可是接近20次的。

出手次數意味著球權的多少,杜少的球權如此之多,場均也就不到7次罰球。

登少的球權如此之少,場均罰球已經有了6次多了,由此可見登少得到的罰球次數,是有多離譜了。

“也就是有杜威二少壓著他,不然今年的登少,就能場均罰球10次以上。”

登少在離開雷霆之後,到離開火箭之前,只有一個賽季的場均罰球數低於10次,即便是那個賽季,他的場均罰球數也高達次。

不過這個球,登少並沒有如願的得到罰球,因為德文·哈里斯恰巧就收了手,登少前傾撞了個寂寞,奔著造犯規去的出手,也是哐噹一聲打了鐵。

林禹再搶一顆籃板,這次是在古登的卡位幫助之下搶到的。

轉身,他又推動了反擊。

德文·哈里斯的速度還是很快,他很想上演連得6分的個人表演。

但剛剛單打不進、造犯規還失敗、丟了臉面的登少和德文·哈里斯槓上了,由此帶來的改變便是——

德文·哈里斯沒有得到接球的空間,反倒是搶下籃板的林禹,一下子就只需要面對杜少的阻攔了。

他一個變向,後場就抹過了杜少。

隨即戴奎恩·庫克衝上來想擋林禹,但顯然他是想多了,他的防守,在林禹面前,都沒能堅持過一秒,就再被林禹一步過掉了。

過了戴奎恩·庫克,林禹的面前就一馬平川了,他並沒有深入,而是踩著雷霆主場碩大的Logo,輕輕一踮腳尖,隨手就扔出了一記三分。

但解說席,巴克利卻激動萬分——

“反擊,林禹連過凱文·杜蘭特和戴奎恩·庫克,剛過中線,他直接扔出了一記Logo三分!

“是標誌性的Logo三分,完全沒有受到干擾的Logo三分!”

換而言之,他覺得這個球必進無疑了。

唰——!

果不其然,清脆的籃球穿過籃網的聲音響起,林禹命中了這記反擊中追身的Logo三分。

計分板劇烈跳動著,很快一個34比28的比分,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騎士領先6分了,第二節,他們好像是發力了。”

不是好像發力了,是已經在發力了。

豐厚的板凳深度,這一刻奏效了,首先就是德文·哈里斯這個替補控衛,他對上登少,也絲毫不落下風。

更別提對上尼克·科裡森、戴奎恩·庫克和納茲爾·穆罕默德的另外三人了。

其實,差距最小的應該是中鋒位置,但恰恰,這場對決最不重要的,就是中鋒位置。

因為沒了威少,雷霆實在是缺少直接攻框的威脅,一個德魯·古登護框,就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非要說有什麼可惜的點,恐怕就是雷霆那邊,杜、登二少一旦蒙進一兩個球,不給騎士反擊的機會,林禹就必須面對雷霆的包夾防守。

而德文·哈里斯突然的爆發,也給了林禹一個繼續划水的理由。

第二節,他原本計劃繼續加深人們他全力林的印象,結果進攻端,德文·哈里斯接管了比賽。

林禹發現,他打著打著,又像是回到了划水模式。

“我特麼真沒想划水啊……”

但他還是被迫划水了,並且在他划水的情況下,騎士還是能壓制雷霆,取得領先,並且擴大領先的優勢。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以奧術登臨神座

危樓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