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上,控制著籃球的林禹高速前插,他如同推土機一般,直接撞開了擋在他身前的布蘭頓·拉什。

勇士的協防和補防速度並不快,畢竟他們並不是一個紀律嚴明的強隊,這個問題,攻防轉換的狀態下更加顯著。

林禹碾開了布蘭頓·拉什之後,並沒有遭受其他對手的阻擊,剛剛跨過半場的他踩著甲骨文球館的勇士隊標,抬手就扔出了一記他標誌性的Logo三分!

唰——!

轟的一聲,甲骨文球館爆發出了一片驚呼聲,但隨即,驚呼聲就轉化變成了一片歡呼。

球場上,對客場的歡呼聲,林禹不覺得意外。

事實上他剛剛平框重扣的時候,甲骨文球館就已經歡呼過了。

而且,他也知道勇士主場為他歡呼的原因。

一方面,這是爛隊的通病。

爛隊球迷,除了那些真正的死忠會每場比賽都到場為球隊加油助威以外,剩下的球迷基本都是來看熱鬧的。

既然是看熱鬧的,那面對林禹一個平框暴扣,一個標誌性的Logo三分的表演,又怎麼可能能忍住不歡呼呢?

另一方面,雖然這個時間段的勇士還窩在奧克蘭,沒有搬去舊金山,但畢竟奧克蘭和舊金山就隔了一座橋。

而舊金山是全醜華人最多的城市,這場比賽的場邊,就坐了一大片的華人,都是來給林禹加油助威的。

甲骨文球館的歡呼聲中,林禹一記Logo三分,一下子把比分變成了36比44,騎士的落後,一下子就追到了只剩8分。

其實勇士的領先優勢還是足夠大的,畢竟他們還握有球權,有機會重新把比分的差距拉開到兩位數。

但所有人都清楚,騎士連追了5分,已經是進入到了追分狀態。

強隊與弱隊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技術的差距,還有戰術、紀律層面的差距。

弱隊可以一時爆種,取得領先甚至於把領先維持到比賽結束。

可一旦強隊找到一點機會,比賽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場邊,勇士的主教練馬克·傑克遜深刻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林禹命中了這記三分過後,他立刻叫出了暫停。

一方面,一個暫停,可以稍稍打斷一下騎士已經有點起來的勢頭。

但實際上,騎士剛起的勢頭,完全就是林禹的超巨能力在發揮,一個暫停可斷不了林禹的超能力。

不過還有另一個方面,勇士可以做出一些調整,比如,換下某個已經三連鐵還渾不在意的球員。

……

暫停下來,馬克·傑克遜做出的第一個調整就是:“斯蒂芬,你下來吧,蒙塔,你上!”

結果,庫裡不樂意了。

說起來,這一時空,走在了庫裡之前掀起小球旋風的林禹,在庫裡心中的位置是有些特殊的。

庫裡和林禹是同屬一個時代的球員,既然生在同一時代,他們就有競爭,所以首先,庫裡是把林禹當成了對手。

但其次,庫裡也一直在學習林禹,他雖然還沒有把林禹視為偶像,但學習的榜樣是一定的了。

而這場比賽,庫裡很希望在榜樣面前,擊敗榜樣,證明自己。

他也接近做到了這一點,第一節的5記三分之後,他在榜樣的臉上看到了一絲驚詫,實話實說,庫裡那個時候是有一點竊喜的。

第二節,他一上來就很上頭的連續出手,是想讓他學習的榜樣繼續驚詫下去。

但,他投了一個3投0中。

榜樣不但沒有繼續驚詫,反倒是帶隊掀起了反攻。

一瞬間,勇士的領先只剩下了8分,庫裡也有點急了。

但他不認為這是他的原因。

事實上,就算是對手的林禹,也不覺得這波騎士的追分,是庫裡導致的。

說白了,勇士為什麼能夠在第一節轟下42分,領先騎士11分?

難道不就是庫裡的這套無厘頭打法麼?

不是這套打法,中規中矩的打,別提11分的領先了,首先勇士就不可能單節轟下42分。

這個時候馬克·傑克遜要把騎士連追了5分的鍋甩給庫裡背上,那肯定是不合理的。

總不能,第一節,你吃了這套打法的紅利,第二節這套打法開始反噬你了,你就不認吧?

但庫裡的不服氣沒什麼卵用,簡單來說,庫裡在勇士沒什麼地位可言,這一世的庫裡要不是有林禹在前帶路,此刻的他甚至都已經被各種各樣的交易流言包圍了。

要知道前世的這個時間點,勇士確實是考慮過交易庫裡的,他們在蒙塔·埃利斯和庫裡之間猶豫再猶豫,最後非常勉強的選擇了庫裡。

這一世,庫裡的狀況稍稍改善了那麼一點,勇士不可能交易他了,但他的球隊地位還是很低。

至少勇士隊內,蒙塔·埃利斯和大衛·李的地位都要高於他。

這個時候的馬克·傑克遜,更加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他很快就拒絕了庫裡,一意孤行的換上了蒙塔·埃利斯。

就這樣,暫停結束,林禹發現,原本應該在這一節和他對飈的對手,換成了蒙塔·埃利斯。

他愣了一下,隨即就露出了笑容,這場比賽,應該是不會再有什麼意外了。

很快,勇士暫停之後的第一波進攻,新上場的蒙塔·埃利斯,雖然也是亂戰,卻比庫裡打得合理多了,三分線外沒有機會,蒙塔·埃利斯就往裡走。

最後他一個近距離的拋投命中,把比分改寫成了46比36,勇士重新取得了兩位數的領先。

但轉頭,騎士的進攻。

上一波進攻,林禹反擊中飈了一記追身的Logo三分;再上一波進攻,他突了勇士的防線一個底朝天,一個平框暴扣拿到2分。

這波進攻,林禹又換了一招。

他很清楚,這個時間點,騎士的這套輪換陣容,不僅他們自己攻的目的明確,勇士的防守也是防的目的明確。

可以說,勇士的防守什麼都不用幹,在確保強側不漏空的情況下堵死林禹就行了。

這種程度的防守之下,林禹的進攻就必須變得多樣起來,只有多樣化了,他才能晃開勇士的防守。

就像這波進攻,他用一個背身單打,碾開了布蘭頓·拉什。

雖然他有機會轉身再度殺進禁區,但他沒有,而是在撞開拉什之後,選擇一個撤步跳投,終結了這一攻。

唰——!

“背轉身的撤步跳投再中!”

“第二節開場丟了一記過掩護三分後,林禹吸取了教訓,他瞬間火力全開,連續三波進攻全部取得得分,連得7分,打得勇士完全招架不住。”

雖然,比分的差距只是重新回到了8分。

但連續得分的林禹,已經是讓很多人感受到了危機。

林禹的狀態太火熱了,勇士本就不算出色的防守現在是徹底擋不住他了。

那對於接下來的勇士來說,他們每一波進攻,都不能犯錯,都不能失誤。

事實上,馬克·傑克遜換下庫裡換上蒙塔·埃利斯的調整,也不能說錯,勇士確實需要保證進攻端的成功率。

但……

眼界這種東西,限制了馬克·傑克遜。

這或許就是為何,他只是勇士的過客,真正帶領勇士建立了一個王朝的,不是他而是繼任的史蒂夫·科爾的原因所在了。

勇士的進攻,蒙塔·埃利斯又一次在亂戰中,選擇了穩妥的中距離跳投。

但德文·哈里斯的防守從始至終都沒有失位,最後還給了蒙塔·埃利斯一個實打實的干擾。

哐當!

沉重的打鐵聲響起時,幾乎是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騎士要進一步縮小比分的差距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特里斯坦·湯普森搶下了籃板,轉身一個傳球,直接找到了一個轉身朝著前場發足狂奔的林禹。

特里斯坦·湯普森的傳球要比拉里·桑德斯出色一點,他的傳球,直接給了一個提前量,林禹甚至都不用降速,加著速就衝過了中線,順勢接到了特里斯坦·湯普森的這記傳球。

就這樣,前場,還是勇士的隊標之上,林禹扔出了又一記他標誌性的Logo三分。

唰——!

“又一次反擊中的追身Logo三分,林禹又進了!”

“三分,又是三分入賬!”

“比分一下子就變成了41比46,騎士的落後,一下子就被追到了只剩下5分了……”

可以說,蒙塔·埃利斯的中投失準是致命的。

馬克·傑克遜的想法沒錯,這個時間點的勇士,每丟一個球,都是致命的,因為騎士的反擊實在是太過於犀利了。

但他就沒有想過,蒙塔·埃利斯合理的亂戰,真的能在騎士的防守之下,保證每球必進麼?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林禹追了這記追身的Logo三分之後,比分差距縮小到了5分,馬克·傑克遜雙手抱胸,站在場邊。

在他的督戰之下,勇士的又一波進攻,蒙塔·埃利斯咬著牙殺進了禁區,但他還是沒能甩掉德文·哈里斯的防守,籃下頂著德文·哈里斯和特里斯坦·湯普森雙重防守的他,一記上籃,再一次偏出了籃筐。

林禹飛奔衝到籃下,一把抓到籃板的時候,馬克·傑克遜鬆開了雙臂,坐了回去。

他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林禹抓下了籃板,又一波反擊。

勇士突然明白了,他們應該圍堵林禹,尤其是反擊狀態下的林禹。

但他們又忘了,林禹是有隊友的。

雖然騎士的這套輪換陣容並沒有合格的三分射手,無論是德文·哈里斯還是小卡,三分都很一般。

但反擊中,騎士並不需要更多的三分火力,林禹在圍堵中一個出球,找到了前場飛奔的德文·哈里斯。

德文·哈里斯接球,三步並作兩步的殺到籃下,上籃得手。

就這樣,43比46,騎士的落後,從最多時13分,到現在的3分,只花了不到三分鐘的時間。

雖然他們還處在落後的位置,但基本上,這場比賽,騎士是要逆轉他們原本的落後了。

因為勇士已經找不回他們第一節的狀態了……

為什麼說馬克·傑克遜的眼界太窄了?說得簡單一點,馬克·傑克遜在第一節他的球隊轟下了42分,以42比31的比分取得了11分的領先之後,並沒有意識到,他的球隊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領先,靠的是那套無厘頭的打法。

第二節,無厘頭的打法失效了,他立刻就棄用了這套打法。

問題就出現了,勇士常規的打法,是不可能單節轟騎士一個42分的,更不可能單節領先騎士11分。

換句話說,頂著壓力繼續無厘頭式的對騎士進行狂轟亂炸,說不定還有機會趁勢爆冷擊敗騎士。

但放棄無厘頭式的打法,那就一定是在投子認輸。

此刻的局面是,蒙塔·埃利斯也連丟了兩個球,再丟一個,就和暫停前的庫裡一樣了。

場邊,坐在板凳上的庫裡冷著臉,一副不想說話的樣子。

馬克·傑克遜就坐在他不遠處,似乎並沒有再叫一個暫停做出調整的想法。

就這樣,比賽繼續了。

球場上的蒙塔·埃利斯又一次掌控了球權,他急了。

自己上場之前,球隊還領先8分,一度比分還被拉開到10分。

但轉瞬間,這10分的領先就只剩下了3分,換誰都得急。

急躁的蒙塔·埃利斯,和庫裡一樣,隨手就扔了一記三分。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林禹,呃,其實勇士有另一個林禹,只是被主教練棄用了,但不管怎麼說,蒙塔·埃利斯都不可能是林禹,他的這記三分,沒有任何疑問的偏筐而出了。

幹拔的三分,籃板彈得很高,小卡卻靠著身高臂長的優勢,壓著克萊搶到了籃板。

籃板到手,轉身小卡就開始狂奔,他沒有立刻傳球,這是騎士戰術體系中的一環,除了中鋒和大前鋒搶到防守籃板需要第一時間傳球以外,剩下的球員搶到籃板都不用傳,直接轉身反攻就行。

小卡就執行了這個理念,他轉身反攻,勇士本就紀律性不強的防守,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了過去。

林禹卻從斜刺裡殺了出來,衝過中線之後,另一側接到了小卡的傳球,抬手,又一記三分……

唰——!

三分命中,轉瞬之間,勇士原本手握的兩位數領先,灰飛煙滅了。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民領主:我的史萊姆無限進化

江湖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