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走出城門,許哲想去看看明代的鄉下,既然身為一縣父母官,許哲還是準備為治下的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許哲走在鄉間的道路上,道路兩旁綠意盎然,麥田隨風搖曳。他看著四周的景色,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途徑一個小村莊,許哲看到幾位村民正在勞作,他便上前與他們搭話。

“諸位鄉鄰,今日天氣不錯,適合勞作。”許哲微笑著與他們交談。

村民們抬頭看了看許哲,又相互對視了一下,其中一位年長的村民說道:“這位公子,你是從城裡來的吧?我們這兒可是有名的貧瘠之地,生活不易啊!”

許哲收斂笑容,誠摯地說:“的確,我來自城裡,此次前來就是想了解鄉下百姓的生活,看看能否為你們做些什麼。”

村民們紛紛表示歡迎,年長村民說:“那我們就帶公子四處看看吧,讓您瞭解一下我們的困境。”

許哲跟著村民們參觀了村莊的土地、房屋、農田等,他發現村民們的生活確實十分艱難。回到村子裡,許哲請大家吃了頓簡單的飯菜,期間他請教村民們改善生活的辦法。

村民們紛紛表示,如果能有更多的土地種植糧食,提高農業技術,或許生活會有所改善。許哲記下了村民們的建議,他決定回到城裡後,設法解決這些問題。

臨別時,許哲對村民們說:“我會盡力為你們爭取更多的土地,請相信,我們的努力一定會讓生活變得更好。”

村民們感激地看著許哲,他們知道,這位年輕的縣令是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

許哲告別村民們,帶著滿滿的感慨回到了城裡。

許哲回到縣衙裡,直接走向自己的書房,看著縣令如此著急,跟隨的衙役們露出不解的神情。

“你說縣令大人這麼著急幹嘛呀?”一個衙役對另一個矮個子衙役說道

“我怎麼知道?不過,你看他進了書房,或許是有什麼重要的文書要處理吧。”矮個子衙役猜測道。

許哲回到書房,急忙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這是他前不久才兌換的。他翻到關於農作物的篇章,專心致志地閱讀起來,同時用書紙仔細地記錄下來。

“看來,提高農作物種植的方法,需要從土壤、氣候、肥料、種子等多個方面入手。”許哲邊記錄邊自言自語。

夜幕降臨,正當許哲全神貫注地研究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大人,吃點東西吧。”一個溫柔的女聲問道。

“哦,是萃娘呀。”許哲將手中的毛筆放下起身答道。

開啟房門,看著萃娘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麵條站在門外,萃娘是許哲的丫鬟,她乖巧懂事,一直照顧著許哲的生活。雖然許哲是個縣令,但他並沒有什麼架子,和萃娘關係很好。

“把麵條放在書桌上吧”許哲側身讓萃娘進來。

“好的,大人,要是有什麼事,就隨時叫我。”萃娘輕聲說道。

許哲點點頭,繼續沉浸在他的記錄中。他知道,作為一個縣令,他需要為百姓負責。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是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的關鍵。

許哲深知,自己作為一名縣令,不僅要治理好縣城,更要關心百姓的生計。他明白,只有讓百姓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許哲發現土豆和紅薯等作物對土壤和氣候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適當的灌溉和施肥,就能夠生長得非常好,許哲計劃試種一些土豆和紅薯,但是現在這個時候百姓怎麼會相信這些沒有見過的種子。

想了想,內心還是決定透過縣裡的富紳大戶來對這些農作物進行推廣,他深知,縣裡的富紳大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援,縣裡的發展定能更上一層樓。

陽光初升,古代衙門的大門緩緩開啟。門前的石獅子威武地守護著這方土地,彷彿在告訴百姓,這裡是公正與公平的象徵。街道兩旁,古樹參天,綠葉在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伴隨著遠處傳來的鳥鳴聲,給這寧靜的清晨增添了幾分生氣。

衙門內,官吏們早已忙碌起來。他們穿著官服,手持卷宗,穿梭於各個房間之間。書童們忙著整理檔案,筆墨紙硯擺放得整整齊齊。偶爾傳來幾聲咳嗽聲和低語,卻並不影響這裡的秩序井然。

許哲坐在縣衙的公案前,手裡把玩著一隻玉筆,眼神深邃。他是個聰明人,知道在這個富紳大戶雲集的縣裡,要想治理好,光靠法律是不夠的。他需要更多的資訊,更多的瞭解這些富紳大戶的底細。

“大人,已經安排下去了。”一個身穿黑衣的捕快進來稟報。

許哲點點頭,放下手中的玉筆,“很好,告訴他們,要仔細查,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捕快應了一聲,轉身離去。許哲的目光又落在了公案上的那堆賬簿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世華唐

步兵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