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將兩碗水盆羊肉放下不久,陶時就帶著胡餅回來了,還未等他坐下,就聽到旁邊有人高聲叫到:“呦,這不是陶志才嘛,又在這騙吃騙喝了?”

張偉循聲望去,只見幾個打短工模樣的男子,正推著小推車在旁邊歇腳,其中一人滿臉揶揄,很顯然剛才開口的便是他。

陶時顯然與這群人也熟識,動作極為誇張地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呸,吳老二你狗嘴裡吐不出象牙,我好歹是個讀書人,我憑本事吃到的飯,怎麼能叫騙呢!”

此言一出,立刻引得那群人鬨堂大笑起來,陶時也沒再理會他們,猴急地一屁股坐下,將胡餅遞給張偉,抓起筷子就開始幹起飯來。

臥槽,饢!

張偉看著手中的胡餅,沒想到自已還能看到一個熟悉的東西,新疆的特產烤饢,與後世那種厚實麵餅一樣的饢相比,這種胡餅稍微薄些,也烤得更焦一些。不過後世的饢都喜歡加洋蔥末,這個時代沒有洋蔥,上面就只撒了芝麻和香料,雖然硬了些,但就著羊湯吃剛好。

如果說張偉的吃相算是正常的話,那陶時則可以用一句狼吞虎嚥、惡狗撲食來形容了,張偉這邊一半都還未吃完,陶時就已經將自已那份水盆羊肉給消滅乾淨了。

“啊~,舒坦!”陶時滿足地呻吟了一聲,挽起打滿了補丁的袖子,狠狠地擦了一把嘴邊的油光和湯汁,隨後起身端著碗垛在了灶臺上:“店家,再來份羊肉,量大點,別缺斤短兩的!”

等他回來坐下,看著眼巴巴盯著張偉手中胡餅的陶時,張偉主動把另一個胡餅遞了過去:“你好歹也是東都學院的學生,怎麼跟餓死鬼投胎似的?”

陶時奪過胡餅,上去就咬了一大口,鼓著腮幫子,含糊不清地說道:“東都學院的那幫人就是群窮鬼,自從國子監(隋唐時國家教育管理機構)搬到長安後,國子監的司業(官職,從四品下,為國子監次官,常設兩人)就打著經費不足的名義,剋扣了朝廷發給東都學生的補貼,現在更是連飯都不管了。”

陶時:“我當初來洛陽時家裡就湊了十兩銀子給我,連買筆墨紙硯都不夠,要不是我機靈,早就餓死在洛陽街頭了。”

張偉:“那你為何當初不直接前往長安求學呢?”

陶時翻了個白眼:“瞧你這話說的,是我不想去嗎,長安國子監總共只有四百五十個學生名額,那些達官顯貴的子弟都安排不過來,哪有我們這些寒門士子的位置。”

張偉也起了好奇心,繼續問道:“那東都學院呢?”

“東都學院?”陶時搖搖頭,嘆氣道:“自從經費削減後,一切都向錢看齊了,八十三個名額基本都被富家子弟給佔去了,像我們這樣的都是附生,算不得數的。”

張偉:“長安的國子監也有附生嗎?”

陶時:“有,多著呢,長安的求賢館人滿為患,擠都擠不進去呢。”

張偉:“求賢館?”

陶時:“安樂公主,也就是長公主開的一家會館,專門用來接濟那些寒門士子的,有時候長公主也會從中選擇一些有真才實幹之人,推舉到朝中為官。”

“入朝為官,這長公主有這麼大的能量嗎?”張偉有些好奇的問道,畢竟受古裝電視劇的影響,在張偉眼中,公主這種東西,其實並沒有什麼權力,更多時候只是聯姻的工具罷了。

至於真實的歷史中,其實也差不多,某些特別得寵的公主雖然無人敢惹,但也無法輕易干涉朝局和政治,幾千年也就出了個太平公主有很高的政治天賦,但最後不還是被唐玄宗李隆基給弄死了,自那之後,歷朝歷代的公主就基本是當花瓶在養了。

陶時:“長公主打小就頗受皇上喜愛,這些年更是安排了不少親信黨羽入朝為官,在朝中也頗具勢力。”

張偉:“既然如此,你為何沒去那求賢館,反而跑到東都學院來了?”

“人太多,沒擠進去。”說到這,陶時壓低聲音說道:“長公主乃一女子,所作所為野心太甚,她不會有好下場的,我為啥要上一條註定會沉的船?”

“陶兄高見。”張偉乾巴巴地應了一聲,見陶時似乎不想多說,便換了個話題:“陶兄來東都學院求學,是為了科舉嗎?”

張偉記得隋朝時便有科舉了,只不過隋朝的科舉比較坑的一點是,學子想參加科舉,必須得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薦才行,本質上還是世家大族和官宦權貴的遊戲。直到唐太宗李世民上位,才更改了這個規定,學子可以自薦參加科舉,這才有了李世民的那句“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矣”,至於那些鄉試、會試、殿試,則都是後面歷朝歷代完善的結果。張偉之所以這麼問,就是想看看那位穿越過來的隋煬帝,有沒有完善這個制度,以更好的選拔人才。

陶時:“張兄這話說的,無論是長安還是洛陽,那些來求學的學子,哪個不是為了科舉,以求得金榜題名,入朝為官?”

張偉皺眉:“只有長安和洛陽的可以參加科舉嗎,那地方上學院的學子呢?”

陶時搖頭:“自然也是可以參加的,只不過各郡的學院,推薦名額有限,再加上有些地方路途遙遠,那些人怕錯過三年一期的科舉,便都湧到長安和洛陽來了。”

張偉:“科舉三年一期,一次錄取能多少人?”

陶時:“三百人。”

“那也不少啊。”張偉點頭,這個數字倒與後來的幾個朝代相差的不大,畢竟官位就那麼多,總不能是個人就安排吧。

“多麼?”陶時則冷笑一聲,接著說道:“這三百人裡,還要算上世襲蒙蔭、權貴推薦和高官門生,張兄覺得留給我們這些寒門士子的位置能剩多少?”

張偉:“這……”

陶時似乎有些傷感:“就算你真的金榜題名,沒背景沒門路,大機率是被安排到文昌閣和翰林院去抄書記史,熬到頭髮都白了,才能得到一個官位,你說這些寒門士子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上將潘鳳,殺敵就能變強!

一二與布布

星辰之下,你我皆不平凡

塵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