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張偉:“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橋公:“何為仁?”

張偉:“子曰:克已復禮為仁。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

橋公:“我問的不是書裡的內容,我在問你,何為仁?”

張偉愣住了,你這考試怎麼還超綱的啊,在略微思索後,張偉答道:“仁是指關愛他人的仁愛之心。”

橋公:“錯。”

張偉:“仁是一種道德標準?”

橋公:“錯!”

張偉:“仁是一種精神境界?”

橋公:“錯!!”

張偉皺著眉頭,在沉默片刻後,才小心翼翼地說道:“仁是君王用來統治、教化萬民的工具?”

“錯!!!”橋公徑直推門走了出來,將那本論語又扔回給了張偉:“你記住,仁是用來保護自已的武器,你將此書讀懂後再來找我吧!”

張偉不可思議地看著回到牢房的橋公,滿臉都是一副見了鬼的表情,臥槽,您老原來真是來度假的,連牢房都可以隨便進出,那你來坐牢到底圖啥?

“仁是用來保護自已的武器?”張偉抱著自已的那本論語,眉頭緊鎖,這個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見。

在過往所接受的教育中,他們被告知要講文明、懂禮貌、有愛心,要懷著正義心去幫扶弱小之人,因為這些良好的品德,可以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好,卻從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東西可以成為保護自已的武器。

就在張偉百思不得其解之時,斜對門的趙御史喚道:“嘿,小子,想知道為什麼嗎?”

張偉向趙御史拱手行禮,隨後誠懇謙遜的說道:“草民見過御史大人,在下愚鈍,還需勞煩大人為我解答。”

“不錯,還挺懂禮貌,”趙御史滿意的點點頭,接著咧嘴一笑:“小子,我就送你兩個字,利益,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的獲取,都是利益,我就說這麼多,剩下的你自已慢慢去想吧。”

張偉:……

操!你們這些人說話怎麼跟龜蛋一樣的,個個都在打啞謎。

“多謝御史大人,小子受教了。”饒是如此,張偉依然向趙御史道謝,因為這是最基本的禮節。

當一個社會地位,哪怕是曾經的社會地位比你高的人,提點你之時,你必須抱有一顆聆聽和感激之心。因為他本可以不管,卻還是教給了你一些道理,好讓你在想通之後,可以少走很多年的彎路。

雖然張偉到現在還是一頭霧水,但幸好蹲大牢,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他有的是機會慢慢去想,但給比自已地位高的人,留下一個好印象的機會卻是稍縱即逝。

“嗯,”趙御史坦然接受了張偉的感謝,隨後似喃喃自語的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趙御史搖頭晃腦地說完,隨後又突然高聲叫道:“不行,我得繼續上書,我要噴死他!”

張偉看著人來瘋一樣的趙御史,正考慮著要不要關心下他的精神狀態,就聽到了監獄大門開啟的聲音。

張偉趕緊往牢房裡面縮了縮,很顯然,剛才的動靜肯定是被獄吏聽到了,大理寺的監獄是禁止囚犯相互交談的,這要是被抓到了,絕對沒好果子吃。

張偉正準備提醒趙御史一句,轉頭卻發現趙御史已經蒙著被子躺在了床上,一副還沒睡醒的樣子。

張偉:叉,御史大人你的動作也太快了點吧!

張偉也急忙翻開手中的書,裝出一副認真學習的模樣,然後他就看到燕翼被獄吏帶著,丟進了自已的牢房。

什麼情況,長公主是被人做了嗎?

張偉吃驚的看著燕翼,但獄吏在一旁,他也不好開口詢問,只得和燕翼在牢房裡大眼瞪小眼。

獄吏:“你倆就關一個牢房吧,不準打架鬧事!”

說完,獄吏鎖好牢房門,就離開了,張偉則一直等獄吏出了監獄大門,才開口問道:“你怎麼也被抓進來了?”

燕翼盤膝坐下,一本正經的說道:“不是跟你說過嗎,我會想辦法進來與你會合的。”

張偉則一臉懵逼的看著燕翼,不是,你就想了這麼個辦法,進來陪我一起坐牢?

似乎是看出了張偉的心思,燕翼接著說道:“裴寂今天來找我,問你為什麼會出現在陛下的壽宴現場。”

“然後呢,你招了?”張偉發現,裴寂不愧是大理寺的少卿,第一時間就看出了整個事件最大的疑點,那就是張偉他一介平民,是誰幫他進入的廣運潭臺閣,直抵皇帝御前的。

燕翼:“沒有,我當著他的面,在朱雀大街掀了八個姑娘的裙子,他就把我抓進來了。”

“你可真是個人才。”張偉頗有些哭笑不得,你這是什麼腦回路,並且按罪行,你應該跟那個採花大盜關一個屋。

燕翼:“多謝誇獎。”

“等下。”張偉又想到了什麼,對燕翼說道:“你怎麼能保證,裴寂會將你丟進大理寺的監獄?”

不怪張偉有此一問,要知道在隋唐時期,耍流氓調戲婦女,可是相當嚴重的犯罪行為。一般會被歸類為姦非或猥褻,視具體情況而定,判處杖刑、徒刑、流放和死刑。

這事就不該大理寺管,就算燕翼是長公主府上的騎曹,也應該先被丟進長安的大牢,由京兆尹和長安令定罪後,再將公文遞交給大理寺批覆,按流程,他根本就不會出現在大理寺監獄中。

燕翼只用一句話就解答了張偉的疑惑:“因為裴寂是個聰明人,不然他也不會讓人把我倆關在一起。”

張偉:“好吧,那外面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燕翼:“沒什麼情況,所有人都在觀望,但公主昨晚已經安排了不少人出去,要將你告御狀的訊息傳遍四方,尤其得讓那些來服徭役的人都知道,有人冒著殺頭的風險,就是為了替他們要回屬於他們的東西。”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盛唐

牛凳

五龍同朝:朕只想戰死邊關

證道青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