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民眾驚喜的是著陸的熱度還沒有完全消退的時候,又一則訊息被爆了出去,將月球月面科學考察站的相關新聞訊息再次拉上熱搜。

那就是浩宇航天決定,將會在與多個直播平臺進行合作,在這些直播平臺上面進行月球月面的全程直播畫面。

這則訊息猶如水中拋石,瞬間引起了巨大波瀾。一時間,整個網際網路上都沸騰了起來。

不光是國內民眾,國外民眾也非常期待,甚至一些民眾紛紛請求浩宇航天能夠在國外設定直播間,進行全程直播。

國外的一些大型直播平臺和社群也紛紛與浩宇航天進行聯絡,希望能夠獲得海外地區的直播版權。

除了網際網路上,國內外各大媒體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紛紛稱讚這將會人類航天史上的第一次。

當然,有稱讚的自然也有批評詆譭的,比如海外某反動媒體,就說這是浩宇航天在對外秀肌肉,宣誓月球主權,並且在擺脫和洗清自己進行軍事活動的陰謀。

還有一些腦殘國內外網友們,認為這不過是浩宇航天精心準備的一場秀罷了,屆時所有的畫面都是CG特效,因為浩宇航天那這艘月球貨物運輸系統的著陸器已經在月球上墜毀了。甚至還有人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面曬出了所謂墜毀點前後對比圖片。

不過很快,這組圖片就被大神拔出並且闢謠,這是三鍋2019年所發射的那艘月船二號無人探測器著陸失敗墜湖前後的圖片,然後被別有用心之人翻出來進行拼接,炮製出來了所謂月球貨物運輸系統著陸器墜毀的相關新聞。

儘管是已經有人進行了闢謠,可是很多人還是不相信,甚至很多媒體還是沿用謠言進行報道,對於真相卻置之不理。

這也難怪,當西方看到我們國家所取得的輝煌成績的時候,他們在酸楚嫉妒的同時,又不願意承認,更不願意低下他們那傲慢的頭顱,所以只能置之不理,甚至還會心裡扭曲來進行汙衊。

所謂的紅眼病,也不過如此嘛。

當然了,這些影響不了浩宇航天前進的步伐,更影響不了吳浩他們。

所以的專案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隨著大型資料天線系統架設完畢,這也讓浩宇航天可以不透過中繼衛星就可以直接與月球進行聯絡。

當然了,這也是有要求的,最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月球必須在頭頂上面能夠看到,這樣才能夠與月球建立直接聯絡。若是月球被地球所遮擋了,在地球的另一面,那麼就只能透過地球上面的中繼衛星進行聯絡了。

我們知道,無線電訊號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從月球上傳播無線電訊號到地球大概需要13秒。這是直接連線,但是呢通常情況下,卻沒有這麼短,主要是因為需要經過中繼衛星和地面站進行中繼轉發。

比如現有月球月面的探測器發射訊號到環繞月球飛行的中繼衛星上面,再由中繼衛星對訊號進行中繼轉發,將訊號轉發到位於地球各處的地面接收站,然後再有地面接收站將訊號傳輸到京城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又或者其它指揮控制中心,這樣一來時延就比較長了,至少需要127秒。

當京城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接收到訊號,然後發揮指令,這由至少需要127秒。這一來一去,整個來回就需要254秒了。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傳統的探測器進行遙控的時候非常的緩慢,半天才動一下,就是因為時延太長了。

為了時延這個問題,就必須得減少訊號中繼傳輸的次數,這樣一來從地月之間的通訊時延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這才會在月球上部署假設這臺大型資料天線系統,透過它就可以直接與地球的地面站進行聯絡,而不需要透過中繼衛星。

只需要月亮出現在地面站上空,就可以與月球上的這臺大型資料天線系統進行連線,並實現低時延榮通訊。

至於白天和其它的日子,則完全可以透過部署在地球軌道上門的中繼衛星進行訊號中繼轉發。相比於月球軌道上面的中繼衛星,地球軌道上的中繼衛星體型更大,功率更強,資訊處理迅速,因此能夠大大降低時延。

經過周嚮明他們技術團隊測試,地月之間的單向通訊時延可以控制在兩秒左右,雙向時延則就在四秒左右,這算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範圍。

而透過地球軌道上面的中繼衛星,可以將與月球的單向通訊時延控制在五秒左右,雙向時延則是控制在十秒左右,這也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範圍。

更重要的是,透過地面站和中繼衛星,周嚮明他們可以建立不間斷的即時通訊系統,這個通訊系統可以不受其它因素干擾,保持與月球的實時通訊。

因為連續不間斷的通訊連線,這也讓他們可以實現對月球上面的相關設施裝置進行遠端遙控操縱。比如就可以透過操控送上月球的這臺智慧操控機器人,利用它自身所攜帶的機械臂進行遠端作業。

雖然說存在一定的時延,但是不會間斷,十分穩定,在透過智慧系統進行處理,這就相當於我們在操控十秒後的機器人一樣,雖然機器人相應的比較慢,但是每一步都在掌握之中,因此不會出現問題。

而為了更方便對於這臺智慧操控機器人的控制,技術團隊為這臺機器人設定了多種遙控方式,比如手把手的直接遙控方式,還有就是指令式遙控系統,以及目標式遙控系統。

指令時遙控系統,則透過相關的指令下達,讓這臺機器人來完成相關的動作。目前世界上所有在地外星球的無人探測器,都是採用的這種指令遙控方式進行操控的。

而目標式遙控系統,則就是藉助人工智慧系統向機器人下達相關的命令,然後交由機器人來負責執行。這種操控方式有點像是我們人類在向下屬下達相關的命令,讓他們執行一樣。

需要機器人能夠理解人類的所下達的相關命令,並根據命令來生成自主的應對解決方案,從而來進行執行。

這種難度更高,但卻更為方便,目前這臺智慧操控機器人就能夠透過這種方式進行遙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有種錄

青眉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