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一番介紹之後,接下來按照安排則是組織這些客戶代表們對於整個基地進行一番簡單的餐館。

首先眾人來到的則是基地的一個展覽館或者說展示大廳,這裡呢所展示的則是這座基地的發展史。之前其實是沒有這個展廳的,只不過後面遊客多了,為了能夠讓遊客們以及前來參觀考察的客人們對於這裡有一個較為詳細的瞭解,所以這才佈置了這個展廳。

也因此,很多客人的參觀之旅都是從這個展廳開始的。

首先映入眼簾的則是則是一個集裝箱,上面鏽跡斑斑,並且還被畫著很多五顏六色的塗鴉。集裝箱被蓋在過,上面有窗戶,裡面呢也有床鋪,以及一些設施。

講解員呢也是衝著眾人熱情的講解了起來,這一下眾人這才知道,原來這是這座基地最初的員工宿舍。因為這裡最初是一片沙漠,條件非常艱苦,所以最初的建設者和員工們只能搭建這種簡易的活動板房以及這種舊集裝箱所改造的臨時房屋居住。

而吳浩呢也在這個時候衝著眾人笑著介紹道:“最開始的時候這裡全都是一片沙漠戈壁,沒有一點生機。方圓數十公里內能夠看到的都是一些沙漠中的駱駝刺還有一些零星的耐旱植物。

夏天這裡地表溫度可以達到六十多度,而冬天呢這裡的溫度則能夠降到零下二三十度。並且這裡還常年常年伴隨大風,尤其冬天,寒夜裡面的大風可以讓在野外的人幾個小時內凍僵。而春天呢,大風捲著沙塵,遮天蔽日的,可以說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既然為此,那麼為什麼你們要將這座研究基地設立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呢。來自於非洲的艾塞亞將軍聞言詢問道。

聽到這位艾塞亞將軍的問題,吳浩笑了笑回答道:“原因很多,首先也是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成這裡地廣人稀飛,方圓上百公里之內少有人煙,而這呢就給了我們足夠的空間施展。

我們可以在這裡建立機場,實驗室,製造工廠,還有外圍的發電站實驗場,靶場等等設施,這是在中東部地區無法實現的。

這其二呢,因為這裡少有人煙,所以更加適合保密,也更符合一些實驗條件。比如我們這裡會從事一些高精尖研究,這些技術研究成果呢,卻很容易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以及海外想要奪取的目標。

在這裡環境比較簡單,所以有心之人很難打我們的主意,更不用說能夠得手了。

其次,這裡會從事一些危險的實驗,比如一些實彈打靶實驗,還有我們進行一些化學,生物,醫藥方面的研究,這些都需要遠離人群呢,從而保證這裡的危險物質不會影響附近的人們。

這最後一點呢,則就是這裡的環境,因為常年乾旱,所以非常適合一些裝備設施的存放,從而不會像中西部地區擔心裝置設施受潮故障。

當然了,最最主要的是因為這裡的土地足夠便宜,我們不用支付昂貴的地價。”

哈哈哈……

聽到吳浩的話,在場的眾人紛紛笑了起來。

緊接著在導遊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了一組照片的面前。這些照片記錄著這座基地在各個時代一些有著紀念意義的標誌性照片。

最後,眾人來到了一副衛星地圖面前,這是兩張衛星地圖的對比圖。第一張衛星地圖上面,這裡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土色,蔓延的沙丘,以及那看不到半點升級的戈壁灘。

而第二張衛星地圖之上,則是在同樣的地方出現了一大塊綠洲。這兩張照片一對比,簡直是滄海鉅變。

很難想象在這麼多的時間內,吳浩他們就能夠在這片毫無生機的沙漠戈壁上面建造出來了一塊綠洲。綠洲內植物茂盛,各種建築物和設施分散其中,以及那引人注目的人工湖。

在沙漠中,建造形成這麼大一座人工湖,這麼大一片綠洲,則卻是是一項偉大工程。

而對於這一方面,來自於西亞的拉世德將軍特別感興趣,他衝著吳浩說道:“吳閣下,我們的國家同樣是建立在沙漠之中,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與沙漠作鬥爭,希望能夠在沙漠中建造更多的綠洲,讓我們的國家不再荒涼,不再貧瘠,而是變得充滿綠色。

所以我很難想象貴方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建造這麼一大片的綠洲,這裡面有什麼秘訣嗎,我非常感興趣。”

聽到拉世德將軍的問題,吳浩笑著講道:“其實能夠形成這麼大一片綠洲,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水源了,大家在衛星地圖上面所看到的這座人工湖,它其實是我們透過地下管道從上百公里外引水過來的,並且不斷擴大的結果。

有了水源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水源來進行植樹造林了。為了能夠確保這些水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我們佈置了一套非常詳細的水源灌溉管理系統。

滴灌系統大家都知道吧,我們這套系統就是透過滴灌系統改進而來的,它有很多級管道以及眾多感測器以及控制系統所構成的。

透過大小管道,我們可以將直徑五毫米的毛細管線鋪設在沙子裡面。這些管線上面會有特殊的滴水孔,它會不斷的向外伸出水珠。

而每個滴水孔所在的就是一棵樹的根部,這樣一來,這棵樹就會在成活生長階段能夠獲取充分的水源,從而保障這顆樹的成活。

我們在這些區域部署了眾多的土壤溼度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可以根據土壤中的溼度從而來調整滴水孔的出水量,從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水源。

除了這樣一套智慧滴灌系統外,我們還在積極的培育耐旱植物,像是外圍的很多植物,這些都是通給我們轉基因和基因編輯技術所培育出來的耐旱植物。

比如我們培育出來了一種耐旱竹子,它的種子或者說幼苗,可以在種植後一個周就可以整成幾米高的成年耐旱毛竹。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竹子的快速生長基因移植到一些其它的耐旱植物上面,從而讓這些耐旱植物也能夠擁有竹子一樣的生長速度。

這些我們的耐旱植物研究實驗室裡面就培育的有,大家待會兒就能夠看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與智而謀

K蕭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