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令閣位於咸陽城北,距離咸陽城內城,還有很長路程,中間有官路馳道相連。

馳道兩邊街道,各有府衙官邸,並無硃紅赤紫的高門大戶,都是小官小吏居住所在,以及諸子百家世俗駐地。周圍閣樓不高,太史令閣處於其中,並不出奇。

外面打眼瞧去,太史令閣大門臨街,周圍錯落著幾座宅邸院落,居住之人並不多,街上也是稀稀拉拉的幾個人,特別是此時天寒地凍,行人更是稀少。

無心走樁不停,樁法熟絡之後,還有分出心思,看著身旁的祖父。

幼時記事起,直到現在,祖父的樣貌並沒有多少改變,好像時間在他身上不存在的一樣,僅僅只是染白了幾根鬢髮,並不曾損其風采半分。如果自己修煉有成,是不是也可以像祖父這樣,可以容貌不變。

呂培文身材微胖,稜角分明的臉上,一雙睿智深邃的雙眼,總是帶著笑意,黑白摻雜的鬍鬚隨風而動,要是手中多了一本啟蒙書,活脫脫一個教書老學究,絲毫沒有之前在太史令閣那種睥睨天下,又好似老頑童的樣子。

給無心詳細解釋完武道修煉的一些事項之後,好像記起來極其重要的事情,停下腳步,指著大秦帝朝的馳道,神秘莫測地問道:

“無心,你仔細看這馳道,縱橫交錯,九經九緯,貫穿大秦之地,像什麼?”

書中記載,五百多年以來,無數大秦勞工民夫夯實黃土,用河間激流沖洗無數年的碎石砂礫,煉石淬火,得到更細碎砂石,裹著“山上土”“人間木”“五穀水”,鋪在黃土之上,才能將馳道築牢,築成初形。

再由諸子百家和其他世俗宗門弟子,製作統一陣基樣式,挨個釘在馳道上,一是統一了馳道寬度和馳道陣基,再者是補全馳道五行,構成陣法。最後將一段段馳道連線起來。至此,大秦馳道才算築造成功。

大秦帝朝馳道,即使一處陣基破損,朝廷主管馳道的少府少司,便能立刻察覺,下屬司正便會立刻修補破損之處。

大秦帝朝疆域縱橫千萬裡,廣袤浩瀚,廣瀚無邊,城池重鎮不知幾何,郡縣鄉不可計數,這樣縱橫的馳道貫穿整個疆域,這僅是依靠大秦帝朝的一國之力建造的。

比鄰的大乾皇朝,依附於中州五院之一天劍院存在的世俗皇朝,是“山上”大宗大派,為穩固天下扶持的皇朝,國力僅次於大秦帝國。即使是大乾皇朝,都沒有這樣的國力,建造貫穿整個疆域的馳道。

因為有這樣的馳道,大秦帝朝軍伍的供給速度極快,所以才無往不勝,歷經多代,才打下來數萬裡山河疆域。

疆域擴充套件到哪裡,馳道修建到哪裡。

無心自小讀書,對大秦帝朝的歷史也是頗有了解,這些一般大秦蒙學書塾孩童,都知道的歷史,祖父為何突然提及?

無心保持步履不停,前後腳步剛剛一尺距離,穩步而行。

冬日逐漸昏晚,看著越發冷清的街道,無心細細思索祖父的話。

馳道是大秦帝朝的命脈。

大秦帝國是唯一世俗中,能與“山上”大宗教派相互抗衡一二的帝朝,地處於大乾皇朝以南,東面與大楚皇朝相接,更南邊的邊關與妖族相接,

至於西邊,是西蜀國。這些年在大秦帝朝的蠶食下,西蜀國已經撤去了皇朝,自稱西蜀國,甚至不敢自稱西蜀王國。

數百年來,人間域與妖域相接之處,人妖大戰愈演愈烈。

大勢之下,大秦帝朝與山上宗門一邊相互暗自爭鬥,一邊聯合抵抗妖域妖族,所以大秦帝朝才有山上宗門之人出任官吏,一邊是鎮守大秦,一邊是協助大秦抵抗妖族。

同時,山上宗門、人間五院之一天劍院,所扶持的大乾皇朝,道院扶持的大楚皇朝,在南邊和東北方向,不斷牽制大秦帝朝軍隊國力。

五百年來,大秦帝朝三面戰火不休,唯獨西南西蜀之地較為寧靜。

數世帝王之功,造就了大秦盛名。大秦帝朝強盛至此,也是人間皇朝頂點。

貫穿整個疆域的馳道,就像是一張網,不僅網羅了大秦疆域,更是在祖龍轉世的皇帝執政之後,以十二都天門陣和馳道,鎮壓大秦帝朝。

所以不管是修真之人,還是世俗凡人,甚至穿行人間域各地的飛舟,只要在大秦之地,那就在這張網上,都要受到約束,修為越高,約束越強。

而咸陽城內的那條祖龍穩坐中央,執掌四宇。

這些都是有據可考的歷史,雖然與無心一些記憶的歷史相比較,十分混亂,但無心都能透過書中記載所瞭解,至於書中之外的,無心倒是很少知道,只能試探對答:

“這像一張網,一張包裹著整個大秦的網。”

呂培文看著無心思索良久才說出的這句定論,希望是無心能以“山上”修真者的眼光看待大秦帝朝,不至於侷限在大秦帝朝的這片地方。

這多少有點為難無心這個只有八歲的孩子,望孫成“仙”的呂培文,是有點急躁了。不過他的用意不在於此,等無心回答後,順勢接著問道:

“那是不是也包裹著大秦的天上地下呢?”

厚重的聲音輕輕蓋住了少年的聲音,緊接著說道,

“那是不是更像是人體經脈,馳道連線著大秦帝朝各處。大秦各地重鎮,又修建在馳道交匯的關鍵地域,是不是像是人體竅穴。如此再看我們腳下的大秦帝朝,怎麼樣?”

無心心中微震,這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解釋,少年早慧,卻難以理解五百年帝朝的驚天謀劃,無心從祖父這裡聽到不一樣的大秦。

活了數千年的老爺子,看著數百年前,自己在粗布上繪就的陣法構思,經過大秦數代帝王,如今成了聯通千萬裡山河的馳道陣法,越看越喜歡,越看越清楚,越看越驚心。

只是大秦再也容不下自己,也容不下無心。

大秦帝朝的那位祖龍皇帝,不允許有這樣修為高深,又對大秦馳道構築的陣法瞭如指掌的呂家老爺子。

無心心思急轉,心中不覺多少驚奇,反倒是畏懼異常。如此說來,大秦帝朝萬里疆域,馳道縱橫,其上陣基遍佈,這樣的馳道構築成陣法,這樣的十二都天門陣威力何其驚人?

它又網羅四方,難不成這個陣法,也像青松古畫般生了靈智,成了精怪?

這算是一個活著的陣法大網?

如此說來,又有幾個人能逃脫這個大網。

那自己身處其中,如何能逃離?

跟那蓮池中的魚兒,還是沒有分別。

無心覺得,自己還在更大的池子中。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聊齋世界長生不死

西瓜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