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大明洪武皇帝榮登皇帝寶座!”

姚廣孝站直身體,正色大聲道。

一語落下,江策頷首坐在龍椅上,雙手按在扶手上,面色平靜。

百官則分了文武兩列,文官在左,寓意輔助天子治世經國,武將在右,寓意為天子手中利劍,劍尖所指便是軍隊所向。

文臣排頭是張居正,武將排頭則是徐達。

隨著文臣武將站好位置、恭敬跪下後,姚廣孝才開始大聲宣讀詔書,

“吾皇順天應人,君臨大位,蒼生鹹仰;

吾皇秉聰明睿智之姿,備聖神父武德,出身不凡,卓冠群倫;

初無盡地一人之階,而致普天率土之會:

東平倭寇,南征大乾,北伐燕雲,猶大旱之望霓;

外攘內安,措顛連而執衽席;

兵威所向,靡堅不摧;

德意所加,無遠不服;

平群雄而潛亂息,掃六合而煙塵清;

拯其塗炭之氓,布以寬仁之政;

人心所向,鹹鼓舞於謳歌;

偃武修文,開太平於萬世;

制禮作樂,妙化育於兩間!”

念畢,姚廣孝收起詔書,又拿著龍璽抬步上殿走到江策身前,恭敬跪下,雙手奉上龍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下群臣皆跟著喊道。

“眾卿平身!”

江策站起,接過龍璽看了看,隨即交給旁邊的宦官。

至此,登基大典已是圓滿結束,剩下的便是分封功臣了。

“徐達、張居正接旨!”

“末將(微臣)在!”

徐達單膝抱拳下跪,張居正則是雙膝跪拜而下!

“徐達,你開國有功,收復燕雲失地有功,授太傅官銜、封魏國公!”

“末將徐達,拜謝陛下,陛下聖明!”

徐達不掩激動地拜謝道!

“張居正,你治理國家政務有功,玄武關等地欣欣向榮,幫助燕雲土著開墾荒土,為大明打下未來糧食富產的堅實基礎!”

“授內閣首輔,兼任吏部、戶部尚書,朕特許你必要時,對於各地有貪腐嫌疑的汙點官員,先斬後奏!”

江策對張居正的信任,以及能力的認同,由此可見!

“微臣拜謝陛下,必為大明鞠躬盡瘁!”

張居正同樣神色動容地拜謝道!

兩位開國功臣的分封之後,便是趙雲、李廣、岳飛、劉震以及荊軻等人。

武將們除荊軻外,都獲得了不小的封地,只是沒有賜國公封號。

而荊軻則被授任錦衣衛指揮使,直屬江策,統領十萬錦衣衛。

至於魏徵等文臣,都按照相應的職位,委以重任。

唯有姚廣孝這一唯恐天下不亂的妖僧,讓江策有些頭疼,不知該授予其什麼官職。

畢竟他可是“靖難之役”的締造者,真要給個實在的大官授任,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什麼合適的。

“姚廣孝,朕命你為僧錄司左善使,負責輔助張居正編造典籍、處理政務。”

想了許久後,江策才委以一份權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虛”職。

想來有張居正壓他一頭,這妖僧就會收斂許多了。

功臣們論功行賞分封結束,江策宣佈下朝,武將們領著各自的軍隊,暫時都在金陵城內的三處典軍校場內休整。

下了朝,江策留張居正、姚廣孝和魏徵在御書房商議國事。

治世經國這等繁雜無比的瑣事,放在朝堂上講太費心力和時間,只和幾個文臣商議,便輕鬆多了。

“如今大明正式建立,百廢待興啊,兩位愛卿有何見解?”

江策略帶憂愁道。

雖說民間對自己的呼聲頗高,但吞併大乾之後的政務,都需要時間去處理。

即便張居正能力再強,也是分身乏術,不能操之過急。

而且,沒幾天就到冬天了,北邊的燕雲等地眼看著也需要不少物資過冬,兩邊的事情都急迫得很。

“陛下,當務之急是各城各地的民生要事。”

“百姓們剛從大乾子民變成大明子民,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我們可以趁這個期間,制定相關惠民國策,讓百姓們看到陛下您的仁心。”

“另外就是除卻民生方面的事情外,大國工程相關的專案,也應適時推進了。”

“如在金陵與陵城修建一條直通東海海口的運河,往後咱們不管是貿易還是調撥物資,都方便許多,也不會勞民傷財。”

張居正切實建議道。

這雖說是工部的事情,但他習慣了大包大攬,也將其考慮在內。

“工程大事不是小事,目前大明並無雄厚的底蘊支撐修建運河這等大工程完工,此事再議。”

江策保留意見。

他也知此事百利而無一害,但北有金國憂患未除,西有大唐虎視眈眈,都不得不防。

“陛下,若是工程無法推進,那便先搞好民生大事,百姓們有了餘糧,才能帶動國家經濟發展。”

張居正再次提議道。

“不如解開戶籍政策,讓各城人口自由定居,同時廢除大乾遺留的‘黃冊’制度,讓百姓們不再侷限於戶口規定的職業。”

“張居正,你認為如何?”

江策的提議讓張居正雙眼一亮。

戶口的限制解開,能夠極大解放百姓的生產力,提高百姓勞動的熱情,並不再是按以往政策的劃分,士兵的兒子還是士兵、農民的兒子也還是農民。

“此舉妙哉!”

“臣建議儘快推廣全國,派欽差監督各地官員落實!”

張居正躬身懇切道!

他為明代第一大政治家,一眼便看出了江策這政策的大好未來!

“此事便交由你與魏徵兩人商辦,切記,如今寒冬將至,不可將百姓逼得太急。”

“還有,姚廣孝...”

江策看了看姚廣孝,後者躬身一拜,

“老臣在。”

“你擬一封國書,送去金國,告訴金國可汗,當日金國派兵之事,朕必將追究!”

江策眼神中透著絲絲兇光,

“金國不守著自己那點三分地,好端端地來摻和大明國事,朕怎麼可能放過他?”

“記得,國書裡警告他,要麼金國可汗來金陵負荊請罪,要麼便等著朕大明軍開撥北伐!”

“南朝受了金國百年恥辱,這筆賬,朕該親自算一算了!”

“至於這國書的遣詞造句,你自己把握!”

“諾!”

姚廣孝重重點頭,他早就看金國可汗不爽了,此時正是他發揮的時候。

“還有,給唐帝也擬一份國書。”

“敢犯朕大明國威,管他什麼大唐鐵騎,叫他老實等著朕的怒火燒到大唐疆域便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人間點陰燈

土老包子

盛世貞觀:追妻之路

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