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就是改革的推行,遇到了問題。”

“許諾給百姓的,有些做不到。”

“而且,他還強制規定了,不準買賣土地。”

“一些百姓家裡有事,必須要賣地的時候,官府又不讓,只能賤賣到黑市之中,自己的田就變得更加了低賤了。

“一紙公文,根本不可以把早就已經根深蒂固計程車家利益給破壞了。”

“只會讓士家出氣到百姓身上,而百姓的怒火,只會發洩到皇帝身上,最後不還是逼得天下人起義了。”

周羽解釋說道。

王莽的改革,確實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相當典型的例子。

甚至還有後來者,懷疑他是穿越者。

其實,他反而是復古者。

他所搞的政策,已經完全不符合於那個時代了。

“原來是這樣。”

“改革推行下去,是要流血。”

“不強行推行下去,更是要流血。”

“這確實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朱棣感慨地說道。

在以前,他心目中的歷史,自然都是那些打打殺殺的歷史。

說到王莽,自然想到的就是劉秀。

王莽追劉秀,這是多麼精彩的說書故事。

在他看來,王莽之所以失敗了,還不是因為沒有殺掉劉秀。

原本在這背後,還有這樣的事情。

……

二樓。

朱元璋和朱標,也是津津有味地聽著周羽所講述的歷史。

原本早就已經有了定論的歷史,沒有想到還會有不一樣的解讀。

“王莽改制,不僅得罪貴族,更是得罪百姓。”

“這才會讓天下人,紛紛起義,要推翻他的統治。”

“如此看來,王莽比蠻元還要不得人心。”

朱元璋恨然說道。

如此從改革的角度來解讀王莽政權的敗亡。

倒是一個相當新穎的角度。

“我明白了,所以後來光武帝,他在建國之後,才會又重新聯合了那麼多計程車家。”

“即使是強勢如劉秀,也不敢得罪於士家的利益啊。”

“光武即使是中興,也依然無法撼動士家大話的利益。”

朱標也終於領悟地說道。

他本來也是相當崇拜於劉秀這個馬上天子的。

認為這樣的人,自己比不上。

不過人這個角度來看。

劉秀也是有相當多的無奈。

他看似是中興了大漢。

但是他的中興之中,有太多的妥協了。

“確實,強勢如光武,也有太多的無奈了。”

“皇帝的無奈,也只有皇家人才能知道。”

朱元璋也是點點頭。

不過,看著他的這個大兒子,他倒是有一些欣慰了。

因為當一個人適合當皇帝的時候。

不僅是看他有多麼宏大的雄心壯志。

更是要看,他更懂不懂得皇帝的難處。

只有明白了皇帝難處的人,才是當一個仁君的基礎。

……

酒樓門口。

“那麼周先生,即使是智慧如您,也想不出來一個,改革不流血的方式嗎?”

朱棣思索了片刻後。

突然期待地看向了周羽。

雖然改革流血,是無法避免的。

但是周先生,是一個變數。

如此堪破神機之人,怎麼就想不出來其他的辦法。

而此時的二樓,自然也是在仔細聽著。

希望周羽可以提出什麼好的主意。

“這個嘛,當然是有的。”

“有一個辦法,可以讓所有人,都期待於改革。”

周羽笑了一聲,而又神秘地說道。

“讓所有人都期待改革?”

“這就厲害了!”

“但總會有人的利益受損,他怎麼會開心?!”

朱棣更加期待了。

同時又有了新的疑問。

因為他剛才聽周羽的解釋。

改革就是把一部分人口袋裡面的財物,轉移到另外一部分人口袋裡面。

如此的話,自然是肯定會有人不開心的。

竟然還會有一個辦法,讓所有人都開心嗎?

“利益受損,那是基於一個前提:基本盤不會變。”

“如果基本盤在變化,你想想會是什麼情況?”

周羽提示地說著。

接著又暗示朱棣,結合之前所講的想一想。

“擴張?”

“如此基本盤在擴大的話?”

“那結果就會是:”

“一部分獲得多的利益,另外一部分人,獲得少的利益。”

“總體來說,大家都有利可圖了!“

受到了啟發,朱棣馬上想到了其中的關鍵。

他也終於明白,原來之前周先生之所以講擴張,是這個原因在。

利用擴張所帶來的好處,那麼自然就會讓大明的基本盤擴大。

以此,便可以減少改革所帶來的血腥與陣痛,便可以實現緩和的改革了。

……

二樓。

“周羽之前講擴張,竟然還是在這裡埋下了伏筆啊!”

“把擴張和改革同時進行,就能避免流血的改革了?”

朱元璋也有些驚歎地說道。

看來周羽早就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在前幾天,談到大明的擴張。

甚至他覺得,周羽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改變大明的全盤計劃了。

所以周羽現在只是以自己的節奏,把這個計劃全盤托出。

“父親,但是這樣朝廷所做的事情,也太多了吧。”

“僅僅是擴張,就需要六部來合作完成,還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邊對外打仗,一邊對內改革,這不怕國家直接分崩離析嗎?”

朱標開始有些擔心。

雖然這個方式,在理論層面上,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實施起來,難道實在是太大。

有可能不會讓大明解決問題。

反倒是直接把大明給解決了。

“肯定不會這麼簡單的。”

“周羽一定還會有其他的計劃。”

朱元璋又猜測地說道。

……

“擴大基本盤,是其中的一項,如果僅此,還遠遠不夠。”

“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把勳貴士族的利益,和朝廷繫結在一起。”

周羽對朱棣的感悟點點頭。

又補充了幾句說道。

在他看來,眼前的這個官二代趙四,確實是進步不少了。

“利益繫結在一起?”

“對!就像是在洶湧的海面上,大家都在一條船上,那麼大家自然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心力也會往一處使。”

“或者,你也可以把他理解為投名狀!”

“林沖上梁山的時候,王倫為何一定要逼著林沖去殺人,那也是為了把林沖的後路給斷絕了。”

周羽解釋說道。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從截胡蔡文姬開始

白小術

三河舊事

大道小無

夢迴大秦:我成了公子扶蘇

浪魚衝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