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生,弟子明白了。”

朱棣又是點點頭。

在周羽看來,這個趙四今天確實是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佬什麼見解。

那麼他也不再考驗於趙四,直接開門見山。

“上次我說過,當今聖上做不成的稅制的改革。”

“究其原因,是因為聖上離不開勳貴。”

“而稅制改革,又是要砍掉勳貴身上的肉,勳貴甘願如此做嗎?”

“那些勳貴們,寧死也要保證自己的利益。”

“他們就算是犧牲生命,也不甘願稅制的改革。”

周羽直接說出來了真相。

而這一次,朱棣果然有有了自己不同的意見。

“周先生,不對吧”。

“如今京城紛紛傳聞,聖上是要削弱那些勳貴的權力。”

“他要從勳貴的手中權力收回,同時,開始啟用新人,把權力轉移到那些人身上。”

朱棣回答說道。

“轉移到誰身上?”

“當然是持持扶持一些新的政治新人,比如是浙東四先生。”

“比如是太師太傅之類的人。”

聽到他的回答,周羽不禁覺得可笑。

這個國家,正是那些勳貴所打下的。

直接上來就拋棄那些勳貴,他們會答應嗎?

“你覺得可能嗎?”

“陛下,不是會削弱勳貴。”

“他看似打壓了李善長等人,其實打壓的只是,這幾個勳貴的領袖人物。”

“而他接下來的要啟用的人,依然還是從勳貴中尋找。”

周羽直接斷定說道。

對於他這個過來人來說,完全就是一個常識。

不過即使是透過目前的大明朝局,也是可以看得出來這局面的。

“不對!”

“周先生,這一點您真的錯的。”

“每一位開國皇帝在即位之後,不都得想辦法擺脫勳貴的控制嗎?”

“再說了,我也有一些朝廷官二代的小道訊息的。”

“他們確實可以證明,陛下是網羅新的人才。”

朱棣又是反駁地說道。

因為周羽所說的,和他的宮中所聽到的訊息,實在是太多的。

而且他經常和太子呆在一起。

對於太子和陛下以後的操作,自然也是熟悉一些的。

“是嗎?網羅新人才?”

“不還是得讓李善長、劉伯溫他們進行舉薦嗎?”

“讓這些勳貴來舉薦,出來的人物,不還是那些勳貴?”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是隻有舉薦勳貴,才能是一個讓朝廷都滿意的結果。”

周羽又說了幾句。

他見趙四施還是聽不明白。

就直接拿起一個骨頭,在地上作畫起來。

並寫了幾個人名。

“你可知道,陛下已經讓劉伯溫給他進行舉薦人才了?”

“劉伯溫舉薦了幾個沒有履歷的隱士,都不合陛下之心。”

“陛下,又問楊憲與胡惟庸如何,劉伯溫不推薦,因為劉伯溫為了明哲保身。”

“但是陛下,依然還是啟用這兩個人,你就等著吧,二人定會升遷!!”

周羽直接把二人的資訊給交待了出來。

這讓朱棣大吃一驚。

因為他之前專門聽他大哥鬧過一次。

那一次,他大哥從乾清宮回到東宮。

口中一直在抱怨著,父親竟然想要啟用楊憲、胡惟庸二人。

當時朱標是一百個不同意的。

認為此二人無論是誰,都擔當不了丞相的大任。

可是當時他父皇,偏偏要如此。

這事,鬧得東宮的那些兄弟們也都知道了。

不過,之後他父親到底會啟用不啟用。

他們也不知道結果。

而現在,周羽竟然直接把這個結果給說了出來。

因此才會讓朱棣心中大吃一驚。

周羽先生,果然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

二樓之上。

朱元璋和朱標在聽到這一席話後,更是震驚地面面相覷了。

這件事,本來只是宮裡秘聞。

即使是李善長這些大臣,應該都不知道此事。

而周羽竟然都已經知道了?

之前朱元璋,確實是讓劉伯溫來舉薦一些人才。

此舉,讓人推薦人才只是目的之一。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目的。

是想試探一下劉伯溫的心思。

看看是不是他也會繼續推薦一些勳貴人員。

如此的話,那就只能證明,劉伯溫表現看似歸隱,依然還是對權力有渴望的。

結果,劉伯溫所推舉的人才,倒是讓朱元璋相當意外。

所推舉的人,都是一些無權無勢之人。

這些人,或許有一些是有大才的。

但是既無權,又無勢,如何可以鎮住那些開國的勳貴?

此舉確實是可以看得出來,劉伯溫是有真心地想要歸隱的。

他對於權力,已經沒有什麼野心。

現在更是希望無官一身輕了。

可以你想要歸隱,也不能如此不負責地推薦啊。

後來,朱元璋直接讓劉伯溫從自己選擇的人中挑選。

他給了楊憲、胡惟庸等人的名單。

讓劉伯溫一一地進行選擇。

可是更加讓朱元璋生氣的是。

劉伯溫竟然一個人都不推薦。

說楊憲雖然有能力,但是為人斤斤計較。

都說要宰相肚裡能撐船,楊憲這些性格的人。

一旦做了宰相,那肯定會大肆地打擊報復自己的敵對勢力,肯定是不能讓楊憲當丞相的。

而且楊憲和劉伯溫,還算是同鄉,二人都是被當是浙東的勢力。

所以劉伯溫更加不能推薦於他了。

至於胡惟庸,此人雖然看似大氣。

有丞相之志,更有丞相之能。

但是實在內心有許多奸詐。

所以劉伯溫也沒有推薦這個人。

這就讓朱元璋生氣了。

劉伯溫所推薦的人,沒有能力。

而朱元璋推薦的人,沒有德行。

討論了半天,二人都找不出來一個合適的人選。

最後朱元璋還是讓劉伯溫退下了。

他自己思來想去。

還是決定要用楊憲與胡惟庸。

而且這兩個人,他都要用。

所以才會找來了太子商量此事。

當時朱標肯定也是不同意的。

因此才和朱元璋爆發了爭執。

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在朱元璋心中,其實是已經打想好了結論的。

依然是要啟用。

朱標聽到這些,震驚於周羽竟然知道如此之多宮中之事。

而更加讓朱元璋震驚的是。

自己心中的想法,竟然已經完全被周羽給看透了。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上將潘鳳,殺敵就能變強!

一二與布布

星辰之下,你我皆不平凡

塵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