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周羽,難道他在宮中也有自己的勢力嗎?”

“不然,他怎麼會知道這些多的事情?”

朱標擔心地問道。

他越發覺得,周羽不禁是在智力方面超群,或許在勢力方面,也有著自己隱秘的勢力。

“不!不是有他的勢力。”

“他只是透過朝廷的一些蛛絲馬跡猜到的。”

“此人心思敏銳,實在是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朱元璋卻是當即否認了朱標的猜想。

在他看來,即使是在宮中有人,也不會看透其內心的想法。

那只有一個可能。

周羽能掐會算,又是一個心理大師。

“父親,您當真是要啟用楊憲和胡惟庸?”

“他們二人的品行,您又不是不知道?”

朱標了聽出了朱元璋話裡的弦外之意。

他承認周羽猜得對。

那就相當於是承認了自己要啟用楊憲和胡惟庸二人。

這是朱標萬萬不能接受的。

“對。”

朱元璋到現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承認了,。

一直以來,他都不知道怎麼和太子開口。

今天正好是趁著這個機會,便是把心中的話和朱標說清楚了。

“老大,你要記住,這天底下,沒有一個萬全的選擇。”

“現在,也只有繼續啟用勳貴,才能讓眾多勳貴服氣。”

“所以,我就選擇了一個年輕一些的勳貴。

“這樣既能讓人為我所控制,也能服眾了。”

朱元璋無奈地說道。

作為皇帝,其實不就是要妥協嗎?

即使是朱元璋,也是要妥協了。

想到之前的光武帝,比他妥協和得還要多。

朱元璋心中還算是好受了一些在。

……

酒樓門口。

“所以先生判斷,陛下依然還是會用楊憲和胡惟庸?”

朱棣再次確定地問道。

“當然!”

“你說,陛下已經在勳貴方面如此妥協了。”

“他還如此繼續敢於削弱勳貴的利益?”

“這稅制改革,陛下還能做而成嗎?”

周羽回答了之後。

又是反問地說道。

有了楊憲的和胡惟庸的證據。

那之前的論斷就已經不需要證明了。

當今洪武朝,是不可能稅制改革的。

即使當今陛下有相當大的決心。

可是滿朝都是勳貴的情況,

讓朱元璋根本就無從下手。

“先生,聖上是敢殺勳貴的啊!”

“傅有德,他乃是開國勳貴,陛下都殺了他!!”

朱棣又問。

“陛下確實是是敢殺勳貴。”

“甚至,他還敢把大部分的勳貴都給殺了。”

“但是也不影響,陛下繼續呼叫勳貴,還有勳貴的後人。”

“洪武朝的朝廷,是離不開勳貴的。”

“其實,是離不開勳貴這些家庭,他可能會殺掉其中一個勳貴,但是勳貴家庭,陛下不會殺完。”

“同時,依然會繼續啟用。”

聽到這裡時,朱棣徹底明白了。

也對,陛下是會殺勳貴。

但即使是殺,也離不開勳貴。

比如,陛下的親侄子,朱文正。

因為犯錯,被陛下令處死。

但是摔朱文正的兒子,還是被封王了。

陛下頂多是殺勳貴,而不會把家庭全部給滅了。

依然還是會啟用這些家族的人。

“我明白了,周先生。”

“有時候,勳貴不是影響改革的人,”

“他們還是國家穩定的基石。“

“所以為了朝廷的穩固,陛下一定會選用這些人”。

“天下的百姓,也會服氣這些人。”

朱棣領悟地點點頭。

這是開國時候的必然。

畢竟天下都是由勳貴打下來的。

也只有這些人,才會支援於朱元璋的統治。

突然不用這些人了,那天下豈不是直接易手他人了。

“那周先生,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

朱棣又是問。

他覺得,周羽肯定是有辦法的。

“當然有。”

周羽點點頭地說道。

其實,他當初確定研究大明歷史的時候,就專門研究了朱元璋進行改革的可行性。

朱元璋是相當有機會的。

只是不過,那個機會,是被朱元璋親手給斷送了。

“什麼辦法?”

“有一個辦法,可以幫助大明。”

“但是,聖上自己給取消了。”

“實在是可惜。”

周羽又是暗示地說道。

“被聖上自己給取消了?”

看到朱棣依然還是疑惑的的眼神。

周羽再次暗示地說道。

“當年楊堅靠著士族的支援,得到了天下。”

“為了對付這些士族,楊堅便要想要扶持一個新的勢力。”

“他幹了什麼事情?”

“科舉?”

“先生的意思,是科舉被停這件事嗎?”

朱棣受到了提示之後,馬上就想到了這個。

確實,大明才舉辦了一次科舉。

但是舉辦之後,陛下又直接把科舉給停了。

至於什麼時候重開,也沒有一個定論。

而且民間有一些士人,甚至都已經開始在暗中罵朱元璋了。

畢竟當年元朝都開了科舉,而且是三年一次的規矩。

而大明建國之後,只舉辦了一次,突然宣佈不再進行舉辦。

這不是讓天下士子寒心嗎?

多年的苦讀,結果也沒有用了。

沒有了科舉,那就沒有也平民上升的道路。

最終的結果,還是天下的政權,依然還是被那些貴族給把持住。

“看來,你也知道這個的。”

周羽點點頭。

眼前的這個趙四,對於大明的時政,倒也是相當瞭解。

可能這是就是京城的好處吧。

不管什麼事情,都個傳播得相當快一些。

“先生,我知道這件事。”

“而且,我聽說,陛下他也是有苦衷的。”

“北方戰亂不休,很多年輕人都沒有了學習的機會。”

“所以即使是舉行科舉,大部分都被江南的那些富庶家族所壟斷。”

“這也讓科舉失去能了原來的初心。”

“還有科舉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隻會作詩讀書,而不會理政,所以陛下也對這些人不滿意。”

朱棣便是把自己聽說的訊息,全部都說了出來。

目前大明的科舉,出來了兩個問題。

一是,科舉被一些士家所壟斷。

是貴族的遊戲罷了。

根本難以挑選出來全國各地的人才。

二是,即使是挑選出來了,其政治能力,也讓朱元璋汗顏,所以朱元璋一氣之下,竟然直接把科舉給廢除了。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百萬雄兵了,你顫抖個啥?

鐵甲雄兵飛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