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命名的藝術

朱元璋對於大臣們,越來越失望。

這些大臣們,當了這麼多年的官,都已經都忘記了初心。

他們張口閉口天命。

其實在乎的只是自己的職位。

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為百姓著想?

“陛下,臣羞愧。”

“但百姓收成與皇家神器,同等重要。”

“必須要找到兩全的辦法,才能解決此事。”

“若是捨棄其一,都是對於大明的損害啊。”

楊憲依然還是得理不饒人一般地說道。

當然,他並不是不害怕朱元璋。

只是因為,他是要代表周圍大臣們的心聲。

這些大臣,也是如此的意見。

畢竟重開科舉,已經涉及到了他們的基本利益。

又招募天文人才,更是對他們勢力的打擊。

或許這兩個操作下來,他們不僅是官位沒有了,連人都沒有了。

所以無論如何,他也要反對下去。

“大膽!”

“楊憲,你數次頂撞於朕,是不是要找死?!!”

“你們自己提不出來意見,朕的意意見又被你們全盤否定。”

“用心險惡,是為惡臣!”

朱元璋大罵道。

他還是低估了大臣們的無恥程度。

無論如何,他們都要反對自己的事。

難道,他們都不怕砍頭?

“陛下!臣一心為了大明,請陛下明察!”

楊憲直接跪在地上。

接著,將近一半的朝堂大臣,也是跟著一起下跪。

他們的意思很明確,和楊憲是一樣的意見。

也不同意大明為了百姓收成,而放棄了對天文的壟斷。

“看來,改革果然是艱難。”

“周羽,你說得可太對了。”

“難道朕想完成這些,就一定要流血嗎?!”

看到臺下的情況。

朱元璋不禁在心中思考道。

他想起了之前周羽的提醒。

自古改革,無有不流血者。

可是,現在他還真的不想如此。

“退朝!”

接著,朱元璋一揮手。

再興科舉之事,看來還是得從長計議了。

沒有他想得那麼簡單。

只是這曆法,他得趕緊想辦法糾正。

回到御書房後。

朱元璋依然還是在為此事而著急。

“既然周羽說過,他知道誤差的時間。“

“那想辦法,讓他先把誤差給透露出來,先進行修改,不就好了?”

想到這裡,朱元璋心中,便是有一個妙計。

……

徐府。

“劉基,你可看出了什麼端倪?”

“是否有什麼邪祟,導致謝氏和輝祖的病情?“

此時,在臥室之中。

馬皇后已經讓人專門把下朝的劉基的給請了過來。

劉基在皇宮站了一上午,上完朝後,已經相當疲憊了。

但是依然還是來到了這裡。

他以風水之術,看著徐家的形勢。

又專門看了謝氏和徐輝祖的面相。

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這就讓他覺得奇怪了。

“娘娘,臣觀察半天,徐府之中,並無任何邪祟之物。”

“謝氏與徐輝祖的虐疾,根本就和這邪祟沒有關係。”

劉伯溫回答說道。

“你確定?”

“當然確定。”

“那你可知一些,治療虐疾的偏方?”

馬皇后覺得有些失望。

唯一的希望,看來還是不行。

他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看看劉伯溫是不是懂得一些虐疾方面的治療。

“娘娘,虐疾,我倒是也明白一些。”

“數百年來的醫生,都被青蒿所限制,還有很多,已經開始否認青蒿的作用。”

“但是不管如此,還是得從這裡進行下手。”

劉伯溫又說道。

“還是青蒿?”

“你們……怎麼就這麼執著。。”

馬皇后又是長嘆一聲。

因為之前青蒿之法進行治療,證明根本就沒有用。

他還以為劉伯溫能夠有什麼新的見解,看來還是執著於青蒿。

而劉伯溫倒是寵辱不驚。

他繼續解釋道。

“回娘娘,青蒿確實能治。”

“只是……”

“只是什麼?”

“只有,只有百中之一的青蒿才有效果,所以要收集足夠的青蒿,進行辨別,我聽說過一種方法。”

“微臣願意一試。”

劉伯溫馬上又說了自己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其實是當年他歸鄉里,和鄉里的一個名醫所探討的。

那名名醫,終其一生,也都在研究青蒿之迷。

上古醫書《肘後方》中的一句話,讓他為了研究一生。

青蒿,到底能不能治,他頗有研究。

雖然他也未能完全參透,但是起碼,已經把治療成功的幾度,提升到了五成。

而劉伯溫相信,自己只要找到足量的青蒿。

他是有辦法再提升這個治療機率的。

“幾成把握?”

“七成!”

“好!我暫且讓你一試。”

馬皇后點點頭。

而接下來的工作,依然並不輕鬆。

“娘娘,我還需要至少十輛馬車的青蒿。”

“馬上就可以著手去找了!”

“而且,儘量從不同時的地方尋找。”

劉伯溫又馬上說道。

“好!”

“一切都依你行事。”

……

太白酒樓附近。

徐妙雲出了府後,就馬上急匆匆地來到了這裡。

她記得,自己曾經在這裡算過命的。

當時那個算命大師,把她們徐家的事情,給說得頭頭是道的,

所以徐妙雲也覺得,那或許是一位高人。

她在外面沒有什麼人脈,乾脆就直接找來了這裡。

可是,來到了酒樓門口。

之前她印象中的那一位大師,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只看到門口,坐著兩個乞丐。

“先生,依你看來,科舉可以馬上施行嗎?”

“如果現在施行,會不會讓天下士人覺得,朝廷朝令夕改?”

此時,朱棣正在專心地和周羽討論著。

而且,他依然還是在研究著科舉具體實施之事。

畢竟這是一切改革的前提。

只有從科舉招到足夠的人才了。

那其他的稅制改革種種,才會有基礎。

“會,也不會。”

周羽輕笑了一聲。

“周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如果依然還是恢復之前那種科舉,士人自然覺得會。”

“但這一次,科舉完全變了樣子。”

“咱們,可以改個字首,改個名字,比如天文科舉、文試、官招科舉……”

“那士人便會覺得,朝廷在下一盤大棋,之前的停止,正是為了改革啊,那就不是朝令夕改嘍。”

周羽隨口地說道。

其實,這完全就是一個命名的藝術。

後世之中,命名藝術,更是被髮揚光大。

比如失業的人,可以叫靈活就業!!

是不是就好聽多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世華唐

步兵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