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再求助於周羽

在朱棣的追問下,朱標還是說出了實情。

“科舉又停,還是和北方的學子有關係。”

“那些學子,自己仕途不順,竟然聚眾否定朝廷科舉之事。”

“如果只有這些也就罷了,”

“他們還投靠於元庭,聲稱科舉之正統,在北元。”

“你說,父皇如何不會寒心!”

接著,朱標便是把此事給說了出來。

“還投靠元庭了?”

“北方的學子,怎麼會捅出來這麼大的蔞子?”

“難怪……”

知道了這件事後,朱棣才終於明白了他父親的心情。

又是北方的學子,又是投靠元庭?

每一個要素,都是他父親相當重視的。

他一直以來,都相當地照顧於北方學子,他們投敵,豈不會讓父皇寒心?

如果他們只是在私下裡面議論言論,那還不會出什麼大事。

現在和元庭扯上了關係。

自然會讓他父皇生氣了。

“原來是這樣啊。”

“這件事,已經鬧和很大了嗎?”

“當然!”

“起碼在北方的舉子之間,已經是人盡皆知之事。”

“你說,若是在這種節骨眼上,再給北方學子優待,豈不會讓人看了笑話?”

朱標又是解釋道,

畢竟他們重啟科舉,

本來是專門給了北方名額的。

不這樣做,也沒有重啟科舉的必要。

但是又發生了北方學子大不敬的事情。

再對他們優待,這朝廷和皇家的臉面,怕是都會蕩然無存了。

所以,這等於是把朝廷放在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之上。

只能把這個明明要重啟的科舉,再次暫停。

“唉……這事情發生得,也太巧了。”

朱棣遺憾地說道。

他不明白,這事怎麼說暴發得如此突然。

哪怕晚幾天,等重啟的科舉的事情推行下去,也不至於如此了。

接著,朱棣又再次問道。

“大哥,你們就沒有想過,這事是被有心之人給利用了嗎?”

“不然發生的時機也太巧了。”

聽到這話,朱標又是瞪了他一眼。

冷聲說道。

“你以為,就你能想到這一點嗎?”

“關鍵,是不是利用的,對於處理方式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影響已經產生了,只能先如此做。”

“至於是不是有心之人在故意搗亂,我當然也會在讓人調查。”

“明白了。”

朱棣又是點點頭。

看來,是他自己自作聰明瞭。

以為只有自己看出來了。

其實,他父皇和他大哥,只是看得更遠一些。

確實,從目前來看,是不是利用,都必須要先把科舉給停了。

現在的朱棣,腦中已經如同是一團漿糊一般。

這事情,讓他沒有任何思緒。

因為不光是他,連他父皇和大哥都是被綁架地只能如此做。

看來這事,已經陷入到了一個僵局當中。

也只有去問問周先生了。

……

太白酒樓。

一個熟悉的獨輪車,又是在街肆間行走。

隨著車子的移動,一屢屢香氣也開始飄散到四周。

引得周圍的路人矚目。

不過雖然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朱棣每一次的運送酒菜。

但是每次還是有很多人都跟在後面。

無他,只是想要多聞聞香味罷了。

他們也不敢離得太近,生怕讓朱棣打了他們。

不過,周羽倒是和這些人完全不一樣。

他根本就沒有正眼去看。

接著,朱棣便是把車子停在了門口。

客氣地來到了周羽的面前。

“先生,今天兄弟們剛剛給我弄來了幾壇百年的江南春。”

“我立馬想到了先生您,所以便是馬上送來了,就當加餐了!”

“哦?”

周羽笑了笑。

現在這個時候,並不是他的飯點。

平時朱棣也不會這個時候來。

“這不是孝敬孝敬先生嘛。”

“好,有孝心。”

周羽點點頭。

倒是也急於拆穿朱棣的小心思。

他又是問道。

“給你安排的製作白糖的作業,倒是不做了?”

“我要研究,在研究。”

朱棣又是笑了笑。

接著,便是開了一罈酒。

拿出一個乾淨的大碗,給周羽倒滿。

周羽接下來之後,便是直接說道。

“不用再和我藏著掖著了。”

“有什麼問題,直接問便可。”

“果然什麼都逃不出先生的法眼。”

朱棣慚愧地笑了笑。

接著又是說道。

“我在南市乞討的時候,聽到了一個大新聞!”

“北方的一些學子,妄自批評大明的政策。”

“甚至他們還逃到了北元去了。”

“聽說這事,惹得是龍顏大怒!”

“陛下本來是要重開科舉的,結果現在也把這想法給停止了。”

朱棣便是的的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告知了周羽。

不過,這事情周羽本來就料到過的。

畢竟如果朝廷突然要開始科舉,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反對。

要是說開就開了,那才是是情怪事了呢。

但是讓最讓周羽驚訝的,還是科舉真的被陛下重視了。

他不禁是好奇地看向了朱棣問道。

“趙四,怎麼會這麼巧?!”

“科舉還真被我說中了?!”

“陛下真的有重開科舉的意思了?!”

聽到此言,朱棣連忙解釋的地說道。

“或許……真是巧合吧。。”

“當今聖上是明主,有時候和周羽先生想到一塊了,倒也是正常的事情。”

他如此解釋地說道。

接著,又是補充了一句話。

“也許,是我這嘴馬不嚴實。”

“和我那幾個朋友吹噓吹噓,竟然傳到了大臣的耳朵裡面。”

“可能吧。”

周羽隨口著地說道。

其實,他對於事情的真正真相,本來也不在乎。

反正朝廷要不要重開科舉,和他這一年的乞丐任務,也沒有任何的影響。

他只要做的,便是在這一年過得滋潤一些就好了。

其他的事情,即便趙四真的把這些事情拿出來給顯擺了,那他也不在乎。

有好吃好和好酒喝的不就行了。

反正一年之後,這些俗事,根本就不值得他思考。

看到周羽似乎是相信了。

朱棣又是趕緊地問道。

“那先生覺得,此事到底緣何原因啊?!”

“這發生得也太巧合了吧!”

“絕不能讓一些學子,把科舉給搞停了!!”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李白開始的天幕

金剛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