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元朝紙鈔政策竟優於大明?

“對的,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寶鈔理解成為一種特殊的商品。”

“如果大明的寶鈔不繼續印刷,寶鈔數量固定,它們的價值也會固定。”

“物以稀為貴,一旦多了起來,必定會賤,怎麼可能不會貶值。”

“原來是這樣。。”

“這一切的錯誤,竟然都是在朝廷!!”

“是朝廷一手造成了這種悲劇!!”

朱棣終於是明白了。

他憤怒地把杯子摔在地上。

第一次明白了朝廷對百姓的剝削真是無孔不入的。

而且這種剝削,是完全看不到的。

朝廷是得到了足夠的糧食進行北伐了。

最後受苦的,還是百姓們。

這就是變相地提高稅收,剝削百姓。

可惜,百姓最後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陷入到了困苦當中了。

“確實是如此,寶鈔的濫發,是這一切悲劇的根源。”

“而最可悲的是,朝廷渾然不知其中的惡,他們還以北伐成功而沾沾自喜。“

周羽也解釋道。

畢竟他也知道,紙幣本來就沒有用太長時間。

宋朝時候完全沒有經驗。

而元朝經驗豐富,但後期還是兜不住。

如今大明的那些官員,甚至還比不上元朝的紙幣政策,不把寶鈔給玩壞才怪。

“那麼周先生,如今這種情況,可還有解?!”

朱棣更是急切地問道。

他現在只希望馬上找到其中的解決辦法。

不然再持續下去的話,那隻會讓大明百姓對於寶鈔更加的深惡痛覺。

到最後,寶鈔的信譽會徹底崩潰。

一起崩潰的,怕還有大明朝廷的信譽。

不過,周羽倒是沒有急道回答。

他輕輕地呷了一口茶。

又轉頭看了看船外的風景。

而朱棣完全是如同是熱鍋上面的螞蟻。

雖然急切,但是他也不敢打仗周羽。

最後周羽便是輕輕說道。

“有解嗎?你覺得呢?”

“你覺得,元朝為何會滅亡得之快?!”

周羽不禁反問道。

“元朝?滅亡?”

“難道元朝滅亡,竟然和紙鈔有關係嗎?”

周羽的問題,再次讓朱棣瞪大了眼睛。

他沒有想到,元朝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而且,元朝不存在一百年?

也是因為紙鈔濫發?!

要真是如此的話,大明會存在多少時間呢?

他不敢相信了。

“不知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名紅巾軍的歌謠。”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周羽又問。

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這是當年紅巾軍起義時候,傳唱地天下各地的歌謠。

道出了紅巾軍起義的直接原因。

朱棣和徐妙雲不禁點點頭。

二人小時候畢竟還是元末,當然也聽說過。

只是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開河,正是元末時候的黃河氾濫。”

“而變鈔,則是源於元朝的大肆發鈔,最後信譽崩塌,不得不變鈔。”

“可見,這紙鈔濫發,便是元朝亡國的原因之一。”

“其警醒程度還不深刻嗎?”

周羽又是解釋。

這下朱棣和徐妙雲倒是明白了。

原來這首起義的歌謠,是這個意思。

“人吃人!鈔買鈔!難怪!”

“最後即便是變鈔,反而會更加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元朝不到一百年,就用紙鈔把自己給玩壞了。”

朱棣也不禁苦笑起來。

他想要嘲諷元朝幾句,可是一想到如此大明的情況,他又笑不出來。

大明又比元朝好到哪裡呢?

不到幾年的工夫,就到了這種地步。

說不定,再等個五年,寶鈔完全沒有了信譽,也會不得不變鈔。

一旦變鈔,會不會又引起天下的起義呢?

大明現在的情況,完全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沒有嘲諷元朝的資格。

不過,朱棣馬上又是問道。

“先生,大明雖然也濫發,但起碼比元朝還是好一些吧。”

“大明,還是有救的吧。”

然後聽聞此言後,周羽更是大笑起來。

然後冷聲說道。

“你真以為,大明的情況比元朝好?!”

“告訴你,元朝開國的十年,對紙鈔的控制比大明好多了!”

“大明寶鈔濫發的情況,比元朝還要嚴重!”

“大明朝廷對於紙鈔的掌控,連元朝都比不上!!”

“什麼?!”

周羽的回答,再次是讓朱棣崩潰了。

他原以為,元朝已經是更爛了。

大明的寶鈔發行,竟然會是比元朝更爛?!

不可能,他絕對不會相信如此。

大明再爛,起碼也比元朝好吧。

元朝在各個方面,都不幹人事,才會不到百年便是滅亡了。

大明起碼是要維持五百年以上的。

“先生,您是不是說錯了。”

“大明那麼多的聰明人,戶部再濫發寶鈔,也不可能以國運為代價。”

“再說了,元朝滅亡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他們怎麼敢的?怎麼敢比元朝還要濫發?!”

朱棣當即是不相信地說道。

他是不能接受這個觀點的。

而徐妙雲也是如此,不管如何,大明起碼比元朝強。

要真比不上元朝,那大明豈不是快要亡了?!

看到朱棣凌亂崩潰的樣子,周羽都差點笑出聲了。

他知道,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對大明有著強烈的赤子之心。

對大明愛得深沉。

同時又對元朝是深惡痛覺。

所以一旦說了元朝比明朝好,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但是事實正是如此。

即便歷史上,明朝後來的紙鈔政策有好轉。

但是從前二十年來看,元朝的紙幣政策,比明朝好太多了。

元朝後面之所以崩壞,不光是那些奸臣的錯,還有天災所導致。

“我知道你不服。”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你好好地算上一算。”

周羽微笑道。

倒是一副和他深究到底的樣子。

“先生請講。”

朱棣也恢復了平靜,羽如何證明元朝的紙幣政策優於大明。

雖然他一向相信於周羽的判斷,但是對於大明比不過元朝的這一點,他心理總是難以接受的。

“其實,最早的紙幣,可以追溯到宋朝。”

“當時四川的交子,方便了商人攜帶金錢,宋朝是紙鈔與銅錢並行,而且實行一段時間後就難以維持了。”

“根本原因,是沒有準備金。”

“準備金?!”

“什麼是準備金?!”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鹹魚王爺愛上商人之女

偷銀不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