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元人的影響竟然如此深遠

看到徐妙錦嫵媚的姿態,聽到她嬌嫩的聲音。

一旁的朱棣,看著都有一些流口水了。

要是徐妙錦真的要和他來這一套,他是怕是馬上繳械投降。

誰能遭得住這小妮子啊。

雖然她在美貌方面,比不得徐妙雲。

但是卻有一種格外清香寧靜的氣質。

天生有一種高貴之美。

只要是任何見到了她的男人,也會油然生出一種要征服她的慾望。

可是,她遇到周羽,卻是碰壁了。

此時的周羽,依然還是悠閒地躺地在地上。

“好話不說遍,這是我的規矩。”

“不管是誰,我都不能壞了這個規矩。”

“哪怕是當今陛下來嘍,我也不會重複說之前說過的話。”

周羽隨意地說著。

他是早就立過這個標準的。

畢竟,說不定會找他的很多。

要是和每個人都說一遍,那他豈不是直接都累死了。

能說一遍,他已經是很累了。

“額……”

徐妙錦碰壁,只好向姐姐求救。

可是徐妙雲也知道,周先生就是這樣的個性。

她也不再求周羽在。

然後,便是馬上看向了朱棣道。

“趙四!你不要得意了。“

“周先生可是喜歡是吃我做的飯,你就不怕,以後周先生不再讓你來了。”

“現在對我們好一些,我還能在周先生面前給你多說你幾句好話。”

“想嚇我?”

朱棣冷笑一聲。

今天他讓二女求他,這是打定好的主意了。

無論如何,他都不能改變。

所以也不能被徐妙雲的話,直接嚇到了。

“我……”

“趙四,你就和他們說一遍,懶得說了。”

這個時候,周羽倒是發話了。

他自己可以不說,但是可以命令別人說。

這也不算是壞了自己的規矩。

“先生,這……好吧。”

有了周羽的命令,朱棣也只好服從。

一旁的二女也頓時是笑了。

“越四趙四,想要要挾我們,被先生髮現了吧。”

“還是先生好!”

徐妙雲和徐妙錦一同是誇讚著周羽。

接著,朱棣便是把之前所聽到的關於氣候與國運的關係,都給二女說了一遍。

聽得二女相當震驚。

也讓她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明白了這歷史的走向。

原來,一個簡章的天氣變化,竟然會引出這麼大的影響。

“原來是這樣啊!”

“這北方的氣溫降低,讓北方的糧食產量也隨之降低。”

“南方則是迎來了最適合種植的氣候了。”

聽到最後,徐妙雲也是恍然大明白了起來。

她也算是終於知道了,原來江南為何會變成產量大戶,正是這個原因。

不過,既然她們都明白了氣候與國運的關係。

那麼,這和鳳陽又有什麼關係呢?

徐妙雲把自己的問題,告訴了周羽。

“當然,北方糧食產量降低,確實有一部分,源自於氣候。”

“但即便是氣候,也不可能地造成銳減的程度。”

“如今北方的產糧水平,根本就沒有達到合格線上,這已經不是氣候所造成的影響了。”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

周羽便是斷言說道。

他對於明初北方情況,自然也是相當瞭解的。

即便是北方再降溫,也會比現在的產糧情況低。

所以,現在北方之所以產糧少,還是因為別的原因。

“先生是說,北方開始產量減少,是因為南宋而開始的?”

徐妙雲確認地一問。

“正是。”

接著,她又開始思索起來。

倒是馬上猜測出來了其中的癥結。

“那或許是,因為北方打仗太過於頻繁,又是被異族所控制,人丁稀少。”

“所以北方的糧食地,都荒廢了。”

“有那麼一點意思,但是,還說沒有說到點子上。”

周羽點頭微笑道。

他看到,徐妙雲倒是找到問題的關鍵,但是最根本的情況,還是沒有找到。

“還沒有到點子上?”

徐妙雲女開始思索起來。

接著,她又馬上猜測。

“先生,或許是因為北方蠻族對於北方雷土地的破壞。”

“我聽說,元人是要把北方的很多田地,改成了放馬地!幾十年下來,土地被破壞嚴重。”

“現在想要重新種莊稼,產量極少。”

“料想從南宋開始,北方的很多田地,都已經出現了這個局面了。”

而聽到了徐妙雲的解釋之後,周羽倒是拍手起來。

“妙!妙!!”

“妙雲,不愧是我肚子裡面的蛔蟲!”

“竟然真的知道我要說什麼。”

周羽又是誇讚起來。

這讓徐妙雲頓時是臉紅了。

不光是因為周羽誇讚,還是因為這個比喻,讓她覺得不好意思。

“先生的比喻還真奇怪。”

“第一次聽說說別人是自己的蛔蟲呢!”

徐妙雲吐槽說道。

而一旁的徐妙錦,則是看樂了。

“哈哈!姐姐是蛔蟲!”

“姐姐,以後我就把你叫蛔蟲吧,真好聽!”

“別搗亂!”

徐妙雲馬上是輕輕打了她一下。

而另外一邊,朱棣聽到了這個解釋後,倒是也有一些啟發。

原來,目前北方產糧少,最根本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氣候。

而是這該死的元人的破壞。

他們想要把北方土地都改成養馬的地方,改成草場。

導致大片的田地被破壞。

以至於,現在想要在北方重新種糧食,產量才都極低。

“元人!實在可恨!!”

朱棣又是怒罵了元人幾句。

然後他心中又開始想能到。

那這個例子,和鳳陽有什麼關係呢。

“北方產糧減少,可不光是因為被元人佔領那麼簡單。”

“他們還直接導致水土的流失,導致土地裡面的營養流失。”

“所以種在上面的莊稼,產不了太多糧食。”

“這種情況,是需要百年才能恢復的。”

接著,周羽又是補充了幾句說道。

如果他和其他人說,大明的百姓肯定是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不過,之前朱棣和徐妙雲,都聽周羽講過土地營養的事情。

而且,他們去倭國去尋找那些化肥,也正是如此。

如今土地流失嚴重,想要恢復,竟然需要那麼長的時間。

“可恨!可恨!”

“我以為,元人的影響已經消除了。”

“沒有想到,還是要等到百年以上,才會消除。”

朱棣氣憤地說道。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盛唐

牛凳

五龍同朝:朕只想戰死邊關

證道青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