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秦以來,天下制度有多少變化

到了現在,朱棣才終於是明白了。

這元人的影響是多麼地深運,而他們大明想要扭轉,只能說是任重道遠啊。

接著,朱棣又是問道。

“先生,北方產糧降低是受元人影響。”

“這北方產糧,和鳳陽的生態,有什麼關係?”

朱棣問道。

“自然是差不多的。”

“這北方和鳳陽,同是屬於生態變化。”

“都是因為一些不應該的事情,導致了水土的流失,導致環境不適合種植。”

周羽解釋道。

“而且,再等個幾十年,這對鳳陽的破壞,比北方還要嚴重。”

他的話,再一次是刺痛了朱棣的內心。

“什麼?”

“鳳陽也是因為水土流失!”‘

“也是因為人為地破壞?”

“比元朝還要嚴重?”

朱棣是不可思議地瞪大了眼睛。

因為這對鳳陽的破壞,來源於他們朱家,來源於大明的皇室。

他們本來還想要把鳳陽建設得繁華呢,現在把鳳陽的生態給徹底破壞了。

而且,最讓他覺得羞愧的是。

竟然是拿北元和他們進行對比。

他們的行為,竟然是和元朝破壞北方是差不多的。

甚至還是更加嚴重。

想到這裡,朱棣就不敢相信了。

“先生的意思,難道是當今皇室比元朝還要壞嗎?”

“皇室對鳳陽的破壞,畢竟比元朝對北方的破壞還要嚴重?”

“大明皇室口口聲聲說的,要保護大明子民。”

“可是依然還是造成了和元朝一樣的災難……”

朱棣疑惑了起來。

儘管他不敢相信是這個事實,但是根本剛才先生的所言來推測,確實是這個意思啊。

實在是太可恨了。

大明自以為,比元朝不知道優越了多少。

可是到了今天,他才發現。

元朝所幹的很多惡政,在明朝竟然也有發生。

之前的紙鈔越發超發算一個。

而現在對於大明的生態破壞,也算是一個。

大明口口聲聲地說,元朝是滅絕人性的。

說元朝是破壞華夏的。

可是到了現在,明朝又好到哪裡去呢?

“如果僅僅是看鳳陽這個地方,確實是如此。”

周羽點點頭。

當然,從大明整體來看,明朝當然是比元朝治理得好。

而且尤其是對於北方的恢復,這一點是遠遠優越於元朝的。

但是,若是從鳳陽來看,那就不一樣了。

雖然在元朝的時候在,鳳陽的百姓也是經常受到災難。

但是,如今鳳陽的百姓,也好不到哪裡去。

而且再等個幾十年,鳳陽的百姓,還比不上元朝的時候。

到時候,他們真的會懷疑,難道大明真的會比元朝還要好?

最怕的便是懷疑,而是是大明的心腹地方懷疑。

各種懷疑,還會很快地傳播到大明的各個地方。

到時候,想要挽回,也就難得多了。

“竟然……竟然會是這樣……”

“太難以置信了!”

“太瘋狂了。。”

朱棣開始苦笑起來。

他們朱家自詡為華夏的救星。

可是,竟然是釀成了這麼大的錯,還不自知。

要不是朱棣今天聽了周羽的所講的,他怕是依然還是會沾沾自喜的。

直到今天,周羽才讓朱棣看到了大明真實的樣子。

很明顯,朱棣太過於樂觀了。

而大明皇室,也是太過於樂觀了。

要是長久下去,他真的害怕,大明也會如同元朝一樣。

諷刺的是,他剛才還在罵元朝。

結果現在才發現,明朝在鳳陽做的,竟然還比不上元朝,實在可笑。

“唉!”‘

“所以說,元朝的很多錯誤,如今的大明間也竟然也都犯了。。”

朱棣苦笑地說道。

“趙四,你倒是看得透徹。”

“其實,都是封建王朝,又會有多大的不同呢?”

“這天下,自秦以來,制度都是大同小異的。”

“只不過是在前人的基礎上面,進行修修補補!”‘

“元朝和明朝,在制度上面差別不大。”

“甚至元朝和秦朝,差別也不大,都是封建君主罷了。”

“你能看到這一點,這也是一件好事。”

周羽安慰地說道。

他倒是沒有想到,這個趙四在情緒崩潰的時候,終於是明白瞭如今王朝的通病。

哪怕是如今大明的皇室,覺得自己和元朝再不一樣。

放在整個歷史長河當中,二者確實是差不多的。

“多謝先生的誇讚。”

“看來,熟讀歷史,才能看清真相。”

“自秦以來,天下制度又有多少變化?不過都是重複。”

“這元朝的錯誤,看來在大明,也會再犯,這也不是奇怪之事了。”

朱棣心中,總是算是感覺到了一絲好受。

這些王朝,都是大同小異的。

那他又何必如此較真呢。

“不過,雖然變化不大,但大明完全可以做第一個有大變化的人。”

“就看當今陛下,是何等的魄力了。”

接著,周羽倒又給了他希望。

即便他們發現了歷史的重複,那麼在大明,他們就有責任,來打破這一種重複。

這也是周羽到來的原因之一了。

“先生,你真的認為,大明能夠打破這種迴圈?”

朱棣的希望,也再次被周羽給激發了起來。

他心中也開始想著,大明不僅要和元不不一樣,也要和秦不不一樣。

秦朝可以開創一千多年後的朝代格局。

而他們大明,則是要重新定一番格局。

“先生,那你您有什麼高見?”

“就從這鳳陽之災開始!”

“如果是之前的朝代,一旦一個地方的水土破壞,那隻能是搬遷,因為沒有任何辦法。”

“而大明,若是可以做到前朝不能做之事,那不就和前朝不不一樣了。”

周羽又是鼓勵地說道。

他當然也希望,大明能夠成為了一個和前朝都不一樣朝代。

甚至,他覺得,這古代史,也可以到明朝之前而終結。

“那這鳳陽之災,又如何可解?”

“先把洪澤湖之水,洩入到運河當中。”

“接著,從肥沃之地,運送足夠的土地,把洪澤湖給填上。”

“不過,鳳陽此地的水土流失,還暫時需要用肥沃之土來滋潤。”

“可暫時緩解水土流失蔓延。”

周羽便說出了這個辦法。

“填湖?整個湖面積可不小……”

“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朱棣覺得,父親未必會同意,但他不管如何,也要他說服他的父親。

“那先生,把這個做完,便可以保住鳳陽了吧。”

接著,他又問了句道。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閥:開局臭巡捕,打造最強帝國

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