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一看,上面果然是一個顧字,更神奇的的是他將手中的玉珏輕輕一合,兩者竟然扣在了一起!

這波操作,讓正在苦思冥想該如何配合表演的顧思遠都給看傻了,本來是假認親,怎麼越來越像真的?

“師師,這麼說,令堂的遺願,你要完成了?”

趙佶言語間也有些興奮。

李師師跟他講過自己悲慘的童年,她本姓王,後來被送親送到佛寺寄養,因廟中和尚覺得她跟佛有緣,所以叫她“師師”。

後來李師師五歲時父母早亡,她顛沛流離,被一位李姓的歌妓收養,故改名李師師。

李師師的養母對她有養育之恩,母女二人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而李氏病亡之時,留給她一塊玉珏和自己的遺願,找到當年的顧郎,她一生摯愛的男人,將這對玉珏合而為一,他們人不能在一起,玉就不要再受離別之苦了。

眼見李師師得償所願,趙佶也為她高興,不禁問道:

“如今這塊玉珏的主人在哪?”

李師師笑道:

“回貴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趙佶把目光落在了顧思遠身上,

“你是說他?”

顧思遠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

“回貴人,正是在下,不過這塊玉珏是家父的遺物。”

趙佶點了點頭,他這才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不禁感慨道:

“這世間還真有這麼傳奇的故事,比戲文中的故事還要傳奇。”

梁師成笑道:“這麼傳奇的故事,也只有貴人您能見到,奴婢們跟著也是飽了眼福。”

不得不服梁師成,什麼事兒都能拍上馬屁。

果然,趙佶被拍的很是舒服,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李師師又趁機說道:

“貴人,師師還有一個請求,望貴人和梁公做個見證。”

“哦?見證什麼?”

“貴人有所不知,不但是玉珏找到了主人,顧大夫還是家母的親生兒子。”

趙佶一聽,不禁說道:

“哦?是這樣,哈哈,有趣有趣。”

李師師說道:

“貴人知道,師師自幼孤苦,渴望親人,如今知道顧大夫乃是家母親生,所以想與顧大夫相認為姐弟。”

趙佶笑道:

“這是自然,你們本就是姐弟嘛,好這個見證人我做了,對了,還有老梁,我們一起見證。”

顧思遠和李師師相視一笑,連忙向趙佶和梁師成行了一禮。

顧思遠說道:

“多謝貴人,多謝梁公,思遠感激不盡。”

趙佶擺了擺手,說道:

“若不是顧大夫出手相救,我還沒有機會做你們的見證之人呢。”

顧思遠連忙說道:

“這都是貴人吉人自有天相,在下只是運氣好而已。”

趙佶哈哈一笑,

“要說運氣,你這運氣確實好。老梁,這個顧大夫很不錯,以後可要多照顧才是。”

梁師成連忙諂笑著答應下來。

顧思遠眼看已經是深夜,便說道:

“貴人和姐姐還是早些安歇吧,思遠就不打擾了。”

顧思遠說完,行禮轉身退了出去。

梁師成一看,趕緊識趣的跟了出來,一看顧思遠站在那裡等著自己。

“梁公,您也看到了,今日之事,在下絕不會說出去,對我也沒什麼好處,梁公還是不要多想才是。”

顧思遠說完,便盯著梁師成。

梁師成笑道:

“顧大夫說的哪裡話,咱家多想也是為了貴人著想,請顧大夫不要見怪。哦……還有,顧大夫在青暉橋惠民局政績斐然,咱家會知會太醫局的,請顧大夫放心,從此以後,絕不再發生。”

顧思遠笑道:

“梁公言重了,若真能如此,思遠感激不盡。”

說罷,對著梁師成抱了抱拳,便瀟灑離去了。

一名小宦官小心翼翼的湊到梁師成面前。

“乾爹,那過了今晚,咱們還動手嗎?”

梁師成嘴角抽了抽,冷笑著問道;“你說呢?”

“兒子不知,這才請教乾爹。”

梁師成拍的一聲拍在了小宦官的頭上。

“請教你個頭啊,你個豬腦子,現在還能動手嗎?人家現在是什麼身份,啊?官家都親自囑咐了。”

小太監委屈的揉了揉腦袋說道:

“是是是,兒子知錯了。”

“以後對他還是客氣點吧,幸虧他還不知道咱們當時的心思,不然……嘿嘿,這世道,最可怕的就是枕頭風。”

梁師成陰陽怪氣的說一句,隨後拂袖而去。

小宦官摸了摸腦袋,嘀咕了句:

“嘿嘿,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這世道,找誰說理去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明皇長孫?

白晝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