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萬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

“良知乃出於天,故明心可見性。”

曾守正背後高大身影煞氣重重,不時展現一隻只的龍爪。

龍爪通體墨黑,爪尖犀利,猙獰可怖。

食煞奇術畢竟屬於恐怖之術,無論表面披著什麼好看的皮相,其內都是森然的殺人的力量。

左湘農受大道綸音相激,精神不由振奮起來,背後也是升起一道身影,同樣高逾三丈。

大道綸音道:“心即天也,未嘗有心外之天;心即神也,未嘗有心外之神,吾可求哉!心用氣而蕩,氣由心而出。”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明理躬行!”

兩人均已校級,實力相仿,道理光輝互相輝映,灼灼其華。

他們身邊的其他人熱血沸騰,也忍不住放出自己領悟的道理光輝。

其中一人短身巨髯,風儀峻整,才二十來歲就放出璀璨的道理光輝,不為眾人遮掩。

“仁厚守家法,忠良報國恩,通經為世用,明道守儒珍。”

曾守正嘆道:“張香帥經世致用,道理通達,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張香帥拱拱手,面對曾守正的稱讚十分受用。

又有一人光華格外耀眼,出類拔萃,其大道綸音唱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

此人李少泉,三十來歲,容貌清奇,一臉淡然。

曾守正見之,展顏歡笑道:“唯吾徒少泉方能承我衣缽!”

左湘農、張香帥、李少泉,這三人便是如今曾守正這一脈奇術的骨幹。

他們任何一人都可吊打同階異術之人,是官方一側最奪目的絕世天才。得之一人就已經足以支撐道理傳承,術法寄託。

曾守正得了三人,也不禁自傲道:“天下英才,盡入吾彀中矣!”

只是曾守正麾下雖然群星璀璨,如今卻被一人逼迫上了鼓山。

翼王石開開!

曾守正鬱悶至極,如非逼不得已,他絕對不願上這鼓山的。因為隱居在鼓山的這位將級李星沅脾氣極端古怪,不通人情。

而且其曾經在白雲觀門人手下吃過虧,最敵視白雲觀的人,曾守正以前就吃過他的閉門羹。

“說來李星沅到底和白雲觀結了什麼樑子,竟然多年來仍然恨恨不已,不得釋懷?”李少泉奇問。

曾守正蹙眉,搖頭道:“我也不知,之前曾與師門聯絡,有師叔說本門將級已經十多年不曾離觀,不可能是新近的事。

可能是十多年前的舊事,但時日久遠,也沒人能記得清楚。”

雖然他已被師門除名,但是仍然心底裡一直認為自己是白雲觀門人,也與觀中保持密切聯絡。

他猜測應該是當年千羽道人與九瑰道人北上搶奪聞香教的香火神道之時,折辱了李星沅。

能讓李星沅記恨至今的,多半是那位最令人頭疼的九瑰道人手筆……

左湘農嘆息:“白雲仙家逍遙自在,梅妻鶴子,超然於物外。

世間有這樣的福地,這樣的快活日子,又如何會起得心思與人爭鬥?

多半是李星沅自作多情,空自生恨。”

張香帥輕哼一聲,道:“據說廣南城那位將級潘正元操弄什麼立憲,在地方搞議會,架空官府。

此舉堪稱叛亂,白雲觀也有人參與,可見也不是所有人都出世逍遙的。”

曾守正知道他說的是那位守一道子,不由嘆息:“那位道子修道天賦異稟,得吾師青睞,自然免不了心高氣傲,有入世平亂,消除煞氣,致天下太平之意。

他還年輕,難免有點毛躁。”

張香帥冷哼一句道:“年輕,我不也年輕?可是我也知道忠君愛國是人之大倫,不可逾越!”

李少泉有點不滿張香帥對老師大大咧咧的態度,便說:“張香帥,不要岔開話題,眼前勸李星沅出手最是重要。”

一行人上到山頂。

山頂有一片宮觀,紅牆綠瓦,重簷高閣,處處可見奢華。

宮觀山門由漢白玉大理石雕刻而成,上是飛簷,刻有三字“逍遙觀”。

李少泉低低一聲驚呼,道:“老師,您看!”

山門左邊寫著龍飛鳳舞的幾個字:“白雲觀門人與惡犬不得入內”,右邊寫著:“棄徒與走狗須得犬吠三聲”。

分明是李星沅已經察知眾人拜訪,刻意羞辱大家。

一行人都不禁色變。

曾守正憋紅了臉,頓足罵道:“豈有此理,不為人子。本官是朝廷命官,兵部侍郎,李星沅你安敢如此欺我!”

“哈哈哈!”宮觀裡傳來一陣大笑,“曾守正,你若只認自己是朝廷命官,兵部侍郎,老夫自然不會辱你。

可你自認還是白雲觀弟子,以此沾沾自喜,那就容不得老夫不計較。

我知道你的來意:太平賊兵鋒之下,荊沙城岌岌可危。

但是與我何干?

除非……”

曾守正皺眉問:“除非什麼?”

“你看我右邊對聯,棄徒與走狗學犬吠三聲……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你等不但要犬吠,還得罵白雲觀罵得狗血淋頭,讓老夫滿意了,老夫就往你營中一走!”

張香帥大喝:“無恥,堂堂一個將級竟然如此不要臉,像市井下三流之人一般侮辱人,簡直沒了高人半點臉皮!”

“高人臉皮值幾錢一斤?

千金難買我高興,如果作為一個將級還不能稱心如意,我吃了這麼多的苦受了那麼多的痛,苦苦地修行又為了什麼?!

你這三寸丁說話甚不好聽,且收了你的聲音,小懲大誡!”

張香帥最恨別人說他矮,頓時大怒,橫眉怒目就要開罵,但是無論他怎麼張嘴,也發不出一點聲音。

曾守正氣得咬牙切齒,道:“李星沅,你休想辱我師門!”

李少泉平靜地道:“李山主,我是曾師的弟子李少泉,曾門座下第一人。所謂師有事弟子服其勞,這事可否由我來做?!”

曾守正愕然:“少泉?!”

李少泉從容道:“老師,荊沙城危急,我們並無守住城池的信心,如果此城淪陷,不但我們湘地,整個困堵太平賊的大局都會瓦解,進而天下糜爛。

與大局相比,個人榮辱有什麼好在乎的。

此事我能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清朝1910成為宣統皇帝

喜歡金蛙的劉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