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裝置不夠,技術來湊

“與矽溶液直接接觸的,也就石英堝壁了,現在涉及到一個問題,要不要破壞機器,檢測石英坩堝的堝壁有沒有問題。”

當石英坩堝的矽矽溶液倒出,爐內溫度緩慢下降時,韓銘看向陳星詢問道。

要不要砸?

砸取一小塊出來檢測?

陳星不是優柔寡斷的人,在與俞躍灰通完電話,他就肯定是裝置的問題了。

組裝水貨。

有問題不很正常?

況且相比較於機器,他更願意相信金色品質人才。

“砸。”

陳星淡淡說道。

當坩堝爐徹底冷卻,並且確認已經斷電後,一位藍色品質人才被吊進爐內,在最頂端的位置,砸下來半塊石英。

隨後他又在坩堝中部、底部分別取得樣本。

拿到石英檢測樣本以後,韓銘立馬拿去檢測。

數個小時後,他黑著臉走進作業廠房,看向陳星道:“真是石英坩堝的問題,石英內部摻雜了多種物質,一旦我們持續加熱數小時,雜質就會緩慢融入到矽溶液裡面,影響最終成本純度。”

“果然是裝置問題。”

陳星喃喃自語。

目前石英坩堝已經損壞,哪怕沒損壞也不敢再用,他準備聯絡俞躍灰過來看看。

雖然清楚不是他弄的,但裝置需要維修,滬矽集團應該會有維修的工程師。

正當他想聯絡俞躍灰時,大矽棒生產人才楊烈開口了:“雜質影響應該沒那麼大,晶種的數次斷裂可能還有別的問題。”

陳星聞言,越發覺得這批裝置不靠譜,看向楊烈道:“按照你的想法去檢查,別擔心裝置損壞。”

“我知道了。”

既然懷疑是裝置問題,楊烈已經有了懷疑方向。

提拉速度3毫米沒錯,因為4毫米只能拉出10寸單晶矽棒,3毫米是絕對沒錯的!

如果3毫米每分鐘沒出錯,那就只有一個可能!

提拉環和裝置定速功能出了問題,裝置無法穩定3毫米提拉,導致提拉的矽棒斷裂。

在吩咐全面檢查以後,楊烈親自去測試提拉的速度,也終於被他發現了貓膩。

3毫米保持半小時後,機器會突然降速到1毫米,又沉積半小時後,提拉速度又來到2毫米,有時候還會靜止不動。

“無法保持定速。”

楊烈檢查出結果後,第一時間給陳星報告了情況。

在聽了石英坩堝爐情況,他忍不住吐槽道:“石英坩堝堝壁有雜質摻雜,裝置還沒辦法定速,這究竟是個什麼玩意。”

“能修嗎?”

陳星看向楊烈道。

因為是“水貨”,根本就沒有廠家能修,現在只能自己動手或者搖滬矽集團的工程師過來了。

“不能。”

楊烈搖了搖頭,否定的同時又話鋒一轉:“雖然我不會修,但有辦法正常產出單晶矽棒。”

“!!!”

陳星眼前一亮,連忙追問:“是什麼辦法?”

“手動操控!”

“手動操控?”

“沒錯!”

楊烈重重點頭,再次確認道:“就是手動操控,雖然裝置無法進行定速,提拉速度混亂,但可以不斷輸入速度數值,讓提拉速度維持在每分鐘3毫米區間。”

他剛才測試了,裝置提拉速度混亂,但可以透過速度指令,維持在某個區間。

例如3毫米保持,裝置提拉速度變成2毫米的時候,立馬輸入4毫米的速度數值,保持一段時間後,再改回2毫米。

簡單來說就是,他需要時刻監視裝置的提拉速度,讓提拉的速度維持在每分鐘3毫米,這是一個極其艱鉅的任務。

八個字概括:

裝置不夠,技術來湊!

陳星皺了皺眉,看向楊烈詢問道:“你之前說過,14寸單晶矽棒要提拉八小時左右,每小時60分鐘,你要全神貫注480分鐘,這麼高強度的提拉任務能堅持嗎?”

480分鐘,純靠經驗技術。

這就好比高速剎車失靈,又沒有剎車避險通道,需要集中注意力八小時躲避道路的車輛,難度可想而知!

別說八小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哪怕是上八小時班,還摸兩小時魚都覺得精疲力盡,更何況是這種極端情況。

不過。

楊烈想試一試。

他目光堅定,看向陳星道:“石英坩堝好修復,但裝置定速問題很難排除,我想試一試,我有這個信心可以完成任務。”

他說話時的語氣很堅定,讓人無法拒絕。

“好!”

陳星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既然伱有信心,我現在給你找人替換石英坩堝內膽。”

在深城這個區域,他還是有些人脈的。

而且任國非不是也說了嘛,鯤鵬公司佈局了半導體矽片,他們肯定有替換的石英坩堝內膽。

他沒有遲疑,撥通了任國非的電話,並把遇到的情況簡單說明。

不到半天。

一輛半掛駛入騰飛工業園。

與此同時。

任國非也開車來到了這邊,視察龍興矽業的具體情況。

他很好奇。

龍興矽業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陳星得知任國非來後,也連忙出門迎接道:“任老總,沒想到是你親自送石英坩堝過來。”

“害,順便來看看。”

任國非笑著說道。

剛說完,他又介紹身旁的中年男人道:“這是我們鯤鵬工業的總工程師,石順義,我帶他來看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地方。”

“您好陳總,久仰大名。”

石順義伸出手道。

這是位中年男人,臉上有塊硬幣大小的紅色胎記,不過五官還是很端正的。

陳星伸出手與其握住,連忙感謝道:“石工程師親臨現場,那真的可能要麻煩你們了。”

他自然知道,任國非是順帶想來探查底細,不過現在人家畢竟幫忙了,沒理由不讓進,他又連忙招呼兩人道:“兩位這邊請吧,我帶你們去熔鍊提拉爐區域。”

“那我們正好可以看看。”

任國非笑道。

石順義:“有勞了。”

三人並行,矽業工廠的各個區域都有藍色品質人才,他們見到陳星的那刻紛紛問好。

工廠紀律看得任國非羨慕的同時,也讓他有些詫異,陳星到底什麼時候佈局半導體矽片的?

這麼多矽業人才,佈局時間最少半年以上!

可半年前,龍興科技公司真的有資金投入嗎?

如果是近期佈局,那院士人脈確實太可怕了,隨便一搖就可以運轉一個半導體矽片工廠。

在他們參觀時,長七米的石英坩堝內膽也進行了更換,6n的多晶矽則是重新提煉純度,這個過程又會持續一段時間。

不過!

工廠還有備用的20斤11n純度多晶矽。

僅20斤就啟動石英坩堝加熱,那生產成本肯定是划不來的,不過楊烈、陳星乃至整個龍興矽業工廠的工程師都14寸半導體矽棒能不能提拉出來。

……

更換石英坩堝內膽很簡單,用特製機器夾出來就好了,再把備用的內膽放進去。

在更換內膽後,楊烈立馬向陳星請示道:“總裁,石英坩堝內膽換好了,現在我們只有20斤多晶矽,要不要進行熔鍊提拉。”

“20斤這麼少…”

石順義愣了愣不解道。

陳星先是微微頷首,回應楊烈道:“熔鍊提拉看看,這次先不考慮生產成本。”

剛說完,他又看向石順義解釋道:“之前把200斤11n多晶矽都扔進去熔鍊了,我是真沒想到石英坩堝內部有摻雜雜質,現在只能重新提煉多晶矽。”

“可以理解。”

任國非笑了笑,自嘲道:“買到劣質裝置的事情,我們鯤鵬公司也時有發生,習慣了。”

“是嗎?”

陳星露出抹意外。

任國非則是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沒辦法,水貨裝置,質量可都得看自己技術。”

他注意到了,陳星這批裝置沒有“廠家工程師”,很有可能就是購買的水貨零件,然後自己組裝的,所以才會出現質量沒法保障的情況。

還是那句老話,如果可以正常購買生產裝置的話,他們哪裡需要劍走偏鋒。

真以為他們都吃飽沒事幹,喜歡買零件組裝啊?

在幾人交流時,提純好的11n多晶矽被扔進石英坩堝熔爐,楊烈與翟勇坐鎮指揮。

“爐內溫度拉昇,在1450攝氏度保持!”

“爐內溫度拉昇,在1450攝氏度保持!”

隨著開始工廠作業,任國非看向陳星調侃道:“我們在這裡觀看應該沒問題吧?”

“自然沒問題。”

陳星笑了笑,繼續說道:“我們可是國產聯盟,同時也多虧任老總送來的石英坩堝內膽。”

“小事。”

任國非擺了擺手。

幾人把目光重新看向作業區域,操控員緊盯裝置數值,提高數倍音量吶喊。

“300攝氏度!”

“700攝氏度!”

“1000攝氏度了!”

“已抵達1450攝氏度,重複一遍,石英坩堝熔煉爐溫度已經達到1450攝氏度!”

在極致的高溫下,石英坩堝裡的11n多晶矽開始融化,當它完全成為液體時,翟勇開始進行摻雜。

“哎!”

任國非疑惑一句,不解道:“這位工程師在做什麼,他在調製溶液的什麼佔比?”

“這步叫摻雜。”

陳星笑了笑,給任國非講解道:“現在摻雜的是磷,它是一種五價摻雜物,通常用於n型矽晶體的生產製備,磷摻雜可以引入額外的自由電子,從而增加矽的導電性,讓成品晶片效能更佳。”

好傢伙!

老總都這麼懂摻雜技術?

石順義高看了陳星一眼,他本想著解釋的,沒想到被搶了先。

不過他想弱弱地問一句,這真是百億市值公司老總嗎?怎麼工業的事情也懂?

理工男?

理工男也沒這麼變態吧!

任國非也露出抹詫異,忍不住讚歎道:“陳總見多識廣啊,居然對半導體矽片生產如此瞭解。”

“過獎了。”

陳星淡淡一笑,繼續說道:“我也是前幾天才知道的。”

他這句話沒有謙虛,他確實前幾天才知道要摻雜,只是默默記了下來。

石順義微微頷首,高看陳星一眼的同時,讚揚道:“陳總謙虛了,能記住磷摻雜,肯定是一位頂尖理工大學的高材生。”

“我覺得也是,不然可做不到這麼多的知識儲備。”

任國非笑著附和一聲。

他是學建築出身,還真搞不懂半導體矽片生產。

他佈局的鯤鵬公司,目前主流的營收都是在基站建設是售賣手機,半導體矽片和麒麟晶片,他只負責砸錢研發。

“過獎了。”

陳星謙虛回應。

他沒有糾結這個話題,因為摻雜的過程已經結束,楊烈要製作提拉晶種了。

只見他如法炮製,用小石英坩堝裝了些許矽溶液,迅速將它倒入製作好的膜具裡面,形成細長的生長晶種。

因為是初次製作,倒膜的晶種是達不到單晶矽水平的,不過提拉單晶矽綽綽有餘了。

在製作好晶種以後,楊烈高聲指揮道:“石英坩堝熔爐降溫,下降1000度保持。”

“石英坩堝熔爐降溫,下降1000度保持。”

裝置操控員重複一句。

當裝置溫度逐漸降低,他又提高音量吶喊道:“爐內溫度已下降到1000度。”

“裝晶種。”

楊烈說完,沒有半刻遲疑,立馬接替了操控員位置。

當晶種安裝完成,它開始緩緩伸進1000攝氏度的石英坩堝,浸入矽溶液內部。

浸入矽溶液的瞬間,楊烈立馬提拉10厘米,形成矽棒的“脖頸”,矽晶體因為發生高頻次的滑移位錯,初始會有波浪紋,這一段後續會切割不用。

“這是…”

石順義暗皺眉頭,他居然有些看不懂。

為什麼要瞬間拉昇這麼多?

在他懵逼之際,他又發現楊烈居然不停地輸出數值,這讓他看向陳星不解道:

“陳總我有個問題,為什麼你們的工程師要一直輸速度數值,這有什麼講究嗎?”

“額…這個說出來有點尷尬。”陳星露出抹無奈,解釋道:“我們這個裝置除了石英坩堝內膽有雜質外,提拉定速功能也有點問題。”

石順義:“……”

任國非:“……”

好傢伙!

他們直呼好傢伙了!

這到底是什麼矽片工廠?

石英坩堝有雜質就算了,裝置還是半失靈狀態???

這種條件能提純出11n多晶矽,石順義已經覺得不可思議了,現在居然要拉單晶矽棒,他只覺得腦瓜子嗡嗡響。

真是離譜給離譜它媽開門,離譜它媽到家了!

任國非也有點看不下去了,目光看向陳星道:“如果裝置不行,要不還是彆強行自研矽片了,專心光刻膠吧,我們鯤鵬工業還是可以完成半導體矽片的。”

12寸搞不出來,6寸和8寸他們還是可以生產的。

按照陳星這種條件,任國非覺得別說12寸半導體矽片了,6寸都不一定能夠生產,生產裝置都半失靈的你就說怎麼生產嘛?

“害!我們還是想試試,萬一成了呢?”

陳星淡淡一笑。

他無條件相信楊烈的技術。

金色品質人才,這就是可以相信他的資本。

任國非不知道陳星這份自信從何而來,他內心是不相信的,畢竟裝置處於半失靈狀態。

雖然不相信,但他也沒有去反駁,時間會證明一切,他倒想看看能不能拉出大尺寸的矽棒。

“那我們靜候佳音。”

“靜候佳音。”

陳星點頭附和。

遲遲沒有說話,站在一旁的鯤鵬工業的總工程師石順義內心是一百個不相信。

石英坩堝有雜質,更換就可以輕鬆解決。

但你要說!

生產裝置半失靈狀態,能提拉出大尺寸矽棒?

他肯定是不相信的,打死他都不相信,他這輩子就沒見過矽棒提拉技術這麼牛逼的人!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季星季星

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