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僥倖領先,11n單晶矽棒出爐

在裝置半失靈的情況下,每分鐘保持提拉3毫米,這基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任務。

3毫米不是3厘米,提拉的過程足足60秒!

用60秒提拉3毫米,哪怕機器裝置提拉速度出錯了,肉眼真能分辨出來嗎?

任國非不相信。

石順義同樣不相信。

這不是人能做到的,哪怕是頂尖提拉工程師也沒用。

其他矽業細分領域人才,包括魏華韓銘都在等待,到底有沒有可能做到?

楊烈沒有在意周圍的目光,現在他早已經以自我為中心,感受不到外界的存在。

在他眼裡,現在只剩下定向速度按鈕和裝置提拉環。

他目光如炬,神色堅定,緊盯石英坩堝熔煉爐上方的提拉環,用經驗去感受那細微的提拉速度,並做出調整。

一分鐘!

五分鐘!

十分鐘!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

因為只有20斤的11n多晶矽,他這次不需要拉八小時,只需要拉一到兩小時即可。

不過!

用肉眼與經驗彌補機器裝置上的不足,保持一到兩小時,這也是驚為天人的操作。

隨著時間的流逝,石順義的瞳孔逐漸發生變化。

剛開始他極其不屑,並不覺得楊烈可以用肉眼來定速,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可!

半小時過去!

他目光流露出抹不可思議,提拉環上升的速度太均勻了!

他怎麼說也是鯤鵬工業的總工程師,矽業領域首席的人物,自然也懂得一點矽棒提拉。

楊烈每分鐘提拉的速度,他不確定到底是不是3毫米,但他很確定的是,每分鐘提拉的距離誤差絕對不超過1毫米!

質疑!

吃驚!

不可思議!

石順義瞳孔不斷閃過的神色,也讓任國非也流露出抹驚訝,他隱約猜到了些什麼。

因為不懂矽業領域,他根本不懂矽棒提拉速度代表著什麼。

但他也明白一點,那位中年男人正在以自己平凡的肉身,挑戰那臺半失靈的機器!

再看石順義的微表情,任國非隱約察覺到,可能那位中年男人即將挑戰成功。

如果成功的話……

任國非不敢想象了……

這種人才如果能為他所用,那鯤鵬工業豈不是要突飛猛進?

當他的目光瞥了眼身旁的陳星,任國非又是一驚,內心掀起驚濤駭浪。

毫無波瀾!

是的!

陳星臉上毫無波瀾!

是那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極致鎮定!

是什麼讓他沒有絲毫波瀾?

難道一開始他就知道,楊烈肯定能夠做到?

任國非思緒萬千,曲程的院士人脈真的太厲害了,什麼型別的人才都可以拉來協助龍興科技乃至子公司發展。

他又想到了那個問題…

陳星真是普通人嗎?

他隱藏的身份背景,會不會是傳說中的sss加密?

一個月前。

他覺得陳星配不上姚娜娜,想著讓姚娜娜與陳星保持一定距離,但現在他突然發現,會不會是自己這邊高攀了?

能讓院士不留餘力,能匯聚如此多頂尖人才,還能短時間發展這麼迅速,任國非想了很多,也有了自己的判斷。

反觀陳星,他壓根沒注意到任國非的表情變化,現在他只在意能不能拉出14寸的矽棒。

如果真能提拉出14寸矽棒,那距離12寸半導體矽片國產化又近一步,晶片國產也更近一步,西方制裁的力度將會同步減弱。

……

在幾人目光注視下,誰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可能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

“應該差不多了。”

楊烈沒有遲疑,按下裝置的快速提升按鈕。

下一秒。

一根銀色,表面光滑像鏡面的粗大棒呈現在眾人眼前。

“不辱使命!”

楊烈嚎叫了一嗓子。

整個作業廠房沉默了數秒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與歡呼。

“哈哈,這根半導體矽棒雖然短,但卻很粗,應該能滿足生產12寸矽片的需要!”

“裝置不夠,技術來湊,楊工程師牛逼!”

“肉眼判斷毫米距離,楊工程師真是神了,和賣油翁一樣,真就全靠經驗技術!”

“楊工牛逼!”

“哈哈哈!等矽棒溫度冷卻後,就可以去質檢幾n的純度了!”

在廠房工人的齊聲歡呼下,石順義瞳孔發生地震,痴呆地望著那根光滑矽棒愣神。

想製作12寸半導體矽片,矽棒就必須要有14寸,因為後續加工需要磨定位邊,他會損耗矽棒的原有尺寸,因此需要預留尺寸空間。

石順義見過的矽棒,沒一百根也有五十根了,尺寸夠不夠,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現在龍興矽業提拉的矽棒,目測長度只有40厘米不到,但表面直徑肯定有35厘米左右。

眾所周知,12英寸矽片的表面直徑是30厘米,有5厘米左右的打磨空餘區域,一旦這根矽棒純度達到了9n以上,那它就可以進一步的打磨切割環節了。

在石順義愣神之際,楊烈已經快步到了陳星面前,略帶激動說道:“幸不辱使命,14寸半導體矽棒提拉出來了。”

“我知道你可以的。”

陳星淡淡一笑。

金色品質人才別的不說,技術肯定是一流水平。

既然楊烈敢提出手動操控,那他肯定有把握才會這樣說,而不是信口雌黃。

“感謝總裁信任。”楊烈咧嘴一笑的同時,講解道:“等純度檢測完成以後,下一步就是打磨定位邊,然後進行切割了。”

“不過可惜的是……”

他嘆了口氣,繼續說道:“提拉的矽棒長度不足40厘米,遠遠跟不上裝置的啟動成本。”

這麼多裝置運轉了數天,單日裝置功耗以及原材料成本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結果最後只生產出40厘米不到的矽棒,楊烈有些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盡到檢測熔鍊裝置的義務。

“不能這樣說。”

陳星則是搖了搖頭,看向身旁任國非道:“如果11n14寸矽棒順利產出,這就是零的突破,任老總你說對吧?”

“嗯…沒錯…”

任國非愣了半秒,連忙點頭附和道:“零到壹的突破,確實不能只看成本多少,要是12寸半導體矽片實現國產,裝置功耗這點錢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全部裝置開一天能花多少電?

哪怕一天五萬的電費,等徹底掌握半導體12寸矽片生產,輕輕鬆鬆就可以賺回來。

“哪個…”

沉默許久,喉嚨乾燥的石順義突然開口,他目光緊盯楊烈,呼吸略帶急促詢問道:“這位師傅,你是在哪裡畢業的?”

“問我嗎?”

楊烈愣了愣問道。

石順義點了點頭,他不知道楊烈的名字,只能以“師傅”相稱,態度擺的很低。

曾經他以為自己已經是龍國半導體矽片領域的佼佼者,沒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以肉眼觀測,全靠經驗去調整裝置的提拉速度,這是他敢都不敢想的事情。

3毫米啊!

每分鐘3毫米!

這放到國際半導體矽業圈子,那也是相當炸裂的一幕。

見詢問出身,楊烈也沒有半點隱瞞,笑著回應道:“我是東都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的。”

“東都大學…”

石順義喃喃自語。

如果是東都大學的頂級人才,那就勉強說得通了。

這可是亞洲最好的一所大學,誕生了9位諾貝爾獎、6位沃爾夫獎得主的超級學院。

任國非眼神閃過抹羨慕,看向陳星感慨道:“海歸學子,陳總又是如虎添翼啊。”

搞晶片,有院士助力。

搞矽片,有頂級海歸助力。

他是真酸了。

為什麼他開百萬年薪,就是招募不到合適人才呢?

陳星淡然一笑,謙虛道:“任老總的鯤鵬工業也深藏不露,有石總工程師這樣的人才。”

“害!”

石順義嘆了口氣,連忙擺手道:“與這位師傅相比,我顯得有些班門弄斧了。”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真不相信有人可以用半失靈機器,提拉出14英寸的大尺寸矽棒。

聽聞讚揚,楊烈再次咧嘴一笑,撓了撓後腦勺道:“都是總裁給了我這個機會。”

“其實我有個疑問。”

客套了許久,石順義看向楊烈說出目的道:“不知道這位師傅,能否為我解答一二。”

“伱說。”

“你提拉速度是3毫米對嗎?”

“嗯,每分鐘。”

“能告訴我一下,裝置的旋轉速度是多少嗎?”

提拉速度。

旋轉速度。

這可都是經驗。

楊烈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用徵求的目光看向陳星,像是在詢問是否可以回答。

晶種的提拉速度和旋轉速度,是大尺寸矽棒的生產關鍵。

“既然石總工程師那楊工你就簡單說說吧,畢竟任老總可親自送石英坩堝內膽過來呢。”

陳星淡淡笑道。

任國非親自送來石英坩堝,他們也不能太見外。

現在的龍興科技、鯤鵬、大米等公司可都是同盟,至少半導體領域是同盟。

投桃報李,人情還清。

楊烈得到允許後,立馬說出數值道:

“要拉14寸大矽棒,提拉速度確實是每分鐘3毫米,旋轉是往左旋轉,速度是每分鐘5毫米,大概需要拉八個小時左右,切記長度不要超過米,不然晶種可能會斷裂。”

“感謝。”

石順義默默記下。

……

在四人客套交談時,14英寸矽棒溫度快速下降,半小時後,它就被取了下來。

緊接著,它被送往線切割機前,把矽棒的頭尾切除,只留下圓柱形的矽身。

矽頭和矽尾如果純度夠,可以削成晶種,用作下一次大尺寸矽棒的生產。

當矽頭矽尾被切除,原本40厘米長度的14寸矽棒,現在只剩下不到25厘米。

取出的矽身沒有急著打磨,而是先送去檢測。

想檢測矽棒的雜質也很簡單,使用四探針法,測量矽棒的電阻率,可以檢查軸向的雜質濃度是否一致,如果電阻率有明顯變化,那就要全面檢測了。

萬幸的是。

四探針檢測一切順利。

負責檢測的韓銘,也給予了明確的答覆:“是11n的純度,這次生產沒有問題。”

“呼——”

工廠內。

數百位工人長舒一口氣。

任國非聽見訊息,立馬恭喜陳星道:“11n純度的14寸矽棒,陳總又領先我們一步了。”

“僥倖僥倖。”

陳星淡淡笑道。

“害!”

任國非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這次你就別謙虛了,半失靈裝置都能提拉出14寸矽棒,龍興矽業可太不簡單了。”

“對了。”

剛說完,他話鋒一轉道:“陳總,我有個不情之請。”

“任老總請說。”

陳星露出抹微笑,靜等下文。

任國非臉上閃過抹不好意思,坦言道:“那我就厚著臉皮說了,就是能不能,讓我這邊的石總工程師來你們工廠觀摩學習幾天?”

石順義眼神一亮,他其實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就是礙於面子,不好說出來。

“這個…”

陳星陷入猶豫。

讓石順義學習幾天,這不擺明想說要偷師學藝嘛?

高情商:觀摩學習。

低情商:偷師學藝。

任國非也很清楚,這種技術層面的東西可不會輕易教,他也丟擲自己的籌碼道:

“我不會白佔你的便宜,上次你託我買的超微粒剪下混合機,已經在海運了。”

這句話潛臺詞很明顯了,就是在和陳星說:

你要的機器我快搞到了,現在你欠我人情,想要還這個人情就讓石順義來學習幾天。

“不愧是商業場的老狐狸。”

陳星心中喃喃自語。

他能拒絕嗎?

除非不要超微粒剪下混合機,不然根本拒絕不了。

總不可能說要別人機器,欠了別人人情,還什麼都不給人家吧,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人情債,還債成本就是高!

沒辦法,陳星只能微微頷首道:“都是國產聯盟的,既然任老總都這樣說了,那就讓石總工程師來我們工廠指導幾天工作吧。”

他沒有說學習,而是說指導,給足了石順義面子。

石順義聞言,立馬露出抹驚喜神色道:“那就麻煩陳總了,願意收留我幾天。”

“國產聯盟嘛,都互幫互助。”

陳星淡淡回應。

這裡的人都知道是客套話,國產聯盟是不假,但互幫互助,那都是需要前提條件的。

如果要技術沒技術,要裝置沒裝置,那國產聯盟要你做什麼?

籌碼!非常重要!

任國非看了眼時間,假裝驚訝道:“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晚上了,那我也就不打擾了,先走一步了陳總。”

“我送送你。”

陳星做了個請的手勢。

現在時間確實很晚了,他也沒想著挽留。

兩人一起來到停車場,等任國非開車離開,車輛尾燈消失不見,陳星才收回目光喃喃道:

“11n純度的單晶矽棒,我們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一環,接下來就是滾磨和切片了。”

當他返回工廠,因為吸取了教訓,他並沒有讓工程師們急著滾磨,而是讓他們先仔細檢查裝置,確保萬無一失。

他可不想又前功盡棄。

(本章完)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盜墓迷離

心幻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