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這些皇帝的名牌不知道是什麼材料做成的,這麼久了,竟然絲毫沒有腐朽的跡象,並且,在這些名牌當中,朱元璋的最大,是黃色的。

我走了兩步,在前面又看到了幾個名牌。

這幾個名牌上有些汙跡,將整個名牌都染成了黑色。

我拿起來,用指甲輕輕地扣了扣,頓時發現,這下面名牌的本色,也是黃色。

再一看名牌上的名字,我霎時間明白了過來。

這幾個名牌,最大的一個寫的是朱元璋太子朱標的名字,而另外一個,則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名字。

只是,這兩個名牌原本都是明黃色,卻被人為染成了黑色。

除了朱元璋,朱標,朱允炆三個人的名牌是黃色的底色之外,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朱見深這幾個皇帝的名牌都是血紅色。

還有幾個普通的木牌,是明朝的後幾位皇帝。

朱佑樘,朱厚照,朱載坖,朱翊鈞,朱常洛,朱由校。

這幾個皇帝的名牌都是普通木牌,似乎還沒來得及上色。

我只是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天機世家如此的用意。

這裡最後存在的時間,應該是明朝成化到弘治年間,與我估計的時間沒太大的出入,距今的確是四五百年。

天機世家將明朝正統皇帝標記為皇家專用的明黃,如朱元璋,朱標,朱允炆。

這其中,朱標是個例外,因為他並沒有當上皇帝就早早過世了。

可以看得出來,天機世家這些人對朱標還是比較認可的,否則朱標的名字不會出現在這裡。

這倒也可以理解。

朱元璋和朱標的關係,絕不是尋常皇帝太子之間的那種天家無情的關係。

朱元璋從一個乞丐做起,直到最後當上皇帝,歷經半生艱辛,朱標很小的時候,朱元璋稱吾王,他被朱元璋立為世子,跟著宋濂學習,不是那種從小養在深宮裡的嬌弱花朵。

朱元璋馬皇后以及朱標三人,不能用皇帝皇后以及太子的關係而論,他們三個更接近於父母和兒子這樣普通的一家三口。

很多皇帝三宮六院無數佳麗,對他們而言,孩子只不過是自己寵幸嬪妃之後的副產物,有的皇帝幾十幾百個孩子,連名字都記不全,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面。

但朱元璋不同,在他的前半生,他的身邊一直就只有馬皇后一個人,即便是坐了皇帝的位置,馬皇后依然是他的摯愛,朱標也和其他的皇子不同,那是真正的父子。

所以朱元璋對朱標,沒有尋常皇帝對自己太子的那種戒心,很多事情都願意放權給朱標。

而朱標也得到了明朝很多人的認可,上能鎮得住朱元璋手下的從龍重臣,下能讓百姓愛戴擁護,整個明朝都認為他將是一位明君。

顯然,天機世家對這個結果也是認可的。

但可惜的是,朱標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太子。

世人常說,朱元璋殺功臣,但實際上朱元璋一開始並未對這些從龍重臣大開殺戒,只有很小一部分因案被治罪,直到朱標死後,他才開始了對明朝開國功臣的大清洗。

在這場大清洗中,胡惟庸,徐達,常遇春,劉伯溫,劉基,李善長,宋濂,藍玉等三十位開國功臣被殺。

明朝的三十四位開國功臣,被朱元璋殺得只剩下湯和,郭英,沐英,耿炳文四個人。

這場大清洗的目的只有一個,為朱允炆肅清阻礙!朱標威望高重,能夠鎮得住這些飛揚跋扈的開國功臣,但朱允炆只是一個年輕人,若不肅清這些手握重權而又飛揚跋扈的王公重臣,朱允炆的皇帝位置怎麼可能坐得安生?彼時,馬皇后已經去世三十多年。

朱元璋是一柄利劍,馬皇后則是這柄利劍唯一的劍鞘,只有馬皇后才能壓制得住朱元璋的兇性。

而當馬皇后過世已久,太子朱標的死又激發了這柄利劍的兇性,自此,再也沒人能壓制得住他了。

這一場對開國功臣的大清洗為朱允炆肅清了阻礙,但也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後果。

在這些被殺的功臣當中,包括藍玉,徐達,常遇春等人在內,相當一部分都是明朝的名將,失去了這些將領,朝廷的軍事能力一落千丈。

所以到了後來,朱棣舉起反叛大旗,喊出清君側口號的時候,朝廷之內已經沒有人能擋得住了。

朱棣成功篡位,史稱明成祖,改年號為永樂。

其實朱棣一開始根本沒有把握打贏朝廷,只是機緣巧合之下,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如果他爹朱元璋還在,或這他大哥朱標在,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舉起反叛的大旗。

在朱棣的一生中,有兩樣東西始終影響著他的決策。

一個失蹤的朱允炆,一個,是謀權篡位的萬古罵名。

朱棣曾派出鄭和下西洋,在現代人看來,這是在向東南亞地區傳播華夏文化,但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的。

古言天下天下,其實核心無非漢地十八省,東南亞甚至今天廣西廣東這樣的豐饒地區,在古時候人們看來都是瘴氣密佈的蠻荒之地,很多時候都是用來流放犯人的。

永樂年間還沒有殖民的概念,鄭和下西洋也沒有像早期的西方殖民帝國一樣大肆掠奪東南亞土著人的物資和財產。

在那個年代,組織起這樣一支龐大的船隊,是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的。

難道耗費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下西洋,卻只為了跑去那些當時被看做是蠻荒之地的地方所謂的傳播文化?朱棣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去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

這是他骨子裡的不自信驅使他去做的。

同樣的,還有修永樂大典,這一項同樣花費巨大,但也不是朱棣多麼喜歡文化書籍,而是為了讓後世人還能記得他的一點好,不要一想起他就是謀權篡位這四個字。

本質上,還是在為自己洗刷罵名。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信啊!海洋求生還能這麼玩

擱淺問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