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琳:“因為蕭衍推崇佛教,南朝號稱四百八十寺,大量的人出家為僧,打著宗教的旗號吞併土地,躲避徭役和賦稅,更有甚者,違法亂紀,身為僧人,卻食肉、飲酒、淫亂,蕭衍也從未管過。”

“最後,從北魏叛投南梁的侯景,因不滿蕭衍與東魏的高澄(高歡之子,也是個奇葩皇帝,有興趣的可以自已去查,他的事蹟要是寫出來,估計都無法過審)議和,便帶著八百手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造反,一路打到了建康城,將蕭衍圍困於臺城,在破臺城後,將蕭衍餓死於淨居殿,史稱侯景之亂。侯景之亂時,建康城變成了人間煉獄,生民百無一二,侯景之亂後,南梁各方勢力相互攻伐,大亂五年,將整個江南的經濟毀壞殆盡。”

“但是侯景這個人,在北方二十餘年,無論是在爾朱榮還是高歡的手下,皆是重臣良將,所鎮之處,百姓安居,專制河南十載邊境無事,到了南梁才不過兩年,便掀起了滔天浩劫,為什麼蕭衍的仁慈,最後會變成了災難?”

張偉和燕翼都陷入了思考,他們明白,這便是最後的問題了,畢竟若是換了旁人,橋琳估計理都不會理,橋琳一定是想考驗他倆的成色,看看這些後輩值不值得他提攜和培養。

沉默許久後,燕翼先開口了:“回橋公,民間長大的漢宣帝曾經說過,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這天下,極善和極惡的人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在善惡之間,不斷搖擺的普通百姓。”

“他們善小為之,惡小也為之,若是涉及到自身私利,大惡亦可為之,所以要用法家,也就是制度刑罰,讓人不敢做惡,同時也要用儒家,也就是禮義教化,讓人們認同仁和善,自發的去做好事,使整個國家變得更好。”

“一個國家的君王,他要相信仁善的力量,但他不能相信人之初是性本善的,他要相信制度刑罰會讓國家變得更好,但不能相信制度刑罰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因為沒有制度刑罰,國家會變得混亂,而沒有禮義教化,國家會被刑罰壓垮。”

“故而孫子兵法有云:卒未親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善,令尊若知伯安你有今日之才,九泉之下也定是欣慰的!”橋琳讚歎了一聲,隨後看向了張偉。

一旁的張偉: ᶘ ᵒᴥᵒᶅ

請問一下,同學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直接現作了一篇論文,老師現在讓我回答問題,我該怎麼辦?

線上等,挺急的!

張偉此時真想說一句,俺也一樣,但他不能,於是在組織了下語言後,張偉開口說道:“回橋公,小子認為,個人的仁善,與自身道德相關,但天下的大善,則與自身道德無關。君王的仁善,是井然有序的社會制度,即常說的人心,是減少的統治成本,即百姓的福祉。”

“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對自已的百姓,要讓他們食有糧,居有所,功有賞,罪有罰,即賞罰分明來教化自已的百姓,對自已的敵人,包括那些危害百姓的人,則要如同惡鬼一般,讓他們恐懼、害怕,甚至是不擇手段的消滅他們。因為,讓百姓能夠踏踏實實,平平安安的過日子,沒有貪官汙吏和外敵的侵擾,使百姓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國家變得越來越強盛,這才是位高權重者應該追求的大仁大善。”

“所以,善與惡,仁與奸,在不同的位置,皆有不同的含義,若是脫離實際,一昧地追求所謂的仁德,大善也會變為大禍。”

對於張偉給出的答案,橋琳沒有做評價,僅僅只是不鹹不淡地說道:“日後,和伯安一樣,在我面前,你可以自稱白圭。”

張偉聞言精神一振,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要知道,古人在稱呼上是極為講究的,橋琳讓張偉在他面前自稱表字,說明認可了他這個後輩,這也證明他的回答,是及格了的。

張偉恭敬的拱手行禮道:“白圭謝橋公教誨。”

“嗯。”橋琳點點頭,算是認可了張偉的稱呼,隨後將手中的書卷遞給了他們:“這是老夫最近正在編撰校注的《六韜》之龍韜,共十三篇,你倆先將其熟讀理解,我再來考教,若有不懂之處,可以問我。”

張偉、燕翼:“諾,多謝橋公。”

張偉和燕翼拿著這本龍韜,眼中皆有歡喜之色,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很多書並不是你花錢就能買到的,尤其是這些書籍,在社會上還有各種不同的版本時,一本已經被編撰好還校注了的書籍簡直是可遇不可求。

最典型的就是《尚書》了,作為科舉必讀書籍的《尚書》,其實是唐朝時官方重新編撰的,因為最原始的版本,別說後人了,連孟子他老人家都沒看到過,孟子的那句盡信書不如無書,裡面的書,指的就是《尚書》。

太多的古籍,在手抄口授之下,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偏差,加上戰亂天災及人禍,能儲存下來斷章殘篇,已是萬幸。最出名的就是秦始皇收集諸子百家著作藏於咸陽,被項羽那個傻逼一把火給點了的故事,基本是將先秦典籍來了一波團滅。

結果到了漢朝時,不少書籍皆處於大家都聽說過,但從未見過的狀態,比如《尚書》,完全就是靠著藏在牆裡的竹簡和一些長壽且躲過了戰亂的學者,邊回憶邊猜,拼拼湊湊重新寫出來的。

這也就導致,哪怕到了宋朝,身為唐宋八大家的韓俞都曾吐槽過《尚書》,稱其“周誥殷盤,佶屈馨牙”。

正因為如此,光一個西漢,不少古籍都有前前後後數個版本,那些儒學大家,都各自有著一套體系,並且誰也不服誰,畢竟你也沒證據能證明他手上的是錯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商極品廢太子

大海洗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