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聞看著街邊擺攤的師侄問道一,卦攤依舊破爛不堪,周圍人影綽綽,終究是沒幾人上前。

反倒是陳希聞坐在卦攤之後,幾位大娘領著自家寶貝孫子上前來問卦,老道士終究是多了神仙氣,卦象更靠譜。

八字、面相、手相,又抽了籤……

問道一看著自家師叔一番忙碌,挨個將卦攤上的器具試了個遍,落了幾句讖語。

這些都是俗世之物,也都是那些旁門左道招搖撞騙的行頭,並不是自家宗門內的天機靈器,很難能算得出一個大活人的運勢。

更何況問道一眼睜睜看著師叔,給那位大娘的小孫子批了一句“人中龍鳳”,他心中早已後悔今日偷跑出來擺攤,連累了那位“鼻涕蟲”小兄弟,

那位“鼻涕蟲”“人中龍鳳”的小兄弟,今後怕是耗盡祖上陰德,也當不上“龍鳳”了。

“龍鳳”之屬多為神獸,當可作一國氣運載體。俗世國家中,視國運昌盛,只要選擇一物承載氣運,不讓氣運落於空處即可。除了常見的靈器,四象,五行之屬的神物、神獸之類也可以,龍鳳最佳。人中龍鳳的說法源於此處。

問道一滿是不解,眼前的大秦國運正盛,黑龍據守咸陽,更有及冠不久的帝王雄霸天下,‘小鼻涕蟲’如何在蒸蒸日上大秦帝朝,做那開國立祖的“龍“?

陳希聞看著那大娘將劉姓的小孩子拉走,得卦金四文。

大娘哄著、抱著孫子回家,今日兜中只有四文錢,自己孫子最喜歡的軋糖,沒餘錢買了。

陳希聞轉身看著滿眼驚訝的師侄,微微一笑,神秘至極,寬大的道袍挽起,手中舉著四枚銅錢,搓了搓之後,遞給了問道一,叮囑道:

“俗世之卦,多是寬心之言,怎能憑藉一卦象讖語就能定人運勢呢,手相面相,也是相由心生,善惡心性是任何卦術都難以盡數度量策算的。

當然,我剛才說的‘人中龍鳳’,也不過是寬心謊話。此少年,百代貧苦,他這輩子也是,不過他子孫會很有出息。在其死後百年,也是能追個帝王諡號。”

問道一隻覺自己策天訣修行不到家,看剛才婦人,雖有積善,但也是薄命之相,“小鼻涕蟲”也是“勞碌命”,師叔哪裡看得出今後數百年的運勢。

如果用了靈器周天儀或者其他神物策算天機,說不定也是可以算出幾分的,但終究是得不償失,四枚銅錢少了,不足以做價值相等的卦金。

陳希聞卻不說透,卦術說透話底,也算是洩了天機,問道一的修為擋不住未來四百年劉氏王朝的氣運衝擊,即使手中拿著那“四枚銅錢”,依舊擋不住王朝氣運反噬帶來的心魔。

修道難得,護道難為,成道可遇不可求。

無為道院一脈,修行天機之力,道家策天訣更是天機修行大成法訣。天機,需要在俗世紅塵中抽絲剝繭,也要在山上宗門體悟道法自然,兩者缺一不可。

問道一自然是知道好賴的,將那“四枚”有可能化為靈寶錢的俗世銅錢仔細收起來。

雖然只是四百年的王朝氣運加持,再新增一些寶物,以後可能使得這四枚銅錢,變成四枚百年靈寶錢,遠遠比不過千年靈寶錢那樣難得,但也是很稀罕的天機策算的神物了。

問道一趁著陳希聞此刻清閒,隨手捏著卦布四角,一兜桌上物件,甩在身上扛著,卦桌先託付給旁邊醫館照看,胡亂收了卦攤,拉著自家師叔,進了一道偏巷子,七拐八拐之後,落座在了一處深巷酒坊,用身上為數不多的銅錢打了半壇酒,說是為了自家師叔送行。

陳希聞看著眼前的酒,想起那壇極好極難得的酒,口中砸吧砸吧眼前的粗酒,滋味少了很多。

問道一是藏不住話的,那個丞相府怪異面相的孩子,那晚清醒之後,自己就發現不見他的蹤跡,後來去了丞相府,曾經的遺址恢復如初,府邸內無絲毫人氣。

“那個孩子……”

還沒說完,陳希聞抓緊打斷了話,語氣格外嚴厲,

“今後不能問,不能卜算,更不能去找那個孩子。要不然,我替你收不了屍。”

之前太史令閣中,陳希聞還勉強可以看出無心的丁點面相運勢,但是那晚之後,無心命運天機似乎消失了,又似乎無處不在,如今即使藉著玄武令龜甲,也不能策算其天機。

“你不要命了,你是不是已經用策天訣試過了?”

問道一不敢看自己師叔。

距離那晚,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月,自己傷勢剛好,現在又受了傷,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體內五臟五氣,更是稀薄了很多,眼見是瞞不住了。

“山下”紅塵難渡,果然師叔不騙人。

問道一連連告饒,只是說著不痛不癢的話,陳希聞深知其性格,怕是說了也是白說,只能等他吃上一些苦頭才能明白自己的話。

陳希聞又告誡了幾句,讓自家師侄不要想著替自己為呂家還人情,不必找諸子百家的麻煩。至於之前道門傳信去丞相府除魔的事情,他師父,自己師兄早已知曉,道院內的那些鬼魅魍魎,早就送到了南越那邊的妖族戰場,而且是他師父親自送過去的。

陳希聞抿了一口酒,細細再品一下滋味。

這酒啊,就貴在第三口,之後味道便盡了,沒味道了。此番百年紅塵,得了一物足以。不過想到那個即使眾人圍攻,也未曾殺一人的老爺子,終究是心中有愧。

問道一眼見師叔放下了粗糙陶土酒碗,知道是時候分別了,這場酒也算是送行酒。

無聲息之間,問道一眼前的那個身影早已消散,合著晚春落日餘暉,慢慢散去。

酒家掌櫃,搓了搓老舊獾皮圍裙,瘸腿挪動至外面酒桌前,將半壇粗酒擺在邋遢道袍少年面前,安慰道:

“上了戰場,自己小心。”

言罷,不等回覆,又挪動腳步回了櫃檯後,繼續擦著楊木桌凳。

少年道士,眨巴眼,卻未說明自己並非離家從軍少年郎。第一次仰頭狠狠灌了一大口酒水,只當是慰藉老秦軍士的拳拳之心。

破布道袍難得私藏的十幾枚銅錢,盡數堆在酒罈旁,少年道士快步走出短短小巷,裝作未曾聽見身後酒家掌櫃的呼喊。

原來,俗世紅塵,真的很難渡。

少年道士身後酒肆招牌上的“平安酒”三字下,隱約新畫了一道酒水痕跡的平安符,隨著春風搖擺。

出了巷口,不多幾步,迎面便撞上了等待許久的少年和尚,現在應該說是少年禪師,手中的韋陀杵直直立在馳道之上,禪韻內斂,周圍陣法運轉也變得慢悠悠。

問道一咧咧嘴,這段時間最不願意遇見的人,偏生遇見了。

這幾個月,佛院掌律慧行,走遍了半個咸陽城,佛家往生經文清掃了丞相府殘存冤魂,之後便到了太史令閣,堵著府衙大門,等著陳希聞。

陳希聞自是不願意再見的,佛院與道院今後也是低頭不見抬頭見,但是眼前不適合兩人再見。

道家降魔除妖的手段並不比佛院少,慧行即使魔念已消,但是還是得向五院說一聲,不能違心幫慧行,幫佛院隱瞞他入魔一事。所以躲著不願意見面。

問道一知道玄一此行是為了詢問無心,為了替自家佛院掌律向那位少年賠禮贖罪。問道一不待其開口便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問了自家師叔,並無任何呂家的訊息。

玄一併不意外,問道一不至於在此事上哄騙自己。另一手單手豎在胸前,道了一聲佛號,口中禪經不絕,轉身便走。

問道一緊走兩步,一手搭在灰布僧衣肩上,被酒水打溼的邋遢道袍,燻得玄一躲閃不得,口中喋喋不休:

“知道了就會告訴你,哪能騙你呢。走,作為交換,你得陪我去城西支攤卜卦,想來有你這個俊美和尚,那些女施主會很喜歡,趁著天未黑,還能賺一些銅錢。”

說罷,問道一不等玄一拒絕,拉著灰衣少年和尚急急忙忙去了城西那片窯口。

春風縈繞,佛韻禪意不絕,過路的行腳短衫老農,絲毫未曾注意兩個佛道少年經過,只覺得腳步輕快了幾分,覺得半日鋤田的疲累,舒坦了大半,只當是春風溫潤。

原來,此刻已是晚春,春風后的夏雨就要來了,夏苗也長了起來。

這個世道,人熬過了寒冬冷春,就有希望。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動江湖

唐千默